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孩为了得到男孩的自由,忍着辱骂欺凌,扮起了男装

2018-03-08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英国那些事儿”(ID:hereinuk),National Geographic网站,维基百科,微博@英国那些事儿,知乎@大白鹅 @黎明用户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及ID。


团团说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是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关爱,也都对身边的她表达了敬意和祝福。在此,团团也祝大家“三·八妇女节”快乐!

然而,我们在微信公众号“英国那些事儿”的一篇推送文章里,看到了这样一群女孩的故事,她们为了得到男孩的自由,忍着辱骂欺凌,扮起了男装。

震惊之余,在她们的故事背后,相信你也能看到,被尊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做了女人,你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纵观历史,在不同的文化区域里,都有许多“女扮男装”的故事。戴着男性的面具,这些女性上战场,入宗教,撰写文章,行医问药……


是她们能力不够所以才要“女扮男装”吗?


不是的,而是作为女性,她们没有这么多选择权,只有赋予自己男性的身份,她们才能够自由的扮演那些社会角色。


转眼,到了现在,2018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依旧有一些女孩在“女扮男装”,她们的家庭把她们当做男孩子一样养大,只希望可以让她们享受属于男孩的,自由。



阿富汗是一个父权社会,在这里,男孩可以工作赚钱补贴家用,可以继承遗产,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但是女孩不行。


人们视男孩为支柱,女孩为负担,而没有男孩的家庭就是社会耻辱。


“当有一方至关重要,而另一方不被需要时,弱势的那方总会想到强的那方去。” 非盈利组织 “为了阿富汗妇女”(Women for Afghan Women)的负责人Najia Nasim说道。


因此,阿富汗的一些区域,没有儿子的父母会选择在女儿出生后“重新赋予”她们性别,让她们成为“bacha posh”女孩,翻译过来就是“女扮男装”的女孩。


这些bacha posh会拥有男性的名字,被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当男孩子一样教导,像男孩子一样长大。



同时,bacha posh女孩也可以享受男孩子们才拥有的权利,“她们可以单独出门买东西,上学,护送自己的姐妹,工作,玩运动……”Nasim说,“所有男性可以扮演的社会角色,她们可以参与其中。”


已经没有人记得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了,但是在如今的阿富汗,Bach posh非常常见。“男孩地位更高,每个人都想要男孩,如果你有一堆女儿没有儿子,那这是很普遍的做法。”


甚至有不少人迷信的认为,养一个bacha posh可以让母亲的下一胎生个男孩,但最重要的是,“bacha posh女孩的存在可以让家庭免于成为社会的耻辱。”


Setar和Ali就是一对bacha posh姐妹,在她们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因此父母决定把年纪小的两个女孩当做男孩养大,这种特殊的成长过程,直到她们的小弟弟出生之后,也没有改变。



现在Setar已经16岁了,依旧是一副男孩打扮,她上学,玩足球,有一个不介意她性别的女朋友。虽然彼此的父母都禁止两人见面,但是她们会偷偷在一起。



妹妹Ali今年14岁,她曾经有一个女朋友,但是对方一直以为她是男生,在得知她是bacha posh之后,对方不告而别,跑到美国读书去了。现在,她经常会收到女孩子的情书。



在家里,Setar和Ali姐妹俩的地位比两个年长的姐姐高,她们从不需要早起,也不需要帮助姐姐和妈妈一起给全家人做饭泡茶,作为“bacha posh”,作为一个“伪装的男孩”,她们每天都过得比其他女孩快乐且自由。


但是,她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快乐和自由,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属于她们所假扮的那个“男性身份”的,是“偷来”的。


而偷来的,并不能长久。



随着年纪的长大,身体开始发育,Setar和Ali的女扮男装也变得越发艰辛。


在阿富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bacha posh的存在,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同性恋爱,因此Setar和Ali的生活变得困难,甚至充满了危险。


在大街上,发现她们是女生的陌生人会粗暴的对待她们,冲着她们大喊,说她们“反伊斯兰”,说她们是变性人,或者肆意嘲笑她们的打扮。



为了避免这样的骚扰,全家人多次搬家,父亲专门开车把她们送到学校,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她们的安全,可是学校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她们被同学嘲笑,起外号,甚至还会遭受校园暴力。


看到两个女儿这样遭罪,父母心里也不好过,他们开始后悔当初把她们当做bacha posh养的决定,开始希望她们换回女孩子的打扮。


但是,Setar和Ali却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尽管在街上经常被骚扰,尽管在学校经常被骂,尽管每一天都会被人所侮辱,但是她们依旧不愿意换回女装,回归一个完完全全的女孩身份。



“因为在阿富汗,做女人太难了。”她们这样说道,“做了女人,你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虽然在她们现在的这种身份并不是她们自己所选择的,但是她们宁愿“将错就错”……比起生活中的不便,她们更在意,更珍惜的是那一点点伴随身份而来的“自由”。


这种自由可以让她们能够喘息,能够苟且,她们一点也不想回到那个暗淡的,毫无希望可言的女性身份。但是在未来,面对更加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暴力,面对父母的痛苦,她们还会这样坚持吗?


她们自己也不确定。



Zara是一个少见的,成年之后依旧坚持bacha posh身份的女人,在幼年,她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被叔叔像男孩一样带大。天赋聪颖加上叔叔的教导,让她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力量赚了不少钱,很快有了“立足之本”。


在她成年之后,先后有8个男人向她求婚,“他们认为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


但是她并没有结婚,现在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养着两个女儿,就像她自己一样,她把两个女孩当做男孩养大,用来保护自己的家庭。


而像Setar、Ali和Zara这样的bacha posh,在阿富汗还有很多,在“为了阿富汗妇女”组织位于喀布尔的妇女收容所,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两个以上这样的女孩。


她们大多遭受着骚扰,羞辱,被迫与自己所处的社区隔离,但是她们都一致的,并不想以女性的身份重新生活。



不过遗憾的是,在阿富汗这样充满性别限制的社会,bacha posh女孩也没有太多选择权。大多数bacha posh女孩在适婚年龄(17-18岁)都会被强制切换回女孩。


然后在她们还没有适应自己女性身份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强迫嫁人,由于从小没有接受过女性化培养,她们对于缝纫、烹饪之类的技能并不熟练,在婚后,这些女孩日子也不好过。



还有一些bacha posh女孩像Zara一样坚持不换回女性身份,她们不愿意舍弃自己作为男性的自由和特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学会忍耐和低调做人。


她们不会被人看成女孩,也不会被人看成男孩,她们无法正常婚恋,无法正常社交。像Zara一样熬出头的屈指可数。


最终,大多数bacha posh还是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她们会默默呆在家里为家人做饭,远离外界接触,躲开陌生人的目光……



毕竟,谁让她们天生是女孩呢?


虽然努力挣扎了,改变了,但是依旧被压制,被限制。


她们的能力,才华,权利,在有些人眼中,一点也不重要。


网友评论



“妇女能顶半边天”


目光回到国内,1955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现在已经响彻全球。


近日,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怎么看待毛主席说的这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分享给大家两个回答:


知乎@大白鹅


也不谈太多的道理,就讲几个小故事吧,没什么条理。


红楼梦中,即便探春这样的女子,也是不认自己的亲妈叫母亲的,探春从赵姨娘的肚子里生出来,但是探春却是绝不认的。为什么,因为赵姨娘就是个子宫和卵子提供者,是生育机器,是奴才,不是人。要知道,母亲必须是人,而不是人怎么有资格做母亲呢?


我不是在说三姑娘,我很喜欢她,仅次于晴雯,但时代就是那样,礼教就是那样。


妾,是财产,不是人。是附属物,不是独立人。这一点要弄清楚,就不会说自古以来女人一直是人这样的话了。那些投井的、被浸猪笼的、被夫家强制逼着投井为了免税的、被词人雅客当做玩物送人的女“人”,她们不会同意自己一直是人的。


再说个小故事。


我奶奶的母亲,小时候就被强制裹小脚。从小脚骨全是断裂的,畸形的,走路都没法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裹了小脚,不能干活,除了当生育机器,还能干什么?


我奶奶的运气就比较好了,裹脚年纪村里已经有了妇救会,每次裹脚我奶奶就大声地哭,故意把妇救会的女人引来,然后就可以不用裹脚了。为啥?因为妇救会手里有枪,有权,有人,说话好使,当然也会花大把地时间讲道理。奶奶早生几年,可能现在就要颤颤巍巍不会走路。


小时候上学,小学语文有篇爬树摘杏子被老奶奶看到,结果老奶奶不骂人还给那孩子用棍子打杏子吃。


如果我没记错,那是我小学第一次学到颤颤巍巍这四个字。当时老师还问,为什么这个老奶奶颤颤巍巍?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回答上来了,说是因为老奶奶裹小脚……我就不知道,其余同学也不知道,因为大多数同学的祖父母都没有裹脚,所以就不知道。


这么多年了,每次看到颤颤巍巍这个词,我总会想到裹小脚这样的事。


有网友说什么“几十年前哪里用得着那么多劳动力?”,或者说“让女人劳动就是在剥削女人……”小时候听人讲笑话,说城市孩子分不清麦苗韭菜,我只当笑话,现在我是真信了……


问过老一辈人,五六十年代,那真叫草盛豆苗稀,没有良种、化肥、农药,一亩地的产量是按口袋算的,一百来斤。地里要薅草、种谷子要间苗、种黄豆要除草、种玉米要趟地、割麦子要赶时间防秋雨、种豆子要用连枷一点点地砸、想吃面要去磨坊用驴推磨一个女人要三五天去一次一干一上午才能够家里吃、玉米要用两个棒子互相摩擦把玉米粒弄下来……在以前女人也要干活,但是仍旧没地位,被夫权父权压迫。


解放妇女在当时的农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让她们知道夫权父权不是天经地义的,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能换来钱,钱能养活自己,养活自己才能自由独立,自由独立的女性是新时代的美,而三从四德才是美的时代过去了。


现在的农村,现在的城市,现在的劳动,和以前能一样吗?现在我一个人能种几百亩地,种有播种机,草有草甘膦封闭药和百草枯禾本净、虫有药罐喷洒器、肥有二胺尿素氯化钾、收有联合收割机……现在当然不用女人在农村劳动,可很多人却用现在的经济基础套那时候的经济基础,难道不可笑吗?那时候女人不劳动,家里吃饭都是问题,天天啃苞米棒子去吧,还吃窝窝头?女人不去推磨哪来的面?让女人劳动就是在剥削女人?


经济基础是什么?经济基础是在牛耕时代,女人干不了男人干的活,女人在广大的、占百分之九十人口的农村无法单独生存,包括推磨、薅草、间苗之类的劳动,是不被社会承认的家庭劳动而非社会劳动。


怎么才能在牛耕时代的经济基础上让女人顶半边天?同工同酬加思想解放,这是有重大意义的一步。这一步让我奶奶认识到,自己天经地义地为了家里吃饭去推磨,是一种劳动,而这种劳动理应获得在家庭中的尊重和平等。


如果一切顺利或者说另一种历史,合作社、公社、机械化,土地集体所有制、女拖拉机手、女会计、女收割机手……除了女农药播撒员(因为这涉及到可能损害女性生育)等等,这才是完美设想条件下的、农村的女性的解放。


然而没有如果,但是残余仍在。


村子里这几年离婚率逐年升高,要我说,这是好事,证明女人能养活自己了,证明女人真正独立了,证明女人在农村依靠机械依靠土地依靠原本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自己挣钱不用非要依附男人这个劳动力,这就是妇女解放。为了生存压力和经济原因的婚姻模式,终究是要毁灭的,这就是未来。


土地不再是农村女人唯一可以用的生产资料了,因为时代变了,城市里一样可以劳作可以养活自己。


我想,终归,这是进步的,时代是不断向前的。而这种向前,很大一部分源于那个时代的女性的思想的解放,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是人,可以使劳动的、被社会承认的劳动的人。


而现在,很多人忘了,很多人想唱反调,可有什么用呢?


我们共产党人不是宗教徒,我们不屑于争辩过往,我们的事业属于未来。我们欣慰地看到妇女比以前解放了许多,并且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妇女会迎来真正的解放,这就够了。


而我现在只想向那个不知名的、在我奶奶裹脚时哭闹而走进我太奶家门的、那位不知名的妇救会的妇女干部,说声:谢谢。


谢谢你给我了一个可以有一双完整的、骨头没有断裂的双脚、在夜校学会了认字、在家中用劳动争取到家中地位、坚信妇女能顶半边天、并成为乡里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祖母。




知乎@黎明用户


真·普世价值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