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三位作家,为什么被称为“五四的孩子”? | 青课


共青团中央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青课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到底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


回想五四当年,沈从文成为大作家的秘密是什么?为何说鲁迅对女性最平等,最欣赏萧红?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坚持的品德是什么?


《青年网络公开课》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早,为我们详细讲解“五四的孩子”——五四精神的文学视角




嘉宾介绍


杨早,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著作有《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编有《沈从文集》《汪曾祺集》等。


3个“五四的孩子”——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

五四的时候十八岁;


萧红,黑龙江呼兰人,

五四那年她九岁;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

五四那年负一岁。


这三位作家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

如何走出自己的家乡

走入中国这个大社会

并从一个文青成长

成了一个知名的文学家?


沈从文成为大作家的秘密是什么?


沈从文最后的成功,其实不在于他的天赋,关键还在于他的坚持——这个坚持不仅仅是坚持在北京和上海活下去,而在于坚持独立的思考。


他不喜欢的东西,他始终会放弃,所以他一直是以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身份在文坛上打拼。他的身份导致他一直是被嫌弃的。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有一个故事,就是刘文典先生说过,我讲的课值二十大洋,如果是陈寅恪的话值二百大洋,但是沈从文讲课可能连两块钱都不值。他还说过,我跑,就是当日机轰炸的时候,我跑警报是因为我死了,中国就没有人讲庄子了,那沈从文凭什么跑啊。


像这样的对他的这种歧视、讽刺、藐视一直存在,但是沈从文一直坚持留了下来。



为何说鲁迅对女性最平等,最欣赏萧红?


有一次当萧红在鲁迅去世以后,碰到了一位老朋友,她向这个老朋友讲述鲁迅先生跟她的种种相处。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在《回忆鲁迅先生》这本书里面看到。


那个朋友说,鲁迅是不是就像你的父亲一样啊?萧红马上就更正说,不对,应当说像祖父一样,因为没有那么好的父亲。


这句话特别深切,就是说在中国当时的父权制社会当中,我们其实是没有办法得到这么一个慈祥的、这么体贴或者说这么关心的一个父亲形象,而只能比为祖父。


鲁迅在现代作家当中,或者说在现代知识分子当中,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能够把女性放在一个平等地位来对待。


大部分的现代作家都带有我们现在说叫“直男癌”,或者以前叫大男子主义,都带有这样的倾向。但是相对而言,鲁迅是最平等的,也是最清醒的。


前些年的时候,总有作家写文章或者有些小说也会说,萧红跟鲁迅之间的感情超越了师生感情,如何如何。但其实这个超越世俗之爱,确实是超越了,我觉得他们的感情不是师生感情,但是这个超越不是世俗的男女之爱,而是萧红爱鲁迅是如何对待女性,以及对待世间的正义。



沈从文和汪曾祺都坚持的品德是什么?


1988年沈从文去世,汪曾祺在悼念文章里面说:“我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有人问我究竟从沈先生那里继承了什么……我只说了两点。”


“一,沈先生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二,他是我见到的真正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


他说的这一点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能够真正把自己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写作和生活当中的话,那么他是可以面对这样一些潮流的兴盛,各种风向的变化。


他是可以无动于衷的,但是关键是我们要坚持一些东西。



回望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

能让我们今天的青年

获得哪些精神上的前进动力呢?


为何要用文学滋润精神,培养审美?


为什么文学家总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声名和影响力呢?就在于人的精神是需要滋润呵护和培养的。


就是汪曾祺说的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滋润人的精神?这个精神如果不得到培养的话,那么它会干枯,这个时候你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技能,也没有办法真正能够改善社会和自己。


其实我们需要寻找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到哪里去了。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跟世界保持同步,这是我们基于文学要思考的问题。



作协主席铁凝曾经引用一个评论家的话说:“在风行现代派的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他用非常中国化的文风征服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因而又显出特别的‘新潮’,让年轻的人重新树立了对汉语的信心。


这是一个对他文字的评价,但是汪曾祺的成就不仅仅在文字上面,之所以说他是最后一个士大夫,其实恰恰是在于经历了西方文学对中国的洗礼之后,我们惊异地发现了另外一种美学的传统,汪曾祺生长于那个美学传统的尾声,经过了民国的文学教育,然后又再次历经了建国初对民间文化的发现和整理。

 

所以汪曾祺可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伴随着二十世纪成长的这么一位作家。而他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他把自己的生活和他的写作融为了一体。



五四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什么?


我们今年要纪念五四一百周年,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要纪念五四运动?往后推就是说五四运动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


五四运动的出现,除了当时的政治危机,还包括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的精神危机。


五四运动的时候,北京大学只有五百个学生,整个北京高校的学生加起来大概也就是万人左右。可以想象,这些人没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生活吗?不太可能。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冒着失学、冒着被捕,甚至是牺牲的危险来发动这场运动呢?为什么他们不能安安逸逸在主流文化里面继续待下去,然后慢慢成长成一个主流的中年呢?

 

五四时候流行一句话,救出个人就是救出国家,救个人即救国。所谓爱国,其实是民族的革命和解放,所谓进步,是民族和个人的共同提升。


五四的要义是什么?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怎么解释这八个字呢?

爱国指的是民族的革命和解放

进步是个人和民族的共同提升

民主指的是人的解放

科学是要求大家独立运用理性


五四运动的发生

来自于很多人无私的奉献

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

就在于我们无私地

为这个民族去寻求一个出路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


校  审 | 肖 健

编  辑 | 张 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