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行,一路包吃包住,费用全免!17个月,有多少可爱的中国人在守护大象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中国新闻社”(ID:CNS1952)、“中国新闻网”(ID:cns2012)、“人民法院报”(ID:renminfayuanbao)、微博@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昆明日报

终于,在离“家”17个月后,云南北移亚洲象群14只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

回望象群的这趟“旅行”,它们生育了小象、离群回家过、落单过、被“遣返”过,一度引起了国内外网民的强势围观。


种种得当的保护举措,不仅让大象享受了一趟近乎完美的“旅行”,也让我们从中得以窥探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象也饿了,它也不是故意的

2020年3月,一群亚洲象离开西双版纳,向北行进。

视频监测显示,这群亚洲象有时会经过农田和村庄。一名亚洲象监测工作人员表示,前些年,大象不敢涉足农田,因为它们会被人们使用各种方式驱赶。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法规出台,人们对亚洲象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大象知道人类不会伤害它了,就慢慢地敢到农田来采食。

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胡超 摄

正因为人象关系日趋和谐,才造就了象群这次奇妙的“旅行”,也让亚洲象们可以从容地寻找更为舒适的新家园。

在云南行进的一个月时间里,象群活动区域周边的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未发生人象冲突等情况。


这群不请自来的“客人”一路吃了农户很多玉米、荔枝、芒果、芭蕉等经济作物,但沿路一些村民表示理解,希望大象们能多停留一会儿,吃饱了再走。


“大象也饿了,它也不是故意的。”


“没吃多少玉米,这些玉米面都无所谓。”


当地一农户每天看大象两次,“可能它走掉,我可能还会关切,还会想它。”

为保护这群在云南各地“旅游”的亚洲象,云南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组。


为了守护大象和农户,一位工作人员在当地待了5天5夜,被褥都在车里。


“政府部门有人在执勤,不用我们操心的”,朴实的语言背后满是对政府的信任。


“它每次睡觉的时候,我们都是要把无人机调到最高的高度……就是为了不打扰它睡觉”,哪怕是跟拍,也在细微处见温情。

5月29日,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监测象群行踪    胡超 摄
    
政府在努力,村民们也在努力,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亚洲象们可以在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显然,这个目的达到了,在绿水青山之间,这群人类的“朋友”流连忘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被定格了下来。

迁徙中的一个细节

在这次“大象北迁”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在对北迁亚洲象沿途造成的群众经济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的说明中,有这样一个词,“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


为什么专门针对野生动物肇事形成了一个险种?

原来,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云南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为缓解亚洲象等野生动物保护与肇事的矛盾,2010年,全球首款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在西双版纳开展试点。由政府全额出资投保,无需公众单独购买。

2014年,云南省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实现全省范围全覆盖,实现由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补偿方式的逐步转变。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财政累计筹集资金2.4亿元支持全省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工作,累计投入保费3.52亿元,核定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案件13万余件,兑现保险金2.97亿元,有效维护了人与动物和谐关系。

这是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缓解人与动物矛盾的一个机制创新,这种创新只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小缩影。

中国的决心远不止此

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长江曾是渔民的生计来源,也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

近些年来,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衰退。禁渔是保护长江生灵的关键之举。


如今,20多万渔民告别了在水里讨生活的日子,退捕上岸后不少人还自愿成为母亲河的“守护者”,护卫着万里长江的生灵。

“十年禁渔”只是我国全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任务之一。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省市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020年,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水质改善,江豚腾跃,长江母亲河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的保护生态决心远不止此!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介绍,政府重视、高位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规章和整体考量,提供科技支撑……种种举措都体现了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

战略统筹,多方参与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首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助推中国建立政府主导,科研机构、企业、普通民众等多方参与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体制机制,形成“合力”,更为高效。 

资料图:福建福鼎国家森林公园    王东明 摄

措施得当,落实有力


近年来,中国将生态管理纳入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度以及重点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措施,层层分解,这有助于目标更好实现。

以防治大气污染为例,国务院2013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规定防治目标,及减少多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十个方面具体措施。


很快,各级政府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加紧了行动。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就关停1000多家高污染企业,并出资将全市燃煤锅炉全部替换为燃气或燃油锅炉。

科研攻关,投入增长


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实施了“水专项”“碳专项”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例如,于2008年全面启动的“水专项”,总预算约300亿元人民币,以6个严重污染的河流和湖泊流域(包括长江流域及三峡水库在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水污染监测、控制和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

到目前为止,该专项已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包括300多项关键技术和1400多项授权专利,并建设诸多先进的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
    
增长的数字,降低的等级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家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9年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陆域国土面积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17%的目标要求。

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目前,藏羚羊从“濒危”物种降为“近危”。


而在7月初,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恢复到5000余只;

羚羊从几万只恢复到目前的30多万只;

白头叶猴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余只恢复到1300多只;

白鹤由210只增加到4500余只;

漾濞槭从野外发现5株到人工繁育5万余株;

富民枳从野生灭绝到回归定植6893株……

许多曾经“命悬一线”的物种,如今绝处逢生、出现生机。

一个个增长的数字,不断传来的“降级”消息,充分佐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卓越成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这就是中国的回答,且中国说到做到!

编  辑丨王    润
校  对丨鹿    几
校  审丨张    铭、刘    晗
值班编委丨汤    杰
点亮“在看”,与自然和谐相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