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人员从早8点到晚12点在忙些什么

2017-06-22 于淼 中国科学报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科研人员的日常


8:00AM-9:00AM


起床,吃早饭并准备午饭离开寓所。在公交上打开手机上rss阅读器,扫一眼生活文件夹看看有什么新闻或关注的博客,资讯一扫而过,长文发送到pocket里晚10点后处理。


那个标注文献的文件夹是每周五下午组会后才需要清空已读的,虽然未读数字已经跳到100+了。


一般而言,scinece、nature跟pnas上很少有本专业的论文,有的话也可以从别的渠道看到,rss会追踪本学科内top3的期刊跟自己研究方向的关键词,100%的论文会看题目与图形摘要,20-50%的论文会读摘要,5-10%的论文会读里面的图片,1-3%的论文读全文。


9:00AM-9:30AM


到达实验室,跟博后博士生硕士生打个招呼,然后打开内部交流用的slack,看到教授昨晚又分配了一个任务,分享了5篇刚发表的论文,三篇hashtag是ideas,两篇hashtag是experimental design.


另外今天要跟一个博士生讨论课题A的进展,还要给另一个新进组的硕士生做内部培训,好在之前的资料都在课题组dropbox的共享文件夹里放着,先发给她吧,反正她也不会看。


找到自己的channel,查了下今天要完成一个审稿,还要按照上次跟教授单独讨论(两周一次)的内容改下一篇初稿,另外下午要去准备后天实验的一些标准品。


9:30AM-11:00AM


审稿,老实说这篇论文新意不错,但数据处理上很诡异,画的曲线也没有解释,不知道拿什么拟合的,另外这电镜图太模糊了,补充下实验也好。


作者用figshare分享了原始数据,写了个脚本跑了下,发现结果跟文章中一致,这点倒不错。登陆Publons,看了下自己去年审稿11篇,心想这一月折腾一次还好,多了都会影响自己的项目了。


平均审稿时间大概是6小时,1.5小时读明白,3小时检查细节,1.5小时写审稿意见,当然一般会分散到5天里去完成,所有意见都标注到了一个对应的google docs上防止忘记。


审稿要么就快,要么就不审,将心比心。需要注意的是审稿记录一定要用Publons保存好,因为这也是积累学术声誉的一个重要途径。最近比较流行的Pubmed Commons也可以关注下,发表后审稿或评论将会是学术交流的新趋势。


11:00AM-12:00PM


对硕士生进行内部培训,内容包括介绍实验室内部交流软件slack的使用方法与资源获取、对外报告统一的演讲风格与logo、数据分析的模型使用偏好与原因、财务流程……


因为之前有积累的培训资料,要求学生一周内掌握好“实验室语言”并会在下次组会安排一个自己背景介绍的报告作为验收。


现在的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重复培训有时会消耗大量精力,要逐渐收集留档之前培训或workshop的内容作为自学资料并设置验收,都是成年人了,没必要求着学,自学更新去吧。


新人的培训是很重要的,但学校研究所都一直会有面上的培训邮件,实时转发就可以了,如果他不是打算混学位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此外,新手科研人员要重视个人在线学术档案的管理,可以在researchgate或academia上注册并更新自己的学术档案并参与社区问答构建在线声誉,谷歌学术或百度学术的档案也要注意维护,因为它们的搜索优先级高。


12:00PM-1:30PM


午饭,饭后查阅邮箱,发现有人询问之前发表文章的数据处理细节,找到当时项目的github repo直接发过去,这些都会在发表后公开。


另外发现自己researchgate关注的几个课题组也发表了新文章,当然很多跟教授早上发的比较重叠,也有些追踪的项目更新,biorxiv上关注的大牛也出了新的预印本论文。大概看看,在twitter上转发下有意思的论文。


此时算作午休,不用研读,只要记录。另外回复邮件时尽量简短,不用太多客套话,要知道邮件正在逐渐被微信等新兴交流方式替代,关注你关注的问题。邮件里提到的待办事项直接记录到在线日历里设置提醒,然后就不要想了。


1:30PM-2:30PM


跟博士生讨论下在研课题的结果,总体结果不错,但需要补充几个实验。


这个过程不是面对面的,因为这个博士生正在另一所高校访问,交流是通过谷歌环聊(国内可以用微信)与谷歌文档(国内可以用石墨)协作完成的,一边讨论一边修改协作文档里的报告,借助语音输入,讨论完了基本报告也成型了,共享给教授并在slack上项目channel里进行了记录。


2:30PM-3:30PM


论文修改,使用rstudio里rmarkdown进行论文写作,通过rticles包里的模版可以直接生成tex文档跟pdf。文献管理使用zotero,毕竟在线收集比较方便。


习惯所见即所得的可以用谷歌文档配合paperpile,当然word跟endnote的组合也可以,看个人习惯。文献库要每周更新,按项目分组,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论文成稿后可以酌情放到预印本服务器上,这样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出现审稿过程中的抢发。


3:30PM-5:30PM


准备后天实验,这是体力活,也是每天耗时间最多的,因为总有意外。不要把一天分给一件事,要把一小时分给一件事,专注处理一件事。


5:30PM-6:30PM


在slack里记录今天完成的事跟明天要做的事,跟人约时间讨论问题,第二次查看邮箱并回复邮件。


6:30PM-8:00PM


做饭吃饭,把pocket里存的文章用读文章模式去听。


8:00PM-10:00PM


继续公开课学习或读书,twitter上看看学术圈出没出事或者更新下自己博客介绍下刚发表的论文。


每天这个时间的内容可以不重样,不论学习还是探索都无所谓。如果你长期保持一个学习探索习惯,你会发现每天能带来新知识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大都是各类老调重弹。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要学会跟互联网打交道,最好有个人网站或课题组网站(可以用blogdown快速搭建)与在线简历,不要总想着构建学术声誉,也可以考虑知识的传播.


例如系统总结前沿科学问题,用bookdown做成一本各章节不断更新的书,用xaringan制作网页格式的教案幻灯片公布到网站上,会议报告可以上传到slideshare上。


其实研究人员首先是人,在遇到问题时用谷歌百度也比较常见,如果经常看到你的东西无形中也形成了你的声誉。


同时,虽然现在PI都是40岁以上的,但终究会成为80、90后这一代人的,而这一代人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其认知过程很依赖网上资源.


所以类似quora、stackoverflow、reddit、知乎、果壳、科学网等网站都在实质上累积着科研人员的声誉,我就见过MIT一个课题组定向招博后,招到了还发个课题组新闻说我们欢迎XX领域的guru加入课题组,而那个被招的博后也确实在博士阶段就在在线社区里名声响当当了,而其博士毕业的研究所跟MIT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10:00PM-12:00AM


完全休息娱乐时间,玩局游戏,健个身,看个电影,刷个微博,看看朋友圈点个赞,每天的缓冲时间,然后就可以睡了。


其实互联网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很多行业,自然包括科研,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可能会获得效率上的提升并减轻焦虑感。


我有时甚至在想,其实有远见的课题组应该可以开个公众号的,一方面传播自己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推送领域内新论文,要知道相比看综述,看推送更轻松,而且形成习惯后也能形成学科内大局观甚至引导科研前沿,这可比跑到一两年一次的学科内大会上听报告或做报告效果强得多。


其实国外用twitter与hashtag就可以了,甚至有专门网站评价科研人员在社交网络影响力的,这种类型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别忘了给科研人员发钱的人或许会看学术期刊,但一定会刷朋友圈。


以上纯属胡扯,如有雷同,那就雷同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于淼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1030464.html


相关阅读:

“男人就怕选错行,女人就怕嫁错郎”,这4种人就不适合做科研!


科研人怎样保持一颗童心?


科研基础扎实的人一定都做到了这一点……


哪些人不适合去做科研?


健康的科研人应该具有的“六气”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