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滑雪小白到全国任何雪场如履平地,我要快到“危险”赶不上我!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丁香园”(ID:dingxiangwang)、微博@新华网、@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北京2022年冬奥会、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进行
各类比赛吸引了不少网友
他们给运动员加油助威的同时
也被精彩的比赛瞬间震撼
如果将冬奥会镜头转向另一边
你会看到这样一群人
为冬奥会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冬奥会体育直播信号制作团队

肩扛摄像机
脚踏滑雪板
是什么让他们练就了
如此过硬的雪上本领?


滑得好
不仅可以
更快地往返工作地点
还可以早些休息
早些干饭
提高效率~
滑得不好嘛……
也有独特的方式来提升速度!

零下24摄氏度的天气下
外场工作的摄像师
除了配发的防风工作服外
还要穿两层羽绒服抵御严寒


大风天气下的体感温度
还会更低
他们的防风面罩已经结冰


在夜里
雪上项目场地
最低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
绵延3公里的赛道布满了摄像机
为了防止设备冻坏
工作人员给摄像机
“穿上”了保暖衣

为了拾取到最好的声音效果
公用信号制作音频团队
需要去山上铺设音频电缆和设备
由于缆车只能到山顶
工作人员要自己携带
30斤重的摄像机
徒步攀爬到指定机位

雪上技巧项目全部是晚上开展
太阳下山后伴随大风雪
山顶出发处有时能达到阵风7级
为了捕捉到现场最好的画面
最震撼的声音
摄像师经常连续直播4、5个小时
他们的睫毛处结上了冰晶
鞋子被冻住脱不下来

网友:“辛苦啦!”


苦练滑雪,保障运动员救治

他们是出类拔萃的医生
却苦练起和医疗完全不相干的滑雪
每天在世界最难的赛道上训练8小时
甚至练到软组织损伤、骨折
不畏严寒和伤痛
只为能在北京冬奥会上
为运动员提供最坚实的医疗保障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高山滑雪医生


经过考核
他们的滑雪技能培训地点
在崇礼的万龙滑雪场
经常有雪友们提起
崇礼其他雪场的“高级道”
只相当于万龙的“中级道”
能轻松驾驭万龙“高级道”的人
在全国任何雪场的雪道都如履平地
训练难度可见一斑

训练雪道

适应了银龙、金龙、腾龙
等高级道
医生们又来到
“二奔头”
坡度仅次于万龙著名的“‍‍‍‍‍‍‍‍大奔头”

医疗队员合影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
滑雪医生们已经可以驾驭
各种难度的赛道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
身背15公斤医疗包
经过无数次训练
为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每天跑步练体能
让自己速度更快
甚至减重30斤

滑雪医生的装备

今年1月22日
正式进入冬奥会闭环
高山滑雪医疗队也迎来了
紧张有序的医疗保障工作:
每天早上5:30起床
6:30出发,8:30到岗
下午16:30返回酒店
风雪无阻

医疗队在雪道上进行救援训练

虽然滑行的姿态不是那么完美
但他们一次次冲向终点的体育精神
时刻鼓舞激励着我们
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赢得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奖牌

导弹技术助冬奥

在2月12日
北京冬奥会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上
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
获得金牌,并刷新了奥运会纪录
就在同一天举行的
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
4×5公里接力决赛上
由池春雪、李馨、巴亚尼·加林、马清华
组成的中国队以57分49秒7获得第十名
刷新冬奥上
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两个项目各自在冬奥会上
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背后都有“科技助奥”理念的加持
一款根据导弹助推器
“改造”而来的训练装备
被深度应用于国家速度滑冰队
和中国越野滑雪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中


这套训练装备
利用小型导弹以及
无人机发动机技术“改造”而来
参与该设备研发的
航天科技十一院三所工程师郑刘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套基于风扇排出空气产生反作用推力的
空气动力学原理
而设计研发的
涵道风扇喷气动力的训练助推器
能够根据训练的需要
为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运动员
提供辅助推力
使运动员能够在训练中
突破自身体能限制
开展各类极限状态的训练活动”


在使用时
运动员仅需通过穿戴组件
就能将重约3.5公斤的助推器
固定在背部
在动力装置的推动下辅助训练
“一次典型的速度滑冰项目训练中
运动员400米一圈下来
速度能提升10%”
郑刘介绍

冬奥会航空医疗救援
2月10日11时50分左右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直升机救援队接到指令
一名外籍运动员
在高山滑雪男子
全能速滑项目中受伤
初步诊断为左前臂开放性骨折
需启用直升机转运救治
这也是本届冬奥会开赛以来
空中医疗队
首次在“雪飞燕”执行救援任务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
位于北京延庆
这里是目前世界上
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赛道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
速降运动员
以超过百公里的时速转弯、飞越
很容易发生失误引发危险
怎么及时进行救援?


凌晨五点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接送赛事保障人员的
第一辆班车出发了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最长的赛道垂直落差约900米
选手滑行时的最高时速
可达130公里以上

维护好这样的比赛环境
对赛事保障工作要求极高
所有的救援队员需要密切配合
不仅要保障运动员的安全
也要保障赛事前后
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


过去三年中
无数次的演习和训练
造就了他们今天的沉着冷静
驾轻就熟
如果运动员出现失误
救援人员出动
从撤离出赛场到转运完成
大概只要十三四分钟
救援物资使用后会马上进行消杀
比赛结束
赛道上几乎已经空无一人
确认自己点位上的
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后
救援人员才能离开
夜幕降临了
再过几个小时
索道站将苏醒
太阳升起
新的一天将带来新的精彩赛事

U型池场地清理工作人员
在赛场上,还有这样一群人
在每场比赛结束后出现
他们“表演”着滑雪技术
带着清理器在赛道上往复滑行




运动员们在U型池场地的
比赛中的英姿飒爽
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
但休息时
工作人员清理场地的画面
少有机会看到
他们带着沉重的机器
在赛场时不断往返

网友:看完视频
我觉得我没法胜任这份工作”


北京冬奥会上
无数个后勤保障人员
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贡献着力量
为他们点赞!

编  辑丨吴易唯
校  对丨吴   怡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
点亮“在看”,点赞后勤保障人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