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育】高校+连队,别样的青春体验!
青春,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像海绵,努力汲取着周边的营养也折射着周边的环境。
大学生的青春,是诗,是歌,是无限的可能;士兵的青春,则是直线,是方块,是铁与火的炙热。
当大学生走近士兵会有什么样的心灵碰撞;当士兵携手大学生又会勾勒出怎样的青春彩虹?
2015年6月8日,原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深化共建共育做好青年官兵与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意见》。自此,全军100个英模单位和全国100所地方高校正式拉开共建共育的大幕。师资力量雄厚的地方大学和有着深厚革命传统底蕴的英模部队结对共建,于是大学生和士兵在青青校园和火红军营两所大学的滋养下,共同成长。
5月29日
到部队后,大学生参观了军史馆、战士宿舍,对内务“直线加方块”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深深体会到部队“铁的纪律”的深刻内涵。
之后,大家走进训练场,近距离观看战士们 “肘皮与地皮”的较量以及军体拳展示。
参观完毕,大家聚在一起分组讨论走进部队的切身感受,普遍反映直观体会到了战士们的苦与乐,对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月27日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润老师赴海军开平舰开展“名师进部队”系列讲座,这是双方建立共建共育关系以来开展的第2场讲座。
王老师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全文解读,并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理想信念、中国梦、“四个战略”全面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系列讲话基本精神进行讲解。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提高了部队青年官兵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方针政策的认识。
5月26日
据悉,去年9月南京大学与“临汾旅”签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育协议。5月26日南京大学回访“临汾旅”,组织大学生艺术团慰问演出。
作为主场,正式演出前,部队官兵整齐的方阵中传来拉歌的号子;阵阵高亢嘹亮的军歌声,是对大学生演出最好的欢迎方式。
而作为表演主体,南京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更是精心策划多种类型的节目展示为在场官兵送去感动与欢乐。
一首《望月》,诉说了皎皎月光的美,唱出了凝望明月时的淡淡思情;一首《A new life》驱散了淡淡的忧思,空灵的女声极富感染力,直击心底。
舞蹈团的当代舞《我等你》用生活化的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守望的故事。姑娘们化身的“军嫂”用大段的情感演绎,真情流露,触到了战士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武术协会同学带来的《棍舞醉天下》和一曲《鸿雁》诠释了男人的铁骨柔情。手语社的《青花瓷》,没有歌声却充满了力量。
现场气氛热烈,为了答谢官兵的热情与厚爱,艺术团临时加演一曲《阳春白雪》,为慰问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5月14日
部队经过周密筹备,精心策划,为学生们安排了集中授课、参观见习、活动交流等环节。
首先,由66105部队领导为全体学员授课。他紧贴当今时代热点、学员关注焦点,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等六个历史时期,介绍了该部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用生动形象的兵言兵语、原汁原味的鲜活事例,讲述了一个个追逐梦想、建功军营的精彩故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军营是一所学校,一个舞台,也是一条纽带。
讲座结束后,由参加过去年大阅兵的20名战士进行队列展示,一动一静、一进一转间气势昂扬,威武挺拔,学员们倍感精神振奋,掌声连连不断。
随后,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部队团史馆,每到一处,大家都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所深深感染,更深刻的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最后,同学们走进军营生活区,与战士们面对面进行训练、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部队生活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今后要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月13日
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在学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共建部队73092部队驻滁某训练基地慰问演出。
演出中,同学们歌声与舞蹈相伴,《火火的花鼓敲起来》《花鼓舞动中国梦》、《共筑中国梦》等节目用不同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凤阳花鼓的精髓,表达对中国梦的企盼。官兵们的相声《满腹经纶》、双人舞《两滴水》,吉他弹唱《男人歌》《父亲》等,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
演出前后,师生们还参观了部队食宿和训练、生活等场所,与官兵一起就餐,感受军营火热的生活。
5月8日
1964年1月,该分队被原北京军区授予“红一连”荣誉称号;2012年4月,又被原北京军区授予“思想政治工作模范连”荣誉称号。
师生们走进连队荣誉室,听连长详细介绍连队历史、战斗历程以及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大家站在陈列柜前久久驻足观看,不时与随行官兵交流所思所想。在连队2楼,师生们又先后参观了网络学习室、俱乐部以及模拟训练室。
在俱乐部,列兵雷科一曲吉他独奏,
赢得师生阵阵掌声。
在模拟训练室,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战士们的训练示范。
在官兵宿舍,师生们对战士们严整细致的内务秩序感到惊讶不已,纷纷表示向战士们致敬、要向同龄人学习。
参观结束后,学校历史系刘教授为官兵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有关知识。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官兵们感言能与教授面对面交流学习经典原著感受,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兵言兵语,泥土芬芳扑面;大学生活,青春充满活力。两个小时的见学活动,官兵们用一个个生活细节向学生们展示了部队建设的风貌,师生们通过一个个精彩节目向官兵们传递着青年追梦气息。不少师生感慨地说:“青年官兵给我们带来不仅是感官的震撼,更有精神的洗礼。”
4月27日
时空基准队政治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张九龙,应邀为师生作题为《军人的牺牲岂止在战场——和天津美院师生漫谈“英雄测绘大队”的人和事》的主题报告。
报告会由院党委组织部、学工部联合主办,学院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全体辅导员老师、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本年度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参加了活动。报告中,张九龙从大功无声、勇者无畏、真爱无言和薪火无尽4个方面,生动讲述了大队官兵的感人事迹,一点一滴都透射出官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4月20日至27日
该部队为雷锋同志生前所在部队,1963年1月该部队汽车连4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2003年2月汽车连被沈阳军区授予“雷锋连”荣誉称号。
自2012年3月5日“雷锋团”与北京大学建立学雷锋共建共育关系以来,通过多批次、多样化、多角度的交流互访,青年官兵和青年学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今年4月20日至27日,双方携手开办第4期学雷锋共建共育培训班,31名“雷锋团”官兵代表走进北大,通过参观见学、主题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一起见证友谊的小船越行越稳。
“雷锋团”官兵代表
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
“雷锋团”官兵代表参观
北京大学校史馆
品读红色的记忆,寻找共同的理想。李大钊塑像、革命烈士纪念碑、天安门升旗,“雷锋团”官兵和北大青年学子在一个个红色经典面前感悟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为友谊的小船插上理想的风帆。
现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向留学生介绍雷锋精神
饱饮知识甘霖,畅游知识的海洋。《法制与中国》《蒙元帝国战略战术》······一堂堂专题讲座把青年官兵和学子带到了知识的海洋,使他们汲取养分不断成长,为友谊的小船铸就强健的体魄。
共话青春使命,感悟担当的重量。培训中,双方青年利用座谈交流的机会,共话属于青年人的使命担当,为友谊的小船点亮前行的灯塔。
4月16日
1997年6月,该分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基层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2007年10月又被原北京军区授予“科技发展模范连”荣誉称号.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双方联合举办“认识子弟兵,了解解放军,努力担负起捍卫国家安全的使命和义务”主题报告会。活动邀请到了66188部队政治部组织科周迎波科长作为主讲嘉宾。
报告中,周科长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切入点,分别从军人、军队、军训三个方面展开了讲述,让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通过讲述66188部队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师”在革命战争时期、国家建设等方面所涌现出来的英模事迹,告诉同学们要传承好红色精神,珍惜美好时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多做有益于国家、民族发展的事情。
4月下旬
两家单位建立共建共育关系以来,学生们陆续走进部队了解英雄事迹,体验官兵生活。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介绍,当前多元思潮交织,部分青年学生价值观发生偏移,滋生出“有目标缺行动、有情怀缺砥砺、有梦想缺信仰”的消极态度,而部队厚重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正是引领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教材。据悉,受部队优良传统感召,学校今年有近100名大学生志愿报名应征。
同时,借助共建共育平台,部队定期邀请对口学校名师学者前来授课、选送官兵到校见学、联合开展课题攻关,帮助官兵开阔视野,提升理论研究、装备保障、战备训练的“含金量“。
“实践证明,建设一流大学,锻造常胜之师,都需要从青年人的价值观教育抓起。”早在去年签约挂牌仪式上,该部队党委和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两家班子就达成共识:确立共建共育的主目标:同饮一江水,同育一代人,共圆一个梦。
你不是一个士兵
但你有当将军的理想
你不是一名军人
但你有军人般的气质
你是一名大学生
你有年轻的血液和澎湃的青春
心系国防同筑梦,资源共享促双赢。我们有理由相信,部队和院校携手共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将使军地双方拥有的红色传统、国防教育、师资力量、科技文化“四类资源”有机融合,强强联手,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
本期编辑:任晓蓉
实习编辑:苏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