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帮助研究生成长的“七种武器”

2016-07-23 王进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很多研究生在科研团队中凤凰涅槃的经历,正好契合这一理论的描述。每一种变化,都需要特殊的驱动力,配备特殊的“武器”。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认为:组织行为是由个人和正式组织融合而成的,组织中的个人作为一个健康的有机体,无可避免地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变化:


从婴儿的被动状态发展到成人的主动状态;


从婴儿的依赖他人发展为成人的相对独立。相对独立指在自立的同时又和其他人保持必要的依存关系;


从婴儿有限的行为方式发展为成人多种多样的行为方式;


从婴儿经常变化和肤浅、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成人相对持久、专一的兴趣。在这方面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成年人在遇到挑战时是专心一意从整体上深入研究某一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并在自己的行动中得到很大的满足;


从婴儿时期只顾及当前发展到成人时期有长远的打算;


从婴儿时期在家庭或社会上属于从属地位发展为成年人与周围的人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甚至支配他人的地位;


从婴儿时期的缺乏自觉发展为成人的自觉自制。



你需要什么独门密器?

1

自动自发


从被动到主动的态度变化,是最必须的科研质素。很多学生习惯于“依令而行,无令则止”,戳一下跳一下的“癞蛤蟆情结”较重。科学研究强调独立解决问题,这一探索过程须源自学生的积极主动才能恒久。导师不应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学生更不能视自己为“接受知识的仓库”。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自我驱动的最佳源泉。

2

自立自强


从依赖到独立,学生逐渐明晰“人我”之间的界限。如果学生将研究视为嗷嗷待哺的“喂养”,那么导师再有生命力,也会被学生这颗长藤缠绕至死。依赖意味着总是在等待“施舍”的降临。反之,如果学生具备独立的研究精神,视导师为彼此枝叶交错的参天大树,则不仅渐具“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也能与导师建构“营养互补”的良性关系。

3

自树一帜


从单一性行为到多元化行为的转变,见证了研究生练就视野高远和胸怀宽广的“破茧”过程,更为研究生独辟蹊径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很多研究生眼中,科研就是科研,与生活存在泾渭分明的限界。但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更倾向于将科研与生活融为一体,这就给研究生的思维转换提出极大考验。一方面,仅仅将学术研究视作生活的一角而不是“生活即学习”,将会激化与导师的认同差异;另一方面,只将学术研究当成解决科研难题的手段而忽视“学习即生活”,难以实现良好的知识移植,极易变成不懂举一反三的“书呆子”,遑论自立门户了。

4

自知之明


从喜新厌旧到忠贞不二,既是对专注力的最大考验,更是对理想信念的最高认同。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探究事实真相的求知欲,就极易生发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但兴趣能否长久到演变为深入钻研的动力,却常被人忽视。定性不强者常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满腔热情只足以支撑前期研究工作,一旦研究进入攻坚阶段,才思枯竭的痛苦一下子吓跑了初浅兴趣,打退堂鼓者比比皆是,留给后来者一堆“烂尾楼”。成熟的研究者理解自身的局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不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既承认困难的存在,又直面艰难的探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毅力,是判断是否成人的重要标准。

5

自我革新


从只重眼前利益拓展到更关注长远利益,表明科学研究的深入一步步帮助研究生将智商升级为智慧。这类似于走路摔了一跤,就算摔得再轻,见有人在场即嚎啕大哭者,必定是幼稚男童;反之,哪怕摔得再重,若有人围观则故作坚毅刚强,定然是成年男性。行为选择的差异在于男童关心的是这一跤能否摔出别人的同情,从而换取“看得见的好处”;而成年男性注重的是别让他人从这一跤中识破自己的脆弱,摔出了“看不见的坏处”。懂得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不疾不徐、脚踏实地地不偏离高远目标。

6

自告奋勇


从被人支配到承担管理责任,说明研究生不止能力在提升,同时也逐渐将他人的成长当作自身的义务。读研求学的人生历程,不只是从科研菜鸟升华为学术达人的蜕变,更是将个体成长融入团队建设的思维转换过程,即成熟的研究生必须建构起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成为积极的团队成员,而不是单兵作战、独占鳌头的自利者。如何理解学术团队中的“传、帮、带”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检验研究生是否具备“社会人”理念的重要侧面。

7

自我约束


从“随兴而为”到“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道德控制力开始在研究生心中生根发芽。有人说“成熟就是哪怕你痛苦得快死了,但明天还照常工作,不会让人知道你正在经历什么。”而一个不成熟的人,会过分强调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工作绩效的劣化,甚至会主动“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谋得私利。尽量恪守责任伦理是人具备道德控制力的最佳体现。尊重他人就不会随便错误归因于外事外人,尊重自我更不会见利忘义甚至主动投机取巧。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伦理道德的护航。成熟的科研工作者会谨记这一点并践行之。


从不成熟到成熟,这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须经历的阶段,无捷径可走。“需持天真始可成长,需经愚昧方能智慧。”没有对于科学的幻想,就会失去前行的勇气;没有经历研究的挫折,如何换来宝贵的经验?成长过程中的七个变化,是研究生自我意识觉醒的最佳体现,更是其自我实现的最好见证。经历过“七种武器”的反复操练,不成熟的学生才能真正成长为具备进取心、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成熟的研究人员。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