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有所作为;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2019年9月6日晚,我校首场“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交流会暨第104期成栋讲坛在动保楼331国际会议厅举行,共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分享交流会,聆听了“情系塞罕坝,青春筑山河”主题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宣讲。

    这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微课,主讲人都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用激情开讲青春向党、爱国奋斗的故事,用最深情的告白,表达着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苦心人,天不负。新一代林学学子也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用青春告白祖国!”,来自“东林人之情,塞罕坝之行”团队的林学院贾子烨同学,讲述了团队成员在塞罕坝的调查采访,以及为献身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宣誓的实践故事。他们采访了翁玉山场长,就如今塞罕坝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了解,他们还在塞罕坝北部种下西伯利亚红松,从中体会到了林场人的辛苦与成就。小队将与林场进行长期联系,今后在科研道路上会对塞罕坝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解决方案,为塞罕坝建设贡献力量。

    (贾子烨同学分享照片)

    “种树,这个响亮口号,塞罕坝人在内心喊了55年。旋律看似平面,节奏看似单调,却抹平了荒漠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在刚过去的暑假中,“塞罕坝实践调研小分队”前往塞罕坝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活动,来自该团队的李婧妍同学,展示了塞罕坝林场人55年来,“荒原变绿海”、“沙地变绿洲”、塞罕坝务林人“咬定荒山不放松”的优秀精神。塞罕坝林场人让种树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强劲的旋律。不仅如此,塞罕坝精神支撑着塞罕坝造林人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林场建设,同时让生态保护观念深深扎根在当地人心中。在最后,李婧妍同学由衷地希望她的分享能让大家深入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同时将它传承下去。

    (李婧妍同学分享照片)

    “只有荒凉的沙地,没有荒凉的人生”,来自材料学院“东林绿迹队”的芈聪慧同学,给我们展示了团队实践视频,并讲述了他们在塞罕坝展览馆里的所见所想。不仅如此,她还分享了塞罕坝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和林场的故事、于夫妻望火楼中和瞭望员刘军的交谈、对东林优秀校友三道河口林场场长翁玉山的采访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见到的壮观美景,令同学们感叹建设塞罕坝的前辈们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伟大,也对塞罕坝充满了向往。

    (芈聪慧同学分享照片)

    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马一辰同学,在暑假中也参与了有关于塞罕坝的暑期社会实践。他在台上向我们讲述了林场人王尚海的故事,还讲述了团队的主要经历和感悟,以及在塞罕坝学习到的历史故事和发现的一些问题。他还提到了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及塞罕坝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最后他呼吁同学们能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马一辰同学分享照片)

    “青春最美的颜色是绿色。”来自“‘走进塞罕坝’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李元涛同学通过第一线的感受、第一线的记录、第一线的访谈、第一线的调研和第一线的分享,为大家揭开了塞罕坝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真正近距离地感受塞罕坝精神。以他的真实体验,真实感受为基础,结合风趣幽默的形式,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塞罕坝最真实的故事。

    (李元涛同学分享照片)

    在嘉宾互动环节,主持人向五位主讲人提问道:“如果想要把社会实践做好,要有哪些最基本的素质呢?”李元涛同学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大家:“若作为队长,要对整个团队负责,要有大局意识;如果作为队员,则要知道如何配合队长和队员们更好完成任务。其次是大家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并且应该不带功利心,这样才能完成真正有意义的社会实践”

    (主持人采访交流环节)

    在学生代表互动环节中,一位热爱实践的19级新生向学长学姐提问了在实践中使他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人。“当自己踩着陡峭的台阶,历经辛苦到达林场的最高处,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先是震撼,接着是对前辈辛苦付出,播种绿色的感动,这种感受是自己最难忘的。同时塞罕坝林场的翁局长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从翁局长身上她看到了一个人只有有了信仰和目标才可以一往无前。”芈聪慧同学说。

    (学生代表提问交流)

    另一位17级文法学院的学生代表问道“刚才几位主讲人都说到了塞罕坝林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塞罕坝的社会效益有哪些呢?”主讲人李元涛回答道:“塞罕坝的精神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一代代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他们没有因为条件恶劣就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将塞罕坝建设的更美好。而在当今社会,人心比较浮躁,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大家都向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集中,这时塞罕坝精神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更多人学会奉献,建设自己的家乡!”

    (学生代表提问交流)
    在讲坛期间,面对微信留言墙上大家最关心的“塞罕坝林场的发展模式可以移植到其它地方吗”的问题,贾子烨同学利用精确的数据告诉同学们,塞罕坝的经验无法直接套用到别的环境。这是由于塞罕坝的建设实际上依托了一定的自然条件,在建设初期塞罕坝的水分较高才能取得的成就,固不能随意套用。 


    学生代表感悟:

    文法学院 2017级 陈宝琪

    之前对于塞罕坝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通过今天五位嘉宾精彩的讲解,我对塞罕坝有了系统且全面的认识。塞罕坝在多个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效益是无法想象的,而塞罕坝精神也使我深受震撼与感动。作为东林人,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努力奋斗,奉献青春,为祖国献礼。

    机电学院 2018级 姜懿辰在听完实践报告的宣讲后,我感触很深,祖孙三辈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里,换来了绿色奇迹,同时不得不佩服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坚持科技引导、勤于钻研、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多项科学技术成果。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活动的部署安排,结合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广,引领青年大学生向中国共产党诚挚表白,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挚表白,向新时代伟大祖国诚挚表白。

    后续我们还会邀请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代表为大家带来更加精彩的分享,敬请期待!


    往期精彩回顾

    军训辛苦啦 | 写给初来乍到的“你们”

    抢票 | 支教+保研,你想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知

    “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交流会暨第104期《成栋讲坛》即将开讲!


    图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编辑:关岱金

    校正:王冬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