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与不同风格的学术同行接触

2017-03-30 刘庆生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别具一格的学术访问

年初得到一份美国一所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邀请佐治亚理工学院一位同行到那儿学术访问一天的详细安排。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详尽周到的学术访问安排(见下图),很是感慨,想就这个“小事”谈点认识。


众所周知,学术访问是学术同行之间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行之间最有效最直接的学术交流形式。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谈谈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中就“科研信息时效”进行粗略排序,我给出的从老到新的顺序为:阅读“经典著作”,“新近出版的专著”,“及时出版的期刊论文”,“出席学术会议”,“参观实验室”和“学术访问”(即当面口头交流)。


无疑“学术访问”属于“即时交流”的最为快捷的获得学术信息手段。可以想象,当两个学术同行“敞开心扉”就某些学术问题进行深入交谈,有时甚至可以“挖”到一点双方“不成熟”的“很有创意”的想法,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显然,这是学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通行做法”,尤其对于初入学术大门的年轻学者,有时牛人们的不经意点拨,就可能使你“茅塞顿开”,让你的某个“苦思冥想多日”问题突破瓶颈,取得重要结果。我们应该理解,牛人们的经历和成就是他们“历经沧桑”、“艰苦奋斗”和“长期积累”的结果,能够参与分享是一件幸事。为此,我经常规劝年轻人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与不同风格的学术同行接触,虚心向他们学习,借他人之“脑”为我所用。


我的博文:“值得推崇的‘游学’意识”中介绍了一位即将结束MIT博士后的年轻人在离开之前,利用在MIT积累的人脉,主动安排到周边一些著名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事情。前不久,我特别叮嘱在中山大学工作的一位学生,要争取这次在加州大学一个学校的一年访学结束前夕去另外一所大学访问,那个学校他的一位大学同学答应向他发出邀请,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成行。


据我所知,我们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常规安排学者访问的主要内容为受邀人在一定场合做一个学术报告,有的还会安排参观实验室,或在邀请学者的课题组集中交流一下,或者再安排一些旅游消遣活动。如果是一些“大腕”,尤其是邀请某些年事已高学者访问有时是为了装门面。由于这类“老人学者”多年没有在科研一线,学术资讯有限,组织者担心听众太少,还要组织学生去报告现场充数。诚然,我们利用学者之间的正常访问建立自己的“学术圈子”或“学术人脉”,以便在各种相关学术活动中相互适当关照,这在国际同行中也属于“惯例”。我认为,在学术同行之间这类互相“关照”,只要不过分和突破底线,没有什么值得指责。


从这份访问学者的一天安排中可以看到几个鲜明特点:


1.经查询获知邀请与受邀双方均为领域中的“年富力强”的牛人(推测两人50开外,均为IEEE Fellow),正处在学术一线,邀请方的M教授刚刚担任他们领域的一个专业主流刊物的主编。


2.访学安排突显了学术之上的理念,包括常规的学术报告和参观实验室。


3.除了常规学术访问内容外,特别安排了访问教授与受邀单位七位教授单独交流,包括邀请的M教授与系主任T教授。这些交流者中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研究助理教授,每人均为半小时(包括系主任)。这种时间安排彰显了公平原则,不像我们这儿将教授依据帽子分成三六九等。


4.学术访问注重实效。经查询这些教授与访问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表明交流双方具有“共同语言”,没有任何“形式主义”的安排。


5.时间安排细致周到,显示严谨的学术态度,真可谓学术活动“无小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042257.html 



相关阅读:

同行评议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学术会议学什么


老外讲科学,国人秀文章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