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专业读博士难不难,怎么办?

2016-10-14 喻海良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之前写了一篇《成就一个优秀博士生的几个方面》,王开然给我留言“我即将进入读博的行列,但是我是跨专业的,什么都不会,而且毕业要求还是两篇SCI,愁啊”。当时,我只是简单地回复他,“多看书”。


跨专业读研,似乎是很常见的事情。我的身边有好多位。我本科专业为材料成型,一个室友考了计算机专业,另一个室友考了光学仪器专业,现在都干得非常好。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更牛,他的本科是中国科大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硕士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自动化专业,博士是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材料学专业,博士后是东北大学轧制实验室的材料加工工程。现在是实验室的副教授,干得也是风生水起,前几年还得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下面我先分析一下,换专业读博士难不难:




(1)从掌握专业知识程度上讲,相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就考试分数而言,不见得比那些不换专业的学生低,但是,就知识面而言,还是要窄很多。的确,考研过程中,只需要准备几门基础课程,而本专业的人除了基础课程,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同时,就基础课程而言,换专业的人,大部分是自学成才,对里面要注意的很多知识难点还是懂的比较浅的。


(2)从兴趣角度上讲,相对于本专业学生可能更有优势。

作为一个大学生过来人,逃课似乎是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过的。对于应付考试的套路也是必须懂得。把课本知识还给老师很多也就是半学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学生一开始对本专业充满了兴趣,但是,过了两学期,发现老师讲的都是枯燥无味,就心生抗拒,不愿意学,不好好学。


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全年级学生没有挂科的比率不到25%。相反,换专业读研究生的人,很多都是对这个专业充满好奇和兴趣的。否则,他们不应该从一个“火坑”选择另一个“火坑”。


(3)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角度,大家的起跑点是相同的。

现在研究生培养,基本上都是以“研究”为主。对于每一个刚刚入门的学生而言,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同时,如果大家在本科期间培养的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的科学素养相同的话,经过一年以后,大家都能就某一个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当然,前提是,都在认真地看文献,调查摸索。



从上述几个方面


可以看出,换专业读研究生,只要自己是真的兴趣,都应该能够做的非常好。或许,现在大学比较流行的研究生专业调剂制度,就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当然,换专业的研究生要想毕业的时候,做得比本专业的那些优秀的研究生还好,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要超越他们,怎么办?


(1)花最短的时间把导师培养的研究生的论文全看一遍。


我博士课题是轧制工艺,然后,选择到清华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变成了铸造和热处理。虽然都属于材料成型专业,但是,就领域而言,还是差别很大的。为了不让合作老师觉得我太外行,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集中地把组内发表过的论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看了一遍。显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少不会说太多外行的话。


(2)一定要到及早地现场看看实际生产情况。


有时候,在书上看示意图,也就知道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生产中要注意的问题,基本上都说不出来。也因此,根据书本知识做创新,有时候相当于闭门造车,能不能真用上,那是很模糊的东西。相反,如果有机会去生产中多了解一些设备、工艺方面的知识,为了解本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一点,换专业的研究生由于没有经历过本科时期的实习阶段,所以,会有较大差距。


(3)多问,不要怕丢人。我读博士期间,也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


然而,在每一次错后,我都会去请教别人。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在博士生期间做错了问题,去请教别人,别人不会看轻自己。相反,如果一直不去问,等自己有一天当了教授,再犯那些低级错误,就有可能会招来别人的讽刺。


(4)和其他博士一样,做好《成就一个优秀博士生的几个方面》。


或许,最要学习的就是“笨鸟先飞”的道理,起步差了不要紧,如果再不如别人努力,那就真要命了。



相关阅读:

成就一个优秀博士生的几个方面


博士的酸与苦主要来自这3个方面


我怎么就念了博士?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