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关于论文被拒稿的一些真切感悟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

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投稿后被拒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即便是已经成了教授博导,即便有国家课题加持,也未必能做到投稿“百发百中”,对于一些硕士博士,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辛辛苦苦构思撰写反复打磨好久的论文,苦苦煎熬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审稿周期后,再接到退稿通知,确实比较痛苦。

其实,被拒稿就意味着要进一步改进,这就从被动状态下强迫你进一步去提升自己。很多能够发表高级别期刊的文章,往往也是经历几次拒稿,不断根据审稿意见反复打磨后,才修成的正果。

稿件被拒或者拒别人的稿,个人觉得除了文章质量外,以下四点因素也十分重要:

 1.格式问题  
要注重目标期刊的格式规范,尽量在投稿前做对照性修改,毕竟期刊社人手也是很少的,很多编辑审稿量巨大,对于格式不符合本期刊的来稿,第一印象不会太好。也有人反驳这个观点,说老师也不容易啊,要教学要科研还有各种事务,格式问题是期刊社和编辑的责任,不应该让读者“代劳”。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风格,标题、摘要、行文、参考文献、表格、注释、图表等都很有可能有自己的详细要求。你的文章和该杂志的格式相差很大,审稿人自然会觉得你对他们的杂志关注的少,不够真诚,甚至有可能是“海投”的稿件,第一感觉就不好,审稿结果必然不会太乐观。

图片来源:千库网

  2.作者的认真程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非常正确。细节关系成败,很多被拒的文章犯了不少低级错误,错别字、表格图标乱码、参考文献序号错误、中英文全半角混乱、章节标题序号格式不一致、序号错误等等,而这些错误只要作者仔细的多看几遍,完全可以发现,及时修正。这种低级错误是审稿人拒稿的有力证据。

  3.数据真实性  
数据真实是必要的,切忌为了方便等目的对数据造假。社科类论文有些学科也涉及到数据和实证分析,用到的数据一定要确保真实。一些编辑或外审专家审的稿件多了,很容易看得出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为了发表论文而肆意数据造假,是学术道德的体现,很容易进入期刊的黑名单。此外,根据一些数据的推理和分析,也应该保证研究的严谨性。

图片来源:千库网

  4.表述问题  
行文表述很重要,好的表达让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编辑和审稿人都是写作高手,而且看得论文太多了,能快速的判别出投稿者的语言功底。因此,论文写好后,还需要反复推敲打磨,“论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非常对的。完稿后,放置一周,让自己“冷静”下,然后再细读稿件,看看语句是否表达清楚、到位,不要表述不清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

与其浪费时间在“投稿——等待审稿——拒稿——转投”的循环上,不如十年磨一剑,直接一投就中,这样反倒能节省时间。

捷径未必是捷径,用心才是硬道理。


第四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开始啦!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了解详情共青团中央微信平台
“疫情谣言粉碎机”上线了!

扫描图片二维码辨别疫情谣言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编      辑 | 王俊文(团湖北省委)

校      审 | 肖   健值班编委 | 王小鲲       

猜你喜欢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