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女村官=?
扎根农村基层
奉献青春力量
吴书香
(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现任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作为一名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85后女生,我的骨子里却始终有着一种化不开的理想主义情结,因此,大学毕业时我没有选择留在安逸的城市,而是毅然选择了参加当年中组部首批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到基层农村当了一名村官,而且一干就是8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下子从熟悉的大学校园来到陌生的田间地头,实现身份转变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虽然自己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但很快就体会到了融入农村生活的艰难。村里的领导对我很客气、很热情,但基本不给我分配什么任务。
第一次和村里人下水田干活就把鞋陷在了地里,有的村民嘲笑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当时听到这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我下定决心,先当村民,再当村官。乡亲们泡地,我帮着看水;大事小情,我来广播;清三堆、修作业路,我抄起工具就走……就这样,我一点一点地熟悉融入了农村,拉近了与乡亲们的情感距离,大家开始亲切地喊我“吴儿”,大事小情都愿意找我帮忙了,我也逐渐进入了工作状态。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只是开始,开展群众工作才是更大挑战。村里每年修路、挖渠一般会雇佣村民劳动,这项工作直接牵扯到村民现实利益,雇谁不雇谁、工时算多还是算少,都容易引发矛盾。由于我是“外来户”,村里让我负责这项工作。我想都没想,很快建立起一整套出工制度,并且坚持以身作则,与村民同出同归。
但万万没想到,当年村党支部大会我入党转正的投票中,有4名党员因“记工”问题给我投了反对票。当时,我委屈得大哭了一场。但经过认真反思,还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村民实际情况和自身感受。此后,我在“记工”工作中更为人性化,比如把村民出工花在路上的10多分钟时间计入工时等等,最后发现并没有增加多少支出,但群众的热情和效率却明显提高了。
这段经历给我上了重要一课,也让我增加了信心。随后我又在村里建起“农家书屋”,开展全村首次“春节联欢会”,创建网上团支部……在“大学生村官”两年服务期满的考核测评中,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都给我投了“优秀”票。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决心要发挥所长,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苏家屯区是辽宁省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但村里的优质大米往往被低价收购,冠以其他品牌再高价销售,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为此,我联合村民成立了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并在辽宁团省委的支持下与沈阳市龙头企业联合出品了“农惠万家”品牌的“农家自留米”系列产品,打开了电商销售的新渠道。
我们还打造了“水田招租、私人订制”的订单销售模式,亩产收益由原来的800多元提高到1400元。我们的农机服务队也成为全区承包面积最大的机械化服务队之一,为种植户每亩节省投入60元,每亩增产50公斤,带动近百人就业。
2012年5月,我光荣当选为官立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成为村里父老乡亲的带头人。我深知,农村要长远发展,必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发挥基层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上任后我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创了村务公开“回音壁”和“八不”制度,即:不搞假公开、不搞半公开、不搞花架子、不做两本账、不做假帐、不弄虚作假、不设小金库、不欺上瞒下。“八不”制度在全区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今年,有一件事情让我激动不已。在1月份召开的共青团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作为基层团干部代表,我光荣地当选为团中央常委。今后,我一定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反映团员青年心声,为全团工作建言献策,并把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共青团改革部署要求传递到基层、落实到基层。
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深感到,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人民群众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我感恩这个伟大时代的哺育,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前不久他在安徽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也号召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短板在农村,关键在基层。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将勇敢担负起时代责任,扎根在农村,奉献在基层,为美好蓝图的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5月4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召开青春建功中国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20周年暨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
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代表、第20届获奖者以及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五四红旗团组织代表、“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好网民”代表等100多位青年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7名青年代表围绕学习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畅谈理想与责任、使命与梦想。现将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本期编辑:任晓蓉
实习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