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顶尖“学霸”,也曾和你一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东共青团 Author 粤团 x 最爱历史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东共青团”(ID:tuan_tuanjun),作者:我是艾公子


导语

今天,或许是1078万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学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这篇文章,是写给走上考场的考生,也是写给每一位早已远离考场的你。
愿你我,在以后的日子里,都找到能够终身奋斗的志向,都能再次看见自己内心的追寻。



少年周树人的父亲病了,患的是水肿。家里请来的“名医”不对症下药,反而利用病人的迷信心理,借机勒索钱财,给他们一家介绍骗人的偏方:“有一种丹,可点在舌上。”
 
在目睹父亲从患病到被庸医耽误而不幸病故的过程后,周树人矢志学医。周树人的同学许寿裳回忆说,这也是他出于一种尊重和爱护生命的宏愿,以便学成之后博施于众。
 
1902年,周树人怀揣着医学救国的理想,乘上东渡轮船,前往日本留学。
 
之后,这位青年才俊却弃医从文,并在多年后实现从周树人到鲁迅的蜕变,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少名人在为人生“填志愿”时也犯了难,他们都曾是追梦少年,循着内心的方向,奔赴广阔天地。

                                             

青年时期的鲁迅


1


鲁迅从医与学文,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志趣,也与近代中国的危局息息相关。
 
在东京读预备学校时,鲁迅发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日增,且西方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教授日语的老师对鲁迅这一批留学生介绍说,当时日本的医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科技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你们学成归国,一定大有前景。
 
鲁迅为此大受鼓舞,怀着救国救人的梦想,只身前往仙台医专求学,并在此结识了恩师藤野先生。
 
在仙台医专的第一学年,鲁迅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同级142人中排第66名,但这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与所在国同学一起考试取得的成绩,可说是相当出色。
 
面对日本学生的冷嘲热讽,鲁迅反而愈挫愈勇。老师藤野严九郎是一名尽责的老师,对形单影只的鲁迅也十分照顾,时常给予他关怀,从来不曾歧视他,这让鲁迅终生难忘。鲁迅上藤野先生的解剖课一次都没迟到,从此更加顽强苦学,每每到深夜才睡。
 
直到一年后,一场电影让鲁迅放弃了医学。
 
日俄战争期间,仙台医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时事的片子,其中有一张幻灯片:给俄国当密探的中国人被日军逮捕,要被处死了,现场围观的中国人却很麻木,甚至在一旁为同胞遇害而拍掌欢呼。

 

当时报纸上,日军处死中国俄探的照片

 

看到这一幕,鲁迅医学救国的人生理想崩塌了。
 
中国民众的愚昧与麻木,岂是新医学能够改造的?鲁迅意识到,要改变国人,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医治中国落后的病根,而最好的方式,是投身文艺运动。
 
此外,对文艺的兴趣爱好,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重要原因。
 
年方弱冠的他在日本期间以多个笔名创作出《斯巴达之魂》《中国地质略论》等文章,并翻译了凡尔纳的《地底旅行》等小说,在文坛崭露头角。相反,尽管他在学习上很用功,但与医学专业并不投缘。鲁迅发现,自己“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如木偶人”。
 
1906年,鲁迅惜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医专,就此走上文艺救国的道路。
 
弃医从文,是鲁迅人生路上的必然抉择。早在前往日本留学时,他就剪去象征清廷统治的辫子,并在寄给好友许寿裳的照片背后题了一句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

 

十二年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鲁迅,接受好友钱玄同的邀请,为《新青年》执笔,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此后,他发表多篇作品,发出响彻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手中还是握着“手术刀”,这把刀解剖的是国民性,医治的是人心。
 
鲁迅也为奋斗的中国青年鼓舞呐喊,正如他在《热风·随感录》中写给年轻人的寄语: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个人理想、社会需要、民族复兴、家国情怀的共同感召下,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志愿。
 
鲁迅


 2


在北京大学校园中长大的钱秉穹,从小就对鲁迅的《狂人日记》印象深刻,只因他父亲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锋健将,也是这篇小说的催生者。
 
当时,正是钱玄同找到鲁迅,请他为《新青年》投稿。鲁迅文章还没写完,钱玄同就经常跑到周氏兄弟住的绍兴会馆催促。
 
钱秉穹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小酷爱读书。他有两个亲密的同学李志中、周丰一(作家周作人之子)。三个人各自取了外号,年纪最大的李志中最为瘦弱,被叫做“大弱”,年纪小的钱秉穹反而体格健壮,就取名为“三强”。
 
钱玄同向来主张文字大众化,他听说这事儿,认为“三强”可以解释为德、智、体都争取进步,寓意不错,就让儿子钱秉穹改名为“钱三强”

 

青年时期的钱三强与父母

 

钱三强有一位倡导文学革命的父亲,可在考大学时,父母并没有对他的志愿多加干预。
 
少年钱三强认为,要让国家走向富强,非建立强大的工业不可,因此决定学电机工程,当工程师,为此考进了北大的理科预科班。
 
由于钱三强中学时学的外语是法语,而北大预科开的外文课是英语,钱三强不得不从头开始。热爱体育与音乐的他,从此不去运动场,也不唱歌,整天在图书馆埋头查字典,第一学期英语考试,他得了65分,才刚及格,却高兴得跳了起来。
 
物理学家吴有训常到北大兼课,每次他一来,好奇的钱三强就跑去旁听高年级的物理课。吴有训的课,唤起了钱三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与此同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东北,更促使钱三强更改志向,报考物理学。
 
1932年,钱三强毅然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重读一年级,此时,他在北大预科与本科已经读了三年。钱玄同对儿子的选择表示理解,并别出心裁地书写“从牛到爱”四个大字,赠予钱三强。
 
这四个字的含义,一是勉励属牛的钱三强发扬那股子牛劲,认准了就去做;二是希望他在科学上不断进取,向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学习。
 
此四字成为钱三强的座右铭,与他相伴了整整60年,见证他成为两弹元勋,并与钱学森、钱伟长并称为“三钱”。


钱玄同赠儿子钱三强的“从牛到爱”题字

 

“九一八”事变后,祖国河山被无情的枪炮声笼罩,民族危机更为严峻。
 
“三钱”中的另外两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也不约而同地为了救国图存,改变自己的大学志愿。
 
钱学森被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录取时,报考的是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他牢记校歌中的几句词:“既醒勿睡,既明勿昧,精神常提起。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在那时的交大校园中,时常可以看到这个穿着朴素的少年,捧着书站在路灯下苦读。
 
几年后,钱学森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了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心忧国难的钱学森偶尔也会迷茫,他问过父亲钱均夫,我学这种专业,怎样才算学好?钱均夫也说不准,只好回答说,能造出一架飞机!
 
后来,钱学森历经艰难险阻归国,将一身才华奉献给新中国,成为“中国导弹之父”。

 

青年时期的钱学森

 

 “三钱”中的钱伟长,年少时却是正儿八经的文科生。钱伟长一家以诗书传家,他的父亲钱挚与叔父钱穆都是远近闻名的文人,也是他的启蒙老师。
 
少年钱伟长对算术并无兴趣,而是偏爱文学,因此偏科严重。钱伟长考大学时,国文与历史等科目是满分,但数学、物理与化学总共才考了25分,得益于当时的考试制度,最终以排名第7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文理成绩悬殊的钱伟长也时刻心系着民族危亡。钱伟长刚到清华时,东北沦陷,校园中年轻气盛的学子大都义愤填膺。钱伟长有了油然而生的责任感,要为祖国造飞机大炮,要进物理系,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于是,“理科盲”钱伟长弃文从理,跟随物理系的吴有训、叶企孙等教授,走入物理学的大门。几位教授得知钱伟长的理科成绩不好,但勤奋刻苦,都耐心地教导。钱伟长的四叔钱穆听说侄子能从国家利益出发选择学习方向,也十分欣慰。
 
从小所学典籍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精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早已融入钱伟长的血液中。大学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这名文科状元向着物理学家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钱伟长在多伦多大学的毕业照

 

3


钱伟长原本对物理一窍不通,为了迎头赶上,每天晨光熹微他就溜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出宿舍,前往图书馆。这一天,钱伟长到图书馆门口,只见一个头发蓬乱的年轻人一瘸一拐地走出来。
 
钱伟长当时很纳闷,竟然有人起得比自己还早,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人昨天整晚都在,他就是,数学系新来的助理员华罗庚
 
由于家境贫寒,华罗庚读到中学就不得不先放弃学业,回老家江苏金坛,帮忙照看杂货铺生意。
 
他并没有因失学而放弃学习,而是醉心于数学知识,靠《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以及用零花钱买来的《科学》杂志打发时间,不停地算,不停地写,一边做他的会计工作,一边忍着病腿的疼痛坚持学习。1930年,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终于在《科学》上发表。
 
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听说了这位青年才俊,请学校破格聘请华罗庚为助理员。华罗庚得到伯乐赏识,进入大学,继续钻研他心爱的数学。


1945年,华罗庚一家在所住的房屋门前合影。华罗庚在抗战中完成了他的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有一次遭遇空袭,他身体被埋在土中,幸好头部露在外面才得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师生,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在云南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只存在了8年零11个月的临时大学,在战乱之中弦歌不辍,在狂浪之中保留文明的火种。艰苦简陋的校舍忍受空袭的残酷洗礼,培养了3000名第一流的人才。
 
从剑桥留学归来的华罗庚,带着家人与学校一同来到昆明,有了一间可以栖身的茅屋,两家之间仅仅只用一块布帘隔开,这便是联大师生的居住环境。战时的昆明,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常常是吃了一顿没下顿。据说,连乞丐都不去向大学教授们乞讨,因为当时有个说法,“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即便如此,战火中的西南联大,仍是青年学子求学的圣地。
 
历史学者何兆武回忆起,他1939年到西南联大报到时,只觉得昆明碧空如洗,天气美极了,而西南联大自由的学风也让他得以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
 
在西南联大度过的7年,何兆武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换了四个系,第一年念的是工科的土木系,后来才选择历史系。
 
何兆武说,当时弃理从文,有两个潜在原因,一是小时候在北京,逛了皇宫园囿,容易“发思古之幽情”;二是那时候正值国难,战争让他更关心人类的命运,以为学历史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他对大学志愿的追求,既有“小我”,也有“大我”。

 

西南联大校门

 

1940年,在重庆备考西南联大的邓稼先亲眼目睹日机轰炸。一颗颗呼啸而下的炸弹让他明白,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国没有太平日子可言。进入西南联大后,邓稼先选择了物理学专业。
 
当时,西南联大集聚了国内一流的学者、教育家,物理系更拥有顶级的师资力量。参与测得普朗克常数的叶企孙、为证实康普顿效应做过贡献的吴有训、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他们成为联大学子的引路人,而这些杰出学生中,不仅有邓稼先,还有杨振宁。

 

1947年,邓稼先在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邓稼先与杨振宁两家是世交,他们同时在西南联大求学,抗战后一同出洋留学。不同的是,杨振宁报考大学时选的是化学系。
 
不曾想,进入大学后,杨振宁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向学校请求转入物理系学习。20世纪,整个物质世界的新理论不断创立,科学的星辰大海吸引着杨振宁这样的有志青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凭借“宇称不守恒理论”,登上了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在获奖致辞中,杨振宁满怀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深情地说:“我既以我的中国文化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49年摄于芝加哥大学,左起: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


4


杨振宁与李政道凭借理论上的突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鲜为人知的是,通过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却是另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
 
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的吴健雄,巾帼不让须眉,一生做了大量物理实验工作。
 
吴健雄的父母思想先进,父亲吴仲裔以“英雄豪杰”四字为儿女起名,因此二女儿得名健雄。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吴健雄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后来以优秀成绩进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
 
入学之前,吴健雄已经确定学习理科,她读过居里夫人的故事,对这位先驱者的事迹充满崇敬,而吴健雄的恩师施士元先生,正是居里夫人门下唯一的中国博士生,他在学成之后婉拒了居里夫人实验室的邀请,毅然回国,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竭尽心力。
 
榜样的力量指引着吴健雄。这位秀丽的女生选择以物理学为第一志愿,并为之奋斗终生。


吴健雄

 

来自医学界的另一位杰出女子,则选择以妇产科为终生事业,并在此后余生成为举国皆知的“万婴之母”。她一生接生的婴儿多达数万名,经过她那一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自古以来中国婴儿居高不下的出生死亡率大大降低。
 
她是林巧稚。
 
从立志学医那天起,林巧稚就表现出救死扶伤的道德品行。1921年,20岁的她参加协和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在最后考英语笔试时,一名同场考试的女生中暑离场,林巧稚立马放下手中的笔,跑出去对这名女生进行急救,没来得及做完早有把握的英语试题。
 
正当林巧稚以为自己将会落榜时,一个月后,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发到了她在厦门的老家。协和医学院的老师们目睹了考场上发生的一切,认为林巧稚拥有一名医生的宝贵品质,而她各科成绩优秀,英语口语也十分出色,便将她破格录取。
 
林巧稚不负众望,成为同届学生中的“学霸”,经过8年的学习,毕业后留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开启了光辉的职业生涯。

 

林巧稚

 

毕业一年后,30岁的林巧稚在北平协和医院接生了一个来自江西、登记名为“袁小孩”的男婴。这名男孩与兄弟姐妹都以出生地取名,因此,他的父母为他取名“隆平”。
 
袁隆平读小学时,有一次跟随学校游览园艺场,田园风光从此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也切身了解到:“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上大学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理工与医学专业,立志学农。据袁隆平生前口述,他选择学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这个专业的数学课少,他读中学时就对数学很是头疼,更加想选择农业为第一志愿。
 
这一选择,让这位乐观向上的青年自此扎根农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里做实验,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难题,被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湖南安江农校工作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长势喜人的稻子

 

有时候,理想来自于生活中的实际经历。
 
屠呦呦读中学时,因不幸患上肺结核中止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才康复。她便选择了医学院药学系,想通过学医,让更多人远离病痛。她致力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多年来默默地攻坚克难,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

 

上世纪50年代,屠呦呦(左二)与老师一起做研究

 

有时候,理想来自于年少时执着的信念。
 
少年时的于敏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痛感民族屈辱之悲愤,他最爱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常常跟同学说,希望有岳飞、孔明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而他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祖国科技事业中横刀立马的英雄。于敏读大学时,从电工系转入物理系,之后潜心于氢弹原理的研究。这位核物理学家深藏功与名,后来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有时候,理想来自于家风的传承与发扬。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父亲,著名的儿科医学专家钟世藩对他说过:“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钟南山牢牢记住这句话,1955年,19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年轻的他不仅热爱学习,还不忘强身健体,大学时参加首届全运会,在运动场上驰骋,打破了400米栏的全国纪录。

 

青年时期的钟南山(后排右一)与家人

 

他们,都曾是追梦的少年。
 
一百多年前,戊戍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少年正如前辈当年所期盼的那样,无论是国之栋梁,还是无名之辈,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奋斗在不同的行业,励志前行,激扬青春。
 
愿我们,都不负韶华。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葛能全:《钱三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 袁隆平口述,辛业芸整理:《袁隆平口述自传》,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4. 许鹿希,邓志典,邓志平,邓昱友:《邓稼先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5. 岳南:《南渡北归》,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6. 杨建邺:《杨振宁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7. 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上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8. 魏东海:《还是钟南山》,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


编  辑丨张 铭
校  对丨陈乐艺
校  审丨张 铭、贾文程
值班编委丨金芙蓉

点亮“在”,愿我们,不负韶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