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人怎样保持一颗童心?

2016-06-12 吴渝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年轻、科学和童心的故事


前几日,带一个刚毕业的女硕士生去参加某国内的学术年会。


刚回家一天,就收到她的Email,附有若干用她的数码相机留下的照片,还有一句抱怨:“我老公看了代表合影的照片,说:你老板看起来比你还年轻!打击惨了……”




笑,找出合影照片看了看,嗯,从照片看好像是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误会,虽然她比我小了大约8岁。谁叫她的表情没有我放松啊。


其实,从小开始,我有很多类似经历,总是被人误会比实际年龄更小。

记得高考那会儿,因为我早早决定保送,于是后面的备战都不需要参加,老师特许我在教室外晃荡,给大家从事一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之类。


一次,正当同学们都在做模拟题,而我只好无聊晃悠的时候,被一个爱管闲事的老教师给叫住了,询问我是哪个班的,为何不上课。


解释半天,才发现他原来误会我是初中生,怎么都不相信是高三的学生了。这里,给人误会小了三岁。


到了研究生入学那一年,又被保送的我依然习惯在学校周边晃悠。记得在学校正门的一个路边摊上,穿着家人缝制的裙子和一双平地白色塑料凉鞋,实在朴素到极点的我,于百无聊赖中去询问中小学生那种作业本的价格,守摊的老婆婆看出我没买的心思,非常热烈的推荐,说这些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附近就有三个中学)。


那一刻,惊得我高扬眉头,反问:“啊,我是中学生?”老婆婆慎重的从头到尾重新打量了我,断定我大不了是高中生。这里,给人误会小了四岁。


第三次印象比较深刻的记忆来自读博士的第一年,如果不是我因为想偷懒选择了直接攻读博士(以为可以节省一年时间),那原本是硕士研究生三年级。


某个高校托人告诉我,说急需《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师,问我能不能给大二的学生代课。同意去代课的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多少有点紧张的,强作镇定之下,我选择从教室后面进入。


还没有走到讲台,就被一个男生给拦住了,说:“同学,你走错了教室,我们这里今天有课。”天啊,当场让我目瞪口呆。这里,大概也是给人误会小了四岁吧(无法考证他以为我是大几的本科生了)。


等我毕业当了教师,这样的事情依然不时发生。较戏剧的一幕从2003年起连续几年都发生,那就是在全院毕业典礼上。


此前,我的公开曝光率低,一个学期上一个本科班的课程,即在一个年级中认识我的本科生不过几十号人而已。


毕业典礼上首先要介绍出席的本院教师,到了我站起来转身面对学生们微笑示意的时候,全场总是发出一片“啊”的长长惊叹声,来自不认识我的那一部分学生。


这里,可能不仅仅是惊叹年龄,而是包含了附属的一些其他东西,比如职务、职称等身份在貌似学生穿着的我那里总是带来反差。


学生总会说:“您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什么、什么呢?”而我总会摇头,坚持说:“不,不年轻了。”末了被迫公布自己的年龄,好说明自己没有撒谎。


——每当这时候,总会在内心深处查询一下,年龄对自己真的不是忌讳吗?现在的答案是“不”。


我的一个师兄每次对他人介绍我的时候,好像也习惯性要强调我很“小”。


是啊,作为我博士导师的第一个统招的博士生(非在职攻读,且直接攻读),我在好些年里都是年龄小的师姐(那几年多半是在职攻读博士),能够被我喊为师兄的人只有四人而已(不含同级的1师兄、1师姐),后面的大师弟们、大师妹们只好叫我“小师姐”了。


每当我说某某老大是我师弟的时候,表情还是有点得意之色的,好像一个口头上占了便宜的小女孩。


去年,我暗自决定了一个定义“老”的外部标准——如果毕业典礼上,我站起来时再也没有“啊”的惊叹,大概就是老了(当然也可能是知名度提高了)。


今年6月份的毕业典礼上,烫了发还有成熟后遗症的我,终于懂得正式场合不要穿得类似学生的我,果然没有听到那一片惊叹。于是,我承认我老了,承认自己只能当学生的“阿姨”辈,而不是“知心姐姐”。


可不是,我原本的心思是要坚持到当我女儿的“大姐姐”的。想象着那样一天,和女儿走在路上,身高差不多,有人说这是一对“姐妹”,那样的感觉才有点孩童般恶作剧得逞的快乐吧?


这样的坚持到后面还是被打破。和女儿的“红糖阿姨”游历英格兰时,原本是“姐妹”年龄差异的她和我被同行的一位父亲默认为“母女”年龄差异,在得到我诧异的眼神后,这位男士也诧异的说:“不是吗?


你看上去就20多岁。”还以为和他大学本科或硕士毕业的女儿同岁吧。这个大笑话倒颠覆了我原来那个游戏般的关于“老”的外部标准。


从科学上看,为什么有人就是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呢?科学家倒有类似研究和解释,查询了一下,其中非常著名的是端粒学说。而且,网络新闻披露【1】: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结构,随着细胞老化和失去分裂能力,端粒会逐渐缩短长度,换言之,端粒愈长显示细胞老化愈慢。


伦敦国王大学科学家发现身上痣愈多的人(超过一百个以上),体内的端粒比身上的痣不超过二十五颗的人要长。痣愈多的人,端粒也愈长,同时痣可以维持更久;而端粒短的人不仅痣少,而且随着年长,痣也跟着消失。


这刚好符合我和我母亲的现实身体表现(我女儿也有明显小于同龄人的倾向),也正是我此前好些年发愁的问题,询问多位医生也说不出道理来,那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四肢等部位长了越来越多的红痣,数量和大小都在增加中,完全没有减少的迹象。


随便一数眼睛看得见的手臂上就上百颗。后来,我自己认定可能是一种毛细血管瘤,好像和嗮太阳还有点关联,平时就尽量做好防晒,害怕恶化。


现在看来,我的担忧和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有点暗合,端粒长的人罹患皮肤癌的可能性也高。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虽然前面用了不少篇幅讲述故事),我并非想探讨长寿或者年轻的秘密及其科学解释,也不是提供案例。从来认为,人之衰老,根本在于心。如果有一颗年轻的童心,即便白发苍苍,那也是年轻的啊。


一个名叫阿米的外星人【2】也有类似的说法:在一些高度进化的星球上……所谓成年人或者老人的意思是指“与生命魔术逐渐失去接触的人”;……有“十五岁的老人”和“一百岁的儿童”……


《阿米:星星的孩子》这本书真的是童话吗?


前些天,鉴于女儿叫嚷一书柜书(双门书柜全被我塞满了各种推荐读物,现在的和未来的)都差不多看完,我还为此考查过,发现她确实把喜欢的童话故事都泛读了,随便拿出一本来念一下里面某个故事名称,女儿还能清楚的概括故事大意。


不过,还留了一些她暂时不感兴趣的书,反正我也不会强迫,总会有她的心智发展到会喜欢阅读那些书的时机。


因此,我准备再次给8岁女儿买一堆书来武装她的书柜,当然是网上购物了。我就是在joyo网上发现了阿米这本书,其类别是“少儿”和“外国童话”。推荐者把它和《小王子》进行了类比。


既然我也喜欢《小王子》(女儿还没有读过),那这本书肯定要下单了。


今天刚刚收到书,阿米只是10本书之一。帮我代收书的老公,照旧开了玩笑:“你怎么净买书(输)啊,怪不得我在股市输了。”


我一笑,说:“这个问题我不是回答过吗?我不买输,那你买嬴(故意读做卖淫)好了。”我们二人相视大笑。


读书人,就是输了又何妨。焉知鱼之乐呢?嘴上那么嚷嚷,但显然很欣喜女儿跟着我变成一个小书虫。


果然,女儿拿到一本讲述科学实验的童书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并不断跑来找我实践,挺有小小科学家的架势(前几日自己做了一个温度计,虽然因为工具不专业而有点失败),倒把其他几本童话书放在了一旁。


联想到她最近几日正在看《家有女儿》小说版,快看完了,我偷偷笑:童话书还是先让我看了再说。


原本只是想稍微评价一下书的质量的我,一打开《阿米:星星的孩子》就无法停下来。仅仅几十秒之后,我就知道这本书更适合我,它貌似童话,但并非仅仅是童话。


也许,8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真正读懂,因为我也不能保证自己真正读懂了。


一个下午,从封面开始,一口气读到掩卷,期间数次停下来沉思和整理心路,慢慢咀嚼,这就是面对久违的好书的感觉和体会。


阿米是个500多岁而外形如人类孩子的外星人,他找到了13岁的男主角,在一番神奇的遭遇经历之后,让小男孩把它都写出来,并且一定要申明写的是童话故事。


扉页上写着:“献给美丽地球上的所有儿童,他们要继承和建设一个四海一家的和谐天下”。而所谓儿童和成年人,便正是要按阿米的划分标准。


而我,愿意做“奔四”的儿童。


从小就没有理由的喜欢读童话、神话、科幻(尤其是飞碟探索类)书籍。


那个时候可以获得的书并不多,除了自己购买,大多利用假期到文化馆等地有偿租借的方式阅读(好像是每天几分或一毛钱一本,而我可以一天读几本)。如果要说童心的话,现在还应当没有完全泯灭吧。


阿米这本书,融合了科学、文化、宗教等等内容,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以童话的形式仅仅宣传了“爱”——这是很多人的解读,也是把它只当童话看的原因。


和我有类似想法的人大概都没有仅仅当童话看的。不过,读后感我不想、也不可能可以真正清理出来,这样的心情和体会与读《道德经》之后一致,本能觉得应信守沉默是金,说出来的都是幼稚的想法。


我知道,很多人读不懂阿米,或者他们以为读懂了。阅读的时候,我的智能和情感在不断共振和鸣响,余音缭绕,让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掩卷沉思。


——阿米是否在说生命是轮回的?那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每次参观大足石刻,我都一再被提醒轮回学说在古代人们信仰中的作用,那关于善恶因果有报的种种,在多少神话故事里反复上演。


生命就是在不断轮回中修炼和提升爱的能量吗?(画外音:一个老外作者怎么知道这些?


当然,他知道圣经不稀奇,但其观点也并非和圣经里描述的一致,而是融合了我有限所知的好些文化解释。)现代人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呢,所以只能是童话故事了。


——阿米是否在说圣经中提到的生命起源问题?造物主又是如何的存在?和万物的关系?道德经中的道和阿米说的宇宙基本法则(爱)是什么关系?


亚当或者女娲等等不同文明传说是否真有其事?是啊,有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于偶然(比如通过偶然的基因变异,猴子变成了人),而阿米说世界上没有偶然。这大概也是某种会被人们认为是宗教的观点了。


——阿米是否在说外星文明到处存在?外面人不干预地球演进和发展的十大理由真的如此吗?那些飞碟目击事件是莫须有还是有计划的安排?整个解释非常有趣却合理。我个人宁愿相信生命并非孤独现象,也不太可能是宇宙唯一。


——阿米有关科学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论断也非常有意思,还有高进化水平星球上大同社会的描述,好像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提到的各取所需之类,没有国家,人们相亲相爱,与自然和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等等。


我很向往,那是真正的天堂,在我们这个有生之年或许不可及。


确实,如果依然不醒悟,那地狱到天堂的心路都还非常遥远吧。


瞧,人都不敢相信幸福可以是永恒的,相信爱的能力,其中包括我自己。


而且还老忧虑未来的事情,很少真正意识到生命当前的种种美妙,倒总是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付出全部关注,以鼠目寸光比喻,每日只知道低头行路的人何尝不是“人目丈光”呢?


人们之间充斥着猜忌、争执、不信任,纷争不断,大家忘记把注意力放在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大多数不知道是什么,只好把钱、权、地位等,甚至细化到科研项目级别、数量和SCI论文当成了人生得意的成功标志。人如此,社会如此。


而阿米当然不会认为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会是他心目中的智者。阿米认为,只有大脑这个“心智中心”与心灵深处的“情绪中心”处于和谐状态的人才是聪明的,有智慧的。而所谓和谐就是智力应该为情感服务。


联想到科学网,如果它试图提供“心智中心”们的信息共享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科学网上也有大量的情绪表达(即便很多话题和科学无关),让智慧和爱心如流星划过,如惊鸿一瞥。显然不够。


总之,阿米整本书里有着大段大段我喜爱的哲理性文字,是掩卷之后还需要返回多次阅读和思考的内容。差点忍不住要拿笔圈点了,如此,整本书留不下多少空白。


如果相信这样的童话,好好培育一颗童心,保持年轻快乐的心态,于人有什么损失呢?


或许,我们所领悟的爱的能力,便是让我们的人生得到长久的快乐之源。


相关阅读:

提升年轻科研人员的幸福感

科研: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奏

“30岁啃老,科研没前途”


此文来自科学网吴渝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