查看原文
其他

邹德慈:“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切中当前城市问题的要害

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精彩不再错过
编者按


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雾霾围城的当下,“城市病”尤其是“特大城市病”如何来“把脉”、怎样来“开药”,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及“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等,令大家眼前一亮。在未来,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开展城市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本次会议的召开,会有哪些特别的意义呢?中国城市规划网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邹德慈院士为大家分析解读。




邹德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

针对当前城市工作重点做出的战略性思考

我们国家从建国初始就很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后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出现了“三年不搞规划”。当时国家处于经济发展初期,重点是工业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有财力困难。到1980年以后,城市规划工作得到逐渐恢复,这是中国城市规划业界的一个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相当大,成绩是肯定的。但是没有系统的总结经验,虽然中央对过去城市化、城镇化过程当中的很多问题有所归纳、总结,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城市发展本身。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很有必要系统地研究一下城市的问题,而不仅是城镇化的问题。对这次会议我个人作为一名城市规划的“老兵”非常重视,很感兴趣,也想尽早系统的了解、学习一下,不过到今天为止,公开的信息还很有限,只能谈点初步认识。

回顾下我党历史。1949年开国前夕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提出了党面临全国解放后一系列的工作,主要还是战略性工作,关于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全面的一系列的问题,会议确定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工作的重心是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是非常切合实际的。所以,在全国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基本就按照这些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建设国家。后来经济形势的变化超过预期,国家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在1962年、1963年两次城市工作会议上,中央讨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赶超式发展的出发点虽然都是好的,可是效果有问题。从而不得不调整城乡关系,提出若干新的大政策。1978年以后就再没有召开过城市工作会议。目标不够明确,城市发展也就处于“万马奔腾”的状态。因此,这次会议是37年以来的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对城市工作独立做出一次梳理和总结,因而非常重要。这是我对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第一点认识,就是对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的认识。

解剖城市的5个“三”

习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指明了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于客观世界。它的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5个“三”。第一,是城市的三个结构:空间、规模、产业;第二,是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个重要的环节;第三,是城市发展的三个动力:改革、科技、文化;第四,是城市的三大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第五,主要指的是管理,将政府、社会、市民这三个城市管理的主体结合起来。这5个“三”内容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每一个“三”里面都有很具体的内容,总的说,这5个“三”需要统筹、协调。做到五个方面的全面统筹、协调,城市才能是比较合理、健康的。如果说当前和将来仍然会有很多矛盾可能也出在统筹协调上。现在进行分析或者提高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切中当前城市问题的要害

要“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会议所有的内容里面,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应该在城市发展方面经验、教训的归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等问题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怎么认识城市发展规律的问题,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教训是非常多的。城市发展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如果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不按照客观规律的话,那必然要犯错误,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今天又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或者叫命题,我特别赞成。

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是住房制度改革的结果,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转的结果。但市场化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盲目性,过去是需求大于供给,现在是供给大于需求,甚至出现了所谓的“鬼城”。一定数量或比例的空置房可以认为还是合理的,可是现在的问题是空置率很高,“鬼城”大量出现。所以,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要任务中的第一个任务是“调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第二个任务是“去库存”,这个库存就是房地产业。我认为房地产盲目开发的原因,是一味追求GDP造成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这个问题归结起来首先就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缺乏认识,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凭主观需求和想象,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不断建新城、造新区,贪婪地圈占土地。

怎么解决“库存”问题呢?并不能简单地主观臆想只依靠没有房的进城务工人员来消化库存,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另外,城市里真正没房的人也还有,还存在着棚户区,存在着贫困人口,还要改造棚户区等等,是不是也可以“去库存”呢?我认为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难。当然这个问题要想办法来解决,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些问题都需要首先正确认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承认城市发展建设是有科学性的,而不是主观性。当然,现在问题还很多。首先,认识未必一致。习总书记在报告里提出统一认识,提高认识,这是十分必要的,必然的,可是要有个过程。最近听到一些很高层、很权威的专家领导公开谈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时,只是一味地批判城市规划“不合理”,比如造成城市道路多次开挖等,虽然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决不是当前城市问题的核心。应该奉劝这些权威认真学习好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这对他们是更有用的。

以上内容已经专家审阅,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手机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题。

相关会议解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搭建顶层设计 专家解析未来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网
www.planning.or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关注方法

1. 长按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推荐)

2. 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蓝字“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3. 搜微信号“planning_org”或“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