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生没见过亲生女儿一面……他说: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中共党员网、石门县委党史研究室、微信公众号“环球网”(ID:huanqiu-com)、人民网客户端


制图:@钢铁时代2011


壁双立,观之如门,遂称石门,1903年,王尔琢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从13岁起,王尔琢开始在村里读私塾。后入当地官桥国民小学、县立高级小学读书。



1920年,王尔琢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中就读,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潮,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同年7月,王尔琢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王尔琢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对他颇为赏识,同年秋天,在周恩来的直接培养下,王尔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埔一期毕业后,王尔琢连续担任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率领学生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他也与蒋先云、周逸群等人一起领导了由周恩来亲自缔造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5年1月,王尔琢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参加东征。


1926年夏,王尔琢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9月,他率部进入江西,在三次攻打南昌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1927年春,在王尔琢率部北伐挺进上海途中,蒋介石委派两个亲信携带他的亲笔信游说王尔琢:如果他听命于蒋先生,就正式委任他为军长。王尔琢严词拒绝,并在获悉蒋介石将下毒手的密令后,带领手下的部分共产党员一同出走。


4月底,王尔琢来到上海,向他的老师周恩来汇报情况,并于5月下旬,与周恩来一同赶赴武汉。


1927年,王尔琢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同年8月,他率领该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后,率部参加三河坝战斗,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



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率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适合于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每次大的战斗,都亲临火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


王尔琢曾先后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佳誉。


1928年8月25日,王尔琢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战功赫赫的王尔琢在短短的25年生命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连亲生女儿的面都没见过。


王尔琢有一个青梅竹马,名叫郑风翠。1923年10月8日,王尔琢与郑凤翠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然而,幸福恩爱的生活只持续了短短三个月,王尔琢便离家别妻赴黄埔军校学习。


临别时,王尔琢对已有身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但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诀。


1927年初,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虽然军旅劳顿,但他却时刻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他托人在武汉黄土坡21号租了一间房,然后给妻子去信,要她们母女到武汉团聚。不料,“四一二”风云突变,战功显赫的北伐将领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王尔琢来不及在武汉等待妻儿的到来,就只身潜往上海寻找党组织。



郑凤翠带着幼女桂芳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武汉,满怀期待地来到他们相约的小屋,丈夫却音讯全无。在百般打听王尔琢消息无果后,她极度失望地带着女儿默默回到湖南老家。


行前,她给丈夫留下了一封信:“我和你的女儿小桂芳,于二月初二从家动身,在长沙住了三个月,直到二十八日,才好不容易来到武汉,来到你约我和桂芳会面的地方。不知你到哪里去了,没有见到你,小桂芳心里很难过……”



王尔琢来到相约之地,却是人去楼空。读到妻子的信,王尔琢满怀歉疚,他当即拿起笔,给父亲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谋一面,深为憾事。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这是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他给亲人留下的遗言。信中,既有忠于革命的拳拳之心,也有他对爱女爱妻、哀哀父母的悲愧交集。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乱世难两全,这是最大的无奈。



郑凤翠得知丈夫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擦干眼泪后,挑起家庭重担,为公婆养老送终,把女儿养大成人。1945年秋,已经20岁的女儿王桂芳因患上胆囊炎,离开人世。


1946年,郑凤翠过继了她的祖侄王葵祚为养子。抗美援朝时,王葵祚又在朝鲜战场上牺牲。1988年农历六月,85岁的郑凤翠去世。家人清点遗物时,在一个首饰盒里发现了60粒杏仁,这是郑凤翠对王尔琢牺牲60周年的纪念,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王尔琢的怀念之情。



在为王尔琢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朱德高度评价了他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会场上悬挂着由毛泽东拟稿、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编  辑丨李逸燃
校  对丨郁惠颖
校  审丨慧 子、王莺洁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点亮“在看”,致敬烈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