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听 | 不胖也要减肥……追求完美,是错吗?





青听

二〇二〇年

十一月七日







你身边有那种分明已经很优秀,却总觉得还不够,于是对自己格外苛刻的朋友吗?我有一个。 


我的朋友小A,明明不怎么胖,却常年热衷于减肥。比如最近,她不知道从哪听说了一个节食计划,正在施行中。

这个计划要求参与者在21天内,每天都把摄入的卡路里控制在300卡以内,仅相当于一个炸鸡腿的热量。 


在振奋减肥的前两天,她基本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但很快,她就难以抗拒食物的诱惑,从多吃一口增长到多吃一份,使节食打卡前功尽弃。 


你以为这时候她会停下来,接着减肥吗?并不。 


小A会陷入比减肥前更深的焦虑里,开始觉得自己没用,连少吃都做不到,同时还会担忧,会不会一辈子都瘦不下来了。她缓解这种焦虑的方式也很简单——吃,而且吃的比平时还要多。

这种情况,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了。那些分明已经很优秀的人,却并不满足于现状,拼了命去追逐一个十全十美的目标。又因过分努力,导致异常的自我消耗,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到了最后,连自己的普通水准也达不到。 



几个月前,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张伟,是国内TOP2大学的学生。按理说,进入顶级学府的他,应该是自信的、对自己高度认可的。然而,他并不开心,甚至还有点抑郁。因为在这个环境里,他离“完美”很远。 


周围的人都十分优秀,张伟不过是玩票似地学了几年钢琴,而某些同学的水平则是能弹高难度的世界名曲,参加钢琴比赛也能拿奖。比如化学课的随堂小测,同学考了92,而他只能拿到70多分。这些都令他沮丧。 


当初入学时,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排名年级前20%或30%。考试后,他发现自己离目标差得太远,于是开始拼了命地学习。

然而一切并没有如他所愿。过度焦虑导致他的学习效率下降,结束一天无效的学习,想到其他同学又学了多少、又把自己甩开了多少,他有了更深的焦虑。 


后来,他发现自己得了双相情感障碍,他开始对未来过分忧虑:毕业、考研、找工作……每一件事都像一座向自己压过来的山。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甚至有时就是我们自己。



追求完美,是错吗?


小A的减肥计划失败,并不是她的错。人的意志力是有限资源,够不到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


可能很多人都会对自己有这样的期待: 


毕业论文不怎么改就写得很好;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顺利找到工作;


刚成为父/母亲就能游刃有余地照顾孩子;


事实上,做到这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很不容易。但有不少人,认为这些都该是理所应当的。 


对这些极致目标的追逐,甚至将它们作为自己的“寻常”,导致了我们的焦虑。这些焦虑都是值得的吗?不尽然。


因为在没有“最好”的标准之下,我们无论做成什么样,都不够好。很可能在已经透支的情况下,还要接着消耗自己。


那么,我们该怎么让自己从苛刻的标准里解脱出来呢?有人提出了一个很硬核的解决思路:“假定事情会做得很糟。”      


你会不会因为觉得准备不足,而推迟开始某件事?


你是不是觉得很多事情都难以抉择,比如去哪约会、做什么工作?


你有过浪费大量的时间来决定你要做什么,最后什么都没做的状况吗?



试着对号入座一下,你会发现这可能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假定我们将会把事情做得很糟,很能够帮助我们破除对于完美的迷信,让我们有勇气重新出发。 


被躁郁症困扰着的张伟,最终选择把真相告诉了父母。父母为他破解担忧的方法是:把最糟的结果抛出来。 


“以毕业为目标,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其他都不重要。哪怕挂科,只要补考过了就行”。 


“读不了研就做其他工作,没什么大不了。毕不了业的情况虽然很不理想,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毕不了业呗。那么多高中文凭的人也过得挺好。” 


当发现最糟的结果自己也能面对的时候,他突然没有那么害怕未来,也开始慢慢接受自己了。



先去做,尽力而为,别怕失败


长大意味着我们变得越来越怕犯错,也开始秉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学新东西很从容,大人学东西却很难受,因为我们太想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了。


但其实,比起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别好,做得一般般才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诚然,这样的道理可能每个人都明白,但没人愿意面对。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也常用来勉励别人。但事实上,没几个人能够坦然面对失败这件事,因为失败的背后暗含着某种含义——“我太糟了。”


很多时候,我们像背着一个“时刻证明自己”的包袱,会把发生的所有事都看作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标尺。这样一来,整个人生都变得像一场大型考试,任何一个失败,哪怕是极为微小的,都像在人生这张考卷上划上了一个红叉。

可就算是场考试,也得给自己留足复习和模拟考的时间。回回都“裸考”还想拿高分,怎么可能不痛苦?

我们不如以一种成长的视角,去关注如何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相信自己可以从问题中学习,并能够通过努力,不断改善自身,把事情做得更好。 


去追求“更好”,而不是“完美”。这并不代表你不够好,而是说你始终有发展空间。




从来没有哪一刻

可以代表全部的你

但每一刻

都将见证一个更好的你



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邮箱:

tuantuanfm@163.com 

发送内容:个人简历+音频小样

邮件标题请注明“青听-主播”


陪你·成长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去尝试,去折腾去探索不同的道路直到发现一条你想走的路然后坚定目标,一往无前


编  辑|王殿祎

校  对|戴 胤

校  审|饭 团

值班编委|张 宇

陪你青听|王殿祎

主  播|柳 硕(中建二局)

制  图|王殿祎

剪  辑|钟玥伶

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来  源|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

作       者|书单君

▼点击,今晚想多陪陪你~

青听|“牺牲型人格”,你有吗?

青听 | 一扇门,一杯茶……一段亲密关系,这些距离你应该知道

青听 | 不敢竞选学生干部,不敢追女生……别让自卑毁了你

▼点击,大家都爱的10w+ 

《纽约时报》文章:“我的美国梦破灭了!”

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

早点名?解放军军机罕见连续两天清晨飞去台湾空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