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字里行间,16位博士校友讲述魅力光华
“
2022
百年北大,而立光华。
什么是这里永恒的魅力?
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文化传承?
是从一间水房到世界闻名的砥砺奋进?
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命运与共的使命担当?
还是一代代光华人的理想追求?
未名湖的碧波荡漾,
博雅塔的身影高耸,
敢当石的苍劲有力,
光华楼的锐意日新,
充满了莘莘学子的青春记忆。
2022年,16位光华管理学院博士校友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心中的光华,讲述了他们的光华故事。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重温魅力光华。
“
2022 summary
教学与科研并重,在一个领域坚守5-10年
回忆在光华的博士求学生涯,我的导师陆正飞教授对我的成长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并深深影响了我的学术之路。
在博士阶段写学术论文以及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陆老师就鼓励我要从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的实践中选题,而且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把问题做深做细。
他还叮嘱我,做研究要持之以恒,鼓励我在一个领域坚守5-10年,这样才能出精品、成为领域专家。
陆老师不但研究做得好,讲课也深受北大学子的欢迎;我曾多次给陆老师担任课程助教,这段经历对我日后走上三尺讲台有非常大的帮助,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并持续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祝继高
光华管理学院2006级会计学专业博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保持学习者的心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在光华学习的时光中,我的求知欲得到了极大满足。5年经历,让我更加热爱研究,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在内心体会到充实和愉悦。
在光华,我不仅发掘和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在严格的科研训练中习得了求知方法。这里学到的知识、方法、价值观、待人接物之道,都让我终身受用!这得益于光华对原创性思想和理论创新的重视,得益于光华开放包容的文化,也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与支持!这一切给了我勇气,激励我砥砺前行。
十分感恩我的导师和任课老师们的敦敦教诲!感恩同学朋友们之间的友情!在毕业走向高校教职岗位后,我也继续把这里学到的知识、方法和价值观运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们。
“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富有热情,踏实勤奋,保持学习者的心态,不断追求创新!”
余雷
光华管理学院2015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中山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
光华五年求学,所得立身之本
在光华求学的五年时间,我有很多收获,感触很深的是:
第一,光华有全国最顶尖的师资力量,学院开设的经济学相关课程和讨论班对我的知识积累和学术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在学院五年求学学到的是立身之本;
第二,在光华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对我的学业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第三,光华提供的博士生助学金解决了我的基本生活问题,使我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学术研究。学院图书资料室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安静的学习环境是我博士阶段学习中接触最多的。
严成樑
光华管理学院2004级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起点与过程远比未知的终点有意义和能量
在光华的五年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一切的起点既是可能也是茫然,既是挑战也是彷徨。感谢光华老师们的教导与陪伴将这个起点拉长,带领我完成学术生涯的第一次会议报告,第一次论文发表,与第一次的教职申请。
回想光华博士生涯的点点滴滴,犹然记得在办公室的科研攻坚,在课堂里与同学的学术讨论,与指导老师讨论论文时的挫折与成长。在光华毕业不是终点,此时此刻的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起点与过程远比未知的终点来的有意义和能量。
施雨水
光华管理学院2012级金融学专业博士
莫纳什大学助理教授
光华深厚的底蕴,给予了我探索未知的勇气
十年前的秋天,我作为一名博士生入读光华,开启了我与管理学的独特缘分。
在徐菁老师的指导下,我进入了神经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领域,对经济学背后的脑科学展开了探索性的研究。这在当时是颇有风险的一个研究方向。而正是光华深厚的底蕴,给予了我探索未知的勇气。
一晃十年已过,我已成为大学老师,也在脑科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而这一切的起点,是我在光华度过的日日夜夜。
感念光华的青葱时光,感恩光华给予我的人生力量。
盛峰
光华管理学院2012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
很幸运,在最好的时光走近你
回想在光华的五年,无疑是对我影响最大、让我终身受益的五年。
“因思想,而光华”。感谢光华的兼容并包与自由思想,给了我最简单而纯粹的求学时光;感谢光华厚德博学的老师,带我走进了学术世界,探索不同的选择与可能;感谢光华同行的博士生小伙伴们,让我在学术道路上更加坚定而充满热情。
很幸运能够在人生中最有活力、拥有最多选择的阶段走进光华。
一转眼已毕业三年,从北京到杭州,从学生到老师,尽管每次转变都伴随着新的挑战,但在光华所收获的知识和思想都是支撑我不断前进的力量,激励着我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精进,尽自己的努力去影响更多的学子,将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与幸福感传递下去。
沈睿
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
在这里,我成为一名职业选手
在光华,我遇到了让我受益终生的老师和同学,也正是在这里我逐步成长为一名职业选手。
什么是职业选手?
小的来说,就是你能以此养家糊口,自力更生;大的来说,就是这个领域因为你的存在而有所突破,甚至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好。
希望大家未来能在各自的领域做一名职业选手,以此和大家共勉。
秦昕
光华管理学院2009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校人力资源管理处副处长
可爱可敬的人,让漫长的学术旅程不再孤独
在光华读博的五年,最大的收获是日益积累的研究性思维与学术能力。虽然以目前的资历还不足以完全厘清其精髓,但光华师资与学校氛围带给我的积累的过程是非常珍贵的。
除了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我认为良师益友也是我在光华读博中非常重要的收获。一方面老师们总能以贯通的领域知识及丰富的学术经验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宝贵建议,我尤其珍惜每一次与老师交流的头脑风暴过程。另一方面,同学们也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来源,分享学术过程中细小的心得,分担彼此的挫折并相互帮助。可爱可敬的人永远如此可遇不可求,让漫长的学术旅程变得不再孤独。
光华管理学院在培养优秀博士生方面有着扎实的体系基础和充分的资源支持,我对其中一点印象深刻。根据“破五维”精神,鼓励多样化的学术成果输出,看到多样化、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得到认可时,我也有很多感动,感到学术虽然严格,但最终不会是被拘束的。
马思佳
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蒂尔堡大学助理教授
九年光华岁月,带我探索世界之大
我在北大度过了从本科到博士的九年时光,在这里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各种知识与技能,也极大地开拓了眼界。
北大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环境,光华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传统塑造了我的个性和价值观。光华学识渊博的教授和妙趣横生的课堂激发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和激励也让我受益匪浅。光华丰富的交换项目,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也让我得以探索世界之大,了解不同的职业道路并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
刘岩
光华管理学院2013级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
既不盲目崇拜权威,也不盲目相信自己
三年光华时光是我一生的财富。每晚从食堂出来后习惯绕未名湖和朗润湖走上一大圈,当时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研究本身做好,而不是这个文章最后将会在哪里发表。
与绝大多数行业一样,我认为学术界的内卷并不是因为绝对水平上的竞争激烈,而是因为挂果低的树下站满了想摘果子的人。
《罗素自传》中说:“不要盲目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光华教给我的事情是,既不盲目崇拜权威,也不盲目相信自己。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希望从光华肇始的这条探索小径最终能够收敛到理想主义的彼岸。
刘畅
光华管理学院2015级应用经济系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教授
博学严谨的光华学者为博士生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光华五年的博士求学经历是我人生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学院为博士研究生配套了充足的学术资源,包括丰富的学术期刊、高性能的计算服务器、多样的海外学术交流项目等。
最为重要的,是光华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世界顶尖的学者,老师们以身作则,用严谨治学的态度、精深的专业知识、潜心钻研的学术精神为我们博士生树立了优秀的榜样,老师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追求深深感染着我。
此外,我还有幸在光华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同学,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成就,我也为能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李晨煦
北大光华2013级统计学专业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
余生再也走不出“光华”
我读博阶段的学术生活是在光华老楼的三个工位上度过的。博一的时候,跟全院其他博士生一样,工位在地下。大家一起从工位出发去上课,下课后再一起回到那个地下空间,那里就是我们的秘密花园,一如学术启蒙阶段,隐秘又开心,无知且无畏。
等到了博士二年级和三年级,我开始坐在学院的五楼工位处。那里视野更加开阔,扭头就可以望见西山。想一想那算是我最充实的两年了,那个工位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映照着我的现在。
后来就是回国后的五年级,工位移到了小四楼的行为实验室。那里的空间更大,思绪也更加驰骋,在那里我尽情享受着毕业前光华赐予我的最慷慨的托举。
我在光华“搬了三次家”,余生再也走不出“光华”。
李世豪
北大光华2015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
光华奠定了我的学术知识和能力基础
光华博士项目是全国顶尖的博士项目。其课程和讨论班奠定了我的学术知识和能力基础。光华还资助博士生出国开会和学习交流。因为得到了光华和福布莱特项目(Fulbright Fellowship)的资助,我才有幸在美国耶鲁大学交流学习了一年,更加增长了学术知识和能力。
光华的思想力和徐菁教授深深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使我在研究和教学选题方面注重社会责任和影响力。我现在研究如何运用VR视频让大众更加了解残疾人,包容残疾人,并用于教学创新。另外,我也致力于让网上教学对于所有学生来说畅通无障碍,特别是那些残疾学生。
蒋子熹
北大光华2007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资深讲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
你们将是“独立”的学者,独立而有担当
重温在光华的求学时光,我首先想起的是马力老师在2012年的夏令营中所说:“在光华,你们将是‘独立’的学者,你们要把老师们当成是自己的同事。”
从那时起,独立和平等就深植脑海,成为了我求学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但这种独立不是单打独斗,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通过深度学习来提升职业素养,在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保持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第二个想到的时刻是2015年光华三十周年院庆上,厉以宁教授细数光华学者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件大事。坐在听众席上的我深感作为光华人的骄傲,更理解了在北大在光华,不止有自由,更有责任与担当。
保持思想之独立,心系家国之命运,愿自己能在今后的教育与科研工作中努力践行。
胡琼晶
北大光华2013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副教授
光华,照亮我心灵的地方
光华,是一个照亮我心灵的地方。
这里自由的广度,帮我见到自己。光华真正包容和鼓励学生自由寻找自己的兴趣,并且给予学生广阔的平台去试错、去迭代。正是在这里,我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奠定了人生最大的动力。
这里思想的深度,助我见到天地。天地间不变者惟道。在光华,我有幸跟随诸多名师深入学习了非均衡、产权、信息、择时、博弈、有限理性等核心理念和规律,对经济、对社会尤其是对人的积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有机会能更简洁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去理解复杂问题的本质。
这里理想的高度,让我见到众生。光华似乎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赋予来到这里的学子一种理想情怀和英雄气概,认为自己可以而且必须成为最好的那群人,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是要去造福社会,哪怕从小事做起,也要去担当服务人民的使命和责任。
回首来路,光华给我最重要的并非那些具体知识,而是锻造和丰富了我的心灵,只要心中有光华,无论多少艰难险阻,也将勇毅前行。
韩非池
北大光华2010级会计学专业博士生
国家机关公务员
自由的学术氛围令我受益良多
回顾在光华读博的岁月,我感受最深并且受益最深的是光华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提供的多元支持。在读博的前两年,学院并不要求我们确定导师,而是让我们自由地和感兴趣的老师交流并探索研究选题。在这过程中,我和多位管科系的老师都有过交流和合作,如雷明老师、黄涛老师和陈丽华老师,并且都有很多收获。
此后,导师王其文老师也给予了我充分的选题自由以及大力的支持,如支持我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这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发展机会对我的学术成长和今后的学术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我也非常受益于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在读博期间的经济压力,使我能专注于学业。
最后,我也非常怀念博士班的同学们。和他们一起学习、娱乐和成长,使我的读博生涯变得丰富多彩,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龚锡挺
北大光华2004级学术硕士,2006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副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