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会议闹乌龙!突发事件惹的祸?

2016-10-26 范运年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开会组稿乌龙一箩筐

周末两天都在一个很高大上的学术会议打酱油。


期间休息的时候,看到一个脸熟的教授,知道他是某校年轻有为的教授,当时脑子里灵光一闪,出现一个名字,就跟这个教授打招呼,w教授,您等谁呢?


那个教授很淡定地回答我,并且给我留了手机号码,看着我输入wxx的名字。


晚上,我看微信朋友圈,看到另一个教授发了一张白天我遇到的那位教授的照片,写着他到某校拜访z教授如何如何。


当时,我就觉得收到一万点冲击,这不是w教授吗?


怎么又变成了z教授?


我当时还当着他的面输入另一个教授名字,居然那么有涵养不指出我错了,估计当时他的内心也是受到一万点的冲击吧?


这是什么编辑,在玩什么乌龙?


当一个策划编辑,真是不容易!


要当一个杂学家,要大致了解所在领域的学者们都在干什么。


要当一个演说家,要在组稿冷场时主动挑起话题。


要当一个侦探,对见过的教授要记住,不能甲乙丙丁搞混了。


还要当一个知心大姐,逢年过节的时候及时送去祝福!


除此之外,策划编辑还要有强大的心脏,应付处理组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尤其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搞不好就会闹出乌龙。




一、囊中羞涩刷脸忙


随着物价飙升,上涨的不止是房价,现在很多学术会议参会费也是越来越高。


前几年几百块的会务费,现在已经鲜见了,国内的学术会议也动辄一千多了,国际会议的则需要数千元,对于行业学者,有的一年只会参加一两次这种会议,只参加本学科本研究方向的会议,有课题经费,也还算能承受。


而对于需要到很多会议上刷存在感的编辑而言,一个学科领域有很多方向,每一个方向的会都参加的话,一年就会有很多次参会的可能性了,这样一算,参会的会议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对于出版社而言,现在就像贾老太太所说的那样,需要可着头做帽子,每一分钱的利润都需要精打细算,如果每个编辑的参会费用都很高的话,组稿成本就会太高,领导就要权衡一下,有所去有所不去了。


因此,有一些会议费比较高或者就在北京,不需要解决食宿问题的会议,领导就希望能够省去会费。


在做实业的地主家都没有余粮的日子,能省一点是一点咯。


然而,对于编辑而言,还是有些尴尬的。


本来这些学术会议就只是面对学者交流的,主办方也不一定能有所盈余,如果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会,不认识也就罢了,认识主办方就会有些不好意思了。


有时候主办方善解人意,也会主动跟编辑说,你们来可以不交费的,也有餐券多,送您没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主办方很忙,会务帮忙的并不管事,就不可能有这些体贴了,没有餐券,没有会议材料,还是很不方便的,有些会议中心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想解决温饱问题还是比较麻烦的。


比如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就在北京会议中心蹭会,可是北京会议中心在北京著名的五环边上,要找到一个能吃饭的地方,估计要打出租车出去找,自己走着去找都是不太现实的。


幸好,有认识的教授有多余的餐券,帮我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二、组稿会场遇同行


现在出版行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通常,一个比较高端的学术会议有很多出版社的策划编辑都会去参加,甚至同一出版社不同分社、出版中心的编辑也会派编辑参加。


毕竟现在很多学科都是交叉的,出版方向也不是一条条的平行线,也是相互交叉重合的,同一个出版社的不同分支也会存在竞争关系。


记得有一次我在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会场上遇到清华出版社的一个编辑,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他给我递名片,我一看大笑,也给他递了一张,他也笑了起来,原来我俩是同行。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好在编辑们也已经久经会场,知道山不转水转,出书靠自愿。


教授们都是多么聪明有思想的一群人啊,就算我垄断了整个会场,也不一定能说服他们只在我们出版社出书。


后来,在会场上,我俩经常同时跟一个教授聊天,并且互相介绍相熟的教授给对方认识。


估计教授们也是一脸懵,什么时候科学出版社和清华出版社结盟了呢?


其实不然,就算是同行竞争,也没必要你死我活嘛!


毕竟只是出一本书而已,没必要剑拔弩张。


何况,我们国家的高校多、教授多,也不在于争一时争一个,书出好才是王道,才是最终吸引作者的底牌。


三、教授再见不相识


一个教授只需要认识一个编辑就可以出书了,而一个编辑认识很多教授也不一定有一个出书。


这样本文开头的问题就会发生了:见过的教授,再见的时候,居然记不住姓甚名谁、哪个学校的了!


不止一次,我非常尴尬地告诉教授,我见过您,认识您,可是我真的记不住您的名字了,您能再说一次吗?


一般很多教授都会笑着再告诉我一遍,因为他们也了解,一个要带娃的大妈要记住这么多都长得差不多的教授,真的有点困难。


曾经有一个教授跟我说,一般递一次名片只是萍水相逢,递第三次名片才会成为朋友。


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话,确实是这样的,我记住很多教授也是在递了第三次名片之后。


很多时候我会知道我不记得这个教授的名字了,所以尴尬虽然有一些,但是起码当场会化解,像本文开头那种,我非常确定地叫错名字,然后内敛的教授又不提示的情况比较少。


但是这样更是大尴尬,我真的好同情他当时内心所受到的一万点伤害,真希望能够早一些再见到那个教授,再见的时候解释一下。


四、忙碌只为无用功


现在中国的学生多,学者人数也很多,很多学术会议动辄数百人上千人参加,似乎这对于策划编辑而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策划编辑坐在会场上,看着那么多聪明的脑袋在自己面前晃动,应该就好比老农民看到一望无涯的丰收的麦田,就等着去收割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每次参会的时候,都会有相熟的教授打趣,范编辑,是不是又大丰收啦!


其实我想说的是,旱三年,涝三年,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的评价指挥棒,对于写书出书并不鼓励,教授们有更多收益高见效快的事情要去做,哪里会有那么多人写书呢?


虽然有上千人参会,会出书的也不过几个人吧?


这几个人还未必正好被我遇到。


每次参会,我都能想得出一部分教授们对于我的诚挚邀请的回答词:忙,没时间写;不想写;写书没什么好处!


有一次,有个权威教授诘问我,写书还要教授出钱,谁还会写?


这个问题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才会让提问者满意。


我每次都回答,出版成本高,图书定价太低,销量不高,出版社现在都是市场化运作,根本就不能赚钱。


教授就会接着问,那不赚钱就不出,只出赚钱的书,国外定价能高,你们也定更高的价啊!


可是,有些领域的书,就没有能靠销售量赚钱的怎么办呢?


我们定价在可以看见的时间内应该也不可能向国外看齐的。


这样的死循环是无解的,目前只能顶着石臼唱戏,费力不讨好,但是也不能停下,一旦停下,事情只会变得更糟。


所以就算是做无用功,但是策划编辑们还是积极勤奋地组稿。


记得我刚做策划编辑的时候,一旦出现乌龙情况,就会特别尴尬,无地自容,觉得无颜面对那么多聪明的脑瓜子,怕被他们笑。


慢慢地,我也对这些乌龙免疫了,反正人生就像在吃冰淇淋,谁敢保证下一秒,冰淇淋不会掉到地上呢?


想开了,就好了,乌龙面好吃,偶尔乌龙的人生也更有趣吧!



相关阅读:

开组会的那些事儿


如何尽快找到近期要召开的学术会议?


老司机秘诀:让你睡懒觉的同时,解决掉科研长寿问题!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