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洲的21世纪与未来
在21世纪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背景下,在“一路一带”政策推动的大趋势下,我们越来越多的在非洲以及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资本输出技术,提升所在国的基础建设水平,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来看一下21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到各种社会经济变化作为例子,看一下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未来的趋势。
出口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当时钟走到了2016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迈上了8000美元大关,尽管还存在着广泛的与贫穷与落后现象,但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开始迈入了准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门槛。人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在欣喜于当前建设成就的同时,很多人忘记了仅仅在16年前,当新世纪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中国还仅仅是一个人均GDP仅有900多美元的不低收入经济体。即便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我们的社会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在短短16年时间之内跃上了如此高的台阶呢?人均GDP的是支撑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我们不能唯GDP论英雄,但不可绕开的是它如此重要,以至于讨论任何经济社会问题全都无法避开它的影响。人均GDP的增长,来源于GDP总量的积累,我们知道GDP增长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内消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对外商品和服务出口。2000年,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约为2500亿美元,到了2014年,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达到了23420亿美元,在13年的时间内增长了大约9.3倍。与此同时,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也从2000年的大约960美元跃升到7680美元,增长了整整8倍,尽管在2015年之后,中国的对外出口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人均GDP仍然爬过了8000美元大关。
2000年以来,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变化
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GDP的变化
在中国经济以最高速度增长的这十余年里,对外出口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之一。2000年,对外出口占中国GDP的比例首次超过了20%,此后这个比例一路飙升,到2006年曾经高达37%,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前后,这个比例有了一定的下降,但仍旧保持在2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1/4左右来源于对外出口。
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能够起到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盲目追求出口并不能够保持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但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其增长点仍然要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外出口。即便未来我国的内需消费和基础建设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对外出口依旧是中国经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008年以后,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例呈大幅度下降,2014年以后一度下降到20%左右,这也直接造成了这几年来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从顶峰时期的超过10%下降到7%以下。
我们应当看到2005年左右,出口占据中国GDP总量近四成的局面是不正常的,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内生循环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合理的出口比例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生动力,为了在未来一二十年保持我国一个合理较快且健康的经济增长,乐观保守的估计未来我们国家的GDP增长仍有至少1/4到1/5需要来自出口。
2000年以后中国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其中2008年后有了明显的下滑
进入21世纪之前,中国的对外出口主要面向高收入经济体。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面向其他国家开拓市场,以及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当中国面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商品市场空间已经达到一个峰值之后,这个比例不可避免的开始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86%下降到2016年的70%,并且这个趋势仍在继续。为此,寻找中国商品新的市场,就成了新时期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000年以来,中国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商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从86%下降到了70%
非洲是中国未来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遭遇瓶颈,尽管总额还在大幅增加,但比例已经明显降低。为了保持一个较快合理的出口增长,中国区域内外的发展中国家就成了新的出口增长点。
2000年 | 2015年 | 变化 | 趋势 | |
高收入经济体 | 86% | 70% | 0.8 | ↓ |
区域内发展中国家 | 4.8% | 10.1% | 2.1 | ↑ |
区域外发展中国家 | 8.4% | 18.7% | 2.2 | ↑ |
撒哈拉以南非洲 | 1.4% | 3.4% | 2.4 | ↑ |
中东和北非 | 1.3% | 2.7% | 2.0 | ↑ |
2000年以来,中国向不同经济体商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变化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向高收入经济体出口的比例下降,发展中国家成了中国商品出口的新目的地,其中区域外发展中国家的增速明显高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则成为占中国商品出口比例增速最快的国家。
2000年以来,中国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商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洲商品出口总额的变化(亿美元)
2000年以后,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双边贸易大幅增长,非洲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而中国则以质优价廉的方式向非洲出口了大批消费品和基础建设服务。目前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中国靠从非洲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非洲获得了质优价廉的消费品、生产资料改善了基础建设,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2015年,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1087亿美元,相比2000年绝对值增加了20倍以上。同期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318美元,据此计算对非洲的出口,在我国国内创造了1485万个就业岗位。2000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总额,大约是50亿美元,结合同期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2018美元计算,同期的对非洲出口为我国创造了247万个就业岗位。换句话说,对非洲的出口增长,15年来为我国创造了超过1200万个就业岗位。
等待装船出口非洲的中国汽车
从本格拉铁路到安哥拉模式
本文开头提到的亚吉铁路并非中国标准在非洲的第一次落地。21世纪以来,中国标准的铁路第一次出现在非洲,是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重建工程。该项目于2014年8月13日全线完工,是继上世纪的坦赞铁路之后,建采用中国标准在海外一次性建成的最长铁路。
本格拉铁路全长大约1350公里,是安哥拉境内洛比托走廊的重要通道,经过本格拉、万博、奎托、卢埃纳等重要城市,贯穿安哥拉的核心经济区域。铁路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东至安哥拉与刚果(金)接壤的口岸卢奥。本格拉铁路最早由葡萄牙殖民政府修建,工程开始于1902年,到1929年建成通车。由于沿线地形复杂,火车运行时速只有30公里。1975年安哥拉独立后,在长达27年的内战中,安哥拉境内大量基础设施毁于战火,本格拉铁路也因此瘫痪。
本格拉铁路修复工程,开始于2007年,该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中国铁路建设标准,钢轨、水泥、通讯设备等材料全部从中国采购,投入运营后的机车车辆等设备也由中国企业提供。铁路通车后的设计运行时速为90公里,是该国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铁路。建成之后的的本格拉铁路作为刚果(金)、赞比亚等内陆国家重要出海通道,极大降低了这些国家铜矿等资源出口成本。同时,通过连接赞比亚、刚果(金)、莫桑比克等周边国家铁路网,将构建从大西洋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大通道,未来会有力促进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工程进行了仅仅2年,整个工程刚刚完成了1/3的时候,为尽快缓解安哥拉国内交通压力,不得在已建成的区间分段开通了营运列车。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亲自为铁路分段通车剪彩,而分段开通之后的区间列车趟趟爆满,记者形容“如同中国春运”。
全套中国造的本格拉铁路和运行列车
铁路开通时跟随列车奔跑的安哥拉儿童,仿佛看到了上个世纪的中国
本格拉铁路仅仅是中国和安哥拉经济合作的一个具体项目,中国与安哥拉的经济合作开创了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合作范本,也就是所谓的“安哥拉模式”。非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地区,随着双方在经济合作贸易等方面的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优势,投资模式的经验难以直接复制。随着许多大型项目成功经验的积累,创新出许多适合中非间直接间接投资的模式。例如经贸合作区模式援助合作模式以及“资源—信贷—项目”一揽子合作模式。其中“资源—信贷—项目”一揽子合作模式极具非洲特色,适合自然资源丰富却缺乏资金开发的国家。最典型的代表是2004年我国与安哥拉签署石油换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哥拉模式”。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资源—信贷—项目”模式。安哥拉有许多未开发的石油储备,于是就用它们来作为下一期的抵押品,换取当期中方在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种模式建立在双方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框架上。中方企业通过正常的竞标程序获得安哥拉基础设施建造的合同,并且由第三方公司进行监理。建设方向安哥拉政府申请支付,获得批准之后由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直接支付。初期时合同用美元支付,不久之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确立以及为避免汇率风险的因素,大部分项目改由人民币结算。
第一期协议的项目是双方的试验性合作,已经在2007年完成,安格拉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基础设施。中国则获得了从安哥拉进口的原油,驱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一个典型的双赢结果。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的协议就水到渠成了,本格拉铁路就是当期的项目之一。随着第二阶段协议的展开,目前已经有超过170个项目正在进行。截至到2011年,我国在安哥拉完成合同额度达63.4亿美元,2012年新签署合同金额97.7亿美元,是2003年第一期项目开始时的57倍。
截至到2013年底,中国与安哥拉双边贸易额度相对于2000年扩大了接近20倍,达到近400亿美元。安哥拉仅当年就向我国出口了超过4000万吨原油,成为我国主要石油进口地,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安哥拉的医疗、教育、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不仅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非石油经济的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5年间,安哥拉的经济年均增长水平保持在10%以上。以现价美元计价,其人均GDP由550多美元增加到3100多美元(因为汇率变化因素,最高曾超过4500美元),提高了5.6倍。回顾2000年,安哥拉的人均GDP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平均水平,2015年则远高于其他国家达,到了平均数两倍以上,实现了显著的快速增长。
2000年之后,以美元计价和以购买力平价(PPP)计价的安哥拉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GDP变化的比较。
“安哥拉模式”的成功对于我国在非洲直接投资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资源—信贷—项目”一揽子合作模式此后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迅速得到推广,非洲国家纷纷效仿。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原油价格的大规模下降,安哥拉模式也遭遇到了严峻挑战,其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大幅度缩水,为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前15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基础设施大规模提升,使得安哥拉的发展具有了明显底气,即便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下降,其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GDP则降幅不大,这说明其非石油经济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比单纯依赖石油时期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工业园和开发区
尽管安哥拉模式已经在非洲取得了成功,成为周边国家竞相效仿的对象,但是随着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危机的发展,以资源输出为核心的“安哥拉模式”存在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以安哥拉模式作为从零开始提升基础建设的源头,逐步发展自身其他非资源型经济就成了非洲各国的共识。在此之后,非洲各国更加致力于学习东亚和中国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并且提供便利服务来鼓励外商投资,希望以此提升自身的发展,获得产业升级。
21世纪以来的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一种观点认为,非洲取得经济进步来源于大量出口矿物及石油,以此换取了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表面繁荣。其实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误区,21世纪以来,非洲确实大量出口石油和矿物,但所出口的石油和矿物在其出口总商品的比例中相对于20世纪末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00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的金属和矿物占其总出口商品比例的12.5%,而2014年这个比例也不过上升到13%左右。200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的石油占其出口总量的44%,到2014年约为48%,按比例上升幅度并不明显。这就说明其非资源经济也随着石油矿物的出口增加一同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其实非洲的出口加工区等经济特区的起步比中国要早许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改变出口贸易以原材料出口为主,在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且出口贸易并未带来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的现状,非洲一些主要国家纷纷效仿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成功经验,试图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来发展本土制造业。非洲四面环海,有着众多的天然良港,与欧洲的距离很近,多数非洲国家因曾作为殖民地与其原宗主国具有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出口产业发展的难得优势。然而,时至21世纪初,尽管非洲有众多的自由港和经济贸易区,仍然没有令所在国的工业化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有效进步。
现在看来,这些贸易区和自由港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制约了其发展。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在试点成功后,其经验迅速向周边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非洲的贸易区和自由港则往往被西方大公司控制、封闭起来,其发展成果不能被周边甚至本国所享有,一旦投资方因经营问题或政策性撤资,整个产业便不复存在。本地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得自由港和贸易区的物流和资金的交流十分困难,一个个孤岛之间不能形成有利的正循环。
20世纪末非洲的自由港-贸易区
我国一直保持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成功,中国的经验也被非洲国家所学习,开始在21世纪之后重新调整自己的贸易区和开发区政策。为了规避单纯的“资源—信贷—项目”投资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中国在非洲也大量展开了经贸合作区模式。在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资源优势并不明显,但人口众多,有一定劳动力优势的国家,中国与他们合作建设了一批经济合作园区。分别从事资源开发、贸易加工等非能源和原料输出型的项目。
结合非洲资源丰富的特点和我国优势产业链条的经验,加之双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引导我国企业集群式进入非洲投资,形成具有当地特色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资源深加工和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双边贸易的发展。第一批中非试点的产业园合作项目一共有6个,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1年底,在上述的六个产业园区中,已经达到了产值45.2亿美元,既增加了所在国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就业率,也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工作岗位,但是在运营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因为所在国产业链不完整,基础建设落后,加之产业园定位不明确,又遭遇到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区的效益,但是这种产业园模式的活力已经被大家所看到,如果下一步能改善产业链环境,提高基础建设设施和经营水平,那么这种模式很有可能是未来非洲发展的新增长点。
非洲发展出口产业和世界贸易的区位条件较好,经济特区起步亦较早。经过多年发展,非洲经济特区总体发展形势明显向好,拥有为数众多的出口加工区、自由港、工业园、自由贸易区以及旨在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亦渐趋渐进。我国的对非关系早就由援助向合作转变,通过建立中非经贸合作区的方式,力图实现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输出,最终实现中非互赢互惠。
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已经成了该国的一张名片,苏丹副总统也来“取经”
一带一路与未来非洲
虽然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存在种种质疑甚至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模式”引领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曲折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模式”是中国特殊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是中国人总结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环境下并不可轻易复制。尽管如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从中国模式中再次找到了发展的信心,
◆ 一方面决心从中国模式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坚信与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同成长,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世界,这一观点在当今的非洲越来越成为主流。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赛尤姆·梅斯芬:“中国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习近平主席也曾在一次对外演讲中说过: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在发达国家遇到了自身发展瓶颈,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前提下,更多依赖外向型经济和自由贸易的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处于不利的位置。在全球贸易秩序重建、广大新兴经济体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强烈需求、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我国作为负责任的经济大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成为沿线国家的人心所向。
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非洲仍是世界上最穷的大洲,非洲占全球15%的人口,只有全球2%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非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位置,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亚洲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非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已经初见趋势。与此同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非洲人民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好处,更多的非洲国家向往和平时期下经济建设。专注经济建设取得建设成果的国家,其内部的战乱中逐渐平息,这也成了战乱国家的表率。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当前年人均GDP只有1400美元左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7,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假设通过共同努力,当地人均GDP提升到地区内较高的安格拉水平,那就意味着GDP总量翻一番以上,这就意味着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就会有更大的增长,在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中国商品和服务在非洲获取更大的空间,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有效推动。
中国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成熟经验和资金优势,向非洲国家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所在国的投资和硬件环境。以国内企业为主导向所在国输出相关产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开发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的方式。
◆ 一方面促进所在国的工业化,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创造更多就业。
◆ 另一方面使所在国的经济与中国的相关产业形成上下游关系,组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利用中国的生产和技术优势,结合当地的区位和人力优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从政府到企业,对于非洲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大陆如此重视,尽心竭力推动从经贸关系到政治合作各领域关系全面发展的原因。尽管由于地理距离的遥远、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中非合作之路必将遭遇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是在中国和非洲人民共有的对发展的渴望,仍将使这条道路的前方充满希望。
通车运行的蒙内铁路,既承载着非洲人民的希望,也是“一带一路”的真实写照
本文作者:北朝论坛 电网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校 审 | 朱 琛
编 辑 | 郭 琪(团黑河市委)
共青团中央
微信号:gqtzy2014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