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奏

2016-05-18 彭思龙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研工作越来越成为健康的杀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年纪轻轻就身体垮掉。但是,中国的科研水平并没有因为有许多人垮掉而变得真正强大。




相反,对于欧美国家的科学家来说,虽然我们也看到许多卖命工作的学者,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许多业余生活非常丰富的一流学者,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学者。个人以为,对于希望做出一流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找到自己的节奏很重要。


所谓科研的节奏,就是一个人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每天工作多少小时,在工作状态中是以什么心态进行的。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基础不同,处于科研的阶段不同,单位时间内投入的效率不同,投入精力消耗速度不同,因而节奏就不同。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就需要好好认清楚下面的问题。


其一、科研需要非常好的体质。


对于理论性的研究来说,对于体质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一点都不比野外考察所需的体力要少。


原因在于,对于一个非常沉醉于自己的课题的人来说,有时候一段时间会连续的思考同一个问题。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脑高速运转,非常的消耗能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更多的理论学者是消瘦的,并不是营养不好,而是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因此,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投入的时机,选择投入的量,对于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很多希望自己是学术常青树的同志来说,可持续的投入非常重要。


记得大学时候练10000米长跑,对此深有体会。1万米意味着标准400米跑道要跑25圈,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对于体力来说是个小小的挑战。


记得第一次参加全校运动会1万米比赛,不少体力很壮的同学,上来就拼命的往前冲。我很羡慕他们的体力,但是这些同学绝大多数没有跑到终点。


其原因在于身体内储存的养料被迅速的耗光,而转化的速度跟不上,只能半途而废。科研相对于长跑来说,比马拉松还要远,更是体力的综合挑战。我们练长跑的主要技术点就是在于如何在25圈中合理的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分配体力。一味的往前冲是自杀性的方式。


其二、有些科研进展不是想快就能快得了。


很多科研问题由于处于的发展阶段的限制,并不能随着我们主观的投入变得更快的得到解决。


事实上,大多数的课题的解决需要整个相关领域的综合进步才能有希望解决。


我们需要审时度势,判断自己的课题所处的阶段和整体环境,大致了解课题可能解决的预期时间点,在这个预期时间点没有到来之前,只能是心平气和的积累,任何冲动都是于事无补的。


其三、丰富的生活能够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整,对于科研来说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如果一个人单调的从事科研工作,当然也可能得到很好的成果,但是从生物体本身的状态来看,有张有弛似乎更加有利。大脑也需要调整,记忆需要时间,大脑需要积累能力来创造激情时刻。


连续的疲劳作战使得大脑的效率低下,即便是汽车,也需要休息,金属也有疲劳,更何况人是个生物。记得梁漱溟说过,一个没有情趣的人不能成为大学问家。我赞成这个观点。


一个有情趣的人能够在各种非学术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调整和休息,也能够受到非学术信息的刺激和熏陶,对于研究哲学的领悟会更快,思考问题的效率也可能更高。


其四、科研工作的核心不在量,而在质。


不管我们同意与否,评价我们科研工作能力的并不是我们发表的所有作品,而是其中最优秀者。从历史上来看,即便是一个天才,一生值得注意的科研成果往往也并不多。


对我们这样的非天才科研人员来说,就更不能指望年年月月都能有好成果。


我们最好的期望值大概应该是我们一生能有个值得纪念的科研成果就是我们的荣幸,如果有两个以上,都是上帝的恩赐。既然如此,为了那一两个值得纪念的成果,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而不是不断地制造成果。


早上来上班的时候,想到了唐诗,贾岛为了得到一两句好诗,耗时三年,也未达到理想。科研也是如此,我们只能不断地积累,不断提高我们修养,不断地等待灵感的产生,除此之外,任何操之过急都不会有好结果。


其五、科研投入的心态关系到能量的使用效率。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对于我们能量消耗的速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假如我们是焦虑的,猴急的,浮躁的,都会使得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速度大大增加。而假如我们从容的,净心的投入,那我们投入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比如,打羽毛球,专业选手由于动作简单有效,和非专业选手打球时几乎不怎么消耗体力,而初学者往往20分钟都撑不住。并不全是我们的体力不够,是我们不会使用,或者说使用的方法不对。力气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这样使得我们有限的精力白白的浪费掉了。


对于科研人来说,我们都希望长寿并且学术长青,但是做到这点非常的困难,那需要我们象专业的马拉松选手一样,规划我们的科研节奏,合理的使用我们的体力,在关键处发力,瞄准合理的目标前进,唯如此我们才可能达到我们的目标,而且很可能因此,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加丰富,更加有高度。


相关阅读:

科学研究何必非得“高大上”

科研人员的幸福是什么?

科研布局的7个要点



此文来自科学网彭思龙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