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学会进攻,更要学会退却

2017-05-11 彭思龙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休息时重看了王元写的《华罗庚》。虽然这本书放在手中好多年了,但是这是第一次细心地读,收获很大。除了对数论的一些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华罗庚的学术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得到了不少的体会。


比如,华罗庚提到学会退却。


所谓进攻是指挑选了一个学术问题,就此研究下去;


所谓退却,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离开,重新选择新问题进行研究。


华罗庚原话如下:在研究数学时,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见《华罗庚》,p113)。其实,这个说法不光是对于研究数学重要,对于其他科研同样重要。


首先,退却是对一个领域发展认识高度的反映。


这里说的退却并不是说我们还没有进行像样的研究就放弃了,而是在深入的研究之后,对该方向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认为该方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方向,或者短期内不能有重大的突破。


当时,华的主要贡献是对维诺格拉朵夫的方法做了本质的改进,并进行了堆垒素数论的研究。他判断这个方向不能继续做下去。他自己后来说,假如继续做下去,也就发几篇论文而已。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进入科研大门的时候,被师傅带到了一个领域中的某一个方向。但是就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言,一个方向不会永远有重大的突破,而是呈现长周期的大波动现象,即,重要的成果集中在某几年出现,过了很久之后,才有可能重新出现井喷现象。这和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学术界兴趣的共同影响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对本领域认识的高度,就无从谈起对进攻和退却的判断。


其次,退却是自信的表现。


我们花了很多年熟悉了一个领域的边边角角,也积累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同样也在一个圈子里比较安逸的享受属于自己的光荣。退却意味着离开自己的领地,意味着冒新的风险。这些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轻易做到的。只有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的人才能做到潇洒的退却,重新组织力量进攻。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守旧的居多,退却是罕见的。


复次,退却是价值观的体现。


有人说,退却是投机。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退却正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术生命更是有限的。如果将有限的光阴浪费在一个贫乏的学科里,就是在浪费生命。及时地从一个学科退却,转向更有价值的领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前辈们做出了突出的榜样。Hilbert也是这样的大师。他认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得贡献已经到头,需要换个地方做贡献。其他如Gauss等无不如此。


再次,退却是需要技巧的。


并不是我们都可以退却的。光是敢于退却还不够,没有技巧的退却注定是要失败。从一个领域退出,到一个新领域的开始,这是个巨大的挑战,随便的投入一个新领域就是纯粹的冒险。在现在这个时代,转换如果不到位,就可能失去基金资助。退却之前就应该找好新的去路,这些去路往往是自己已有基础能够很快结合上的,并且从一开始就在很高的起点上参与新的领域,而不是像个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亦步亦趋的学习。


最后,进攻和退却的转换是艺术。


该不该进攻,该不该退却,这个问题始终都会困扰我们每一个科研人。毕竟现在学术信息流动速度非常快,很多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的想象。有很多领域的课题从一出现就已经没落。所以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判断自己该不该继续就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虽然我们可以偷懒的把这个选择交给别人,然后我们跟着别人走,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对于那些领头的人来说,这是责无旁贷的。给整个国家选择一个方向就是个最大的问题。


总之,退却,善于退却,是每个做学术的人必须学会的艺术技巧。每个人的掌握程度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最终积累不同,效果也千差万别。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可用,只有感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思龙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03350.html 


相关阅读:

搞科研需要啥样的情商?


如何避免科学研究的两种堕落


回顾科研路上本可避免的6个弯路


常被遗忘的「科研第一课」


给初入科研江湖的年轻学子们的锦囊


健康的科研人应该具有的“六气”


用工匠精神做科研,重要的事说3遍


科研成功的12个秘诀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