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一生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ID:gcdyweixin)、“人民网”(ID:people_rmw)、“中国共青团杂志”(ID:zggqtzz)



他一生走南闯北,立志做一个
“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人”
为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幸福谋方法
他是青年团早期组织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任书记
他的名字叫——俞秀松


俞秀松半身照


视频:旗帜系列之愿化秀松永长青


探索救国

俞秀松7岁进入
新式小学读书
他从小就勤于思索
关心社会问题
在他的作文中
我们便可以窥探到
他的雄心与抱负
他在《愚公移山论》中写道:
“中国少年岂不及愚公之毅力
若人人有愚公之毅力
则中国何患不强乎?”
在《进取思想论》一文中
他写道:
“列国富而中国贫
列国强而中国弱
其何故哉?
曰:无进取思想而已矣”

阅读中的俞秀松

1916年

俞秀松考入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俞秀松所在的浙江一师

崇尚自由平等

大胆推行教育改革

提倡白话文

在这里

俞秀松如饥似渴地汲取新思想

学习新知识

树立新观念

并经常和同学们讨论时事

探讨救国之路


新思潮

如雨后春笋般诞生


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却发现其实质是
西方列强把持的分赃会议
1919年5月4日这天
北京学生高呼
“还我青岛”“诛卖国贼”
各地学生群起响应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就此席卷全国

消息传到浙江杭州
各高校学生闻讯
决定采取一致行动
俞秀松的身影
出现在集会的广场上
游行的队伍前
露天的演讲桌旁
日本的领事馆前
他是杭州学生运动的先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在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6月起

以上海工人大罢工为标志

五四运动的运动重心

逐渐从学生转向工人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

中国代表团最终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而此时

表面看似略微平静下来的校园

正在以新的形式酝酿着风暴

——思想的风暴


五四运动刺激着青年人的神经

他们开始思考:

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

中国该往哪里去?

于是

俞秀松等大批先进学生

自发组成学生社团

编辑进步刊物


《浙江新潮》

 1919年10月10日
俞秀松与同学夏衍等人
创办了《浙江新潮》
主编俞秀松在发刊词中提出了
谋人类生活的幸福和
进化、改造社会等四大宗旨
刊物一出版
就广受欢迎
在国内外有了
30多个发行代办处
当时上海报界这样评论
《浙江新潮》创刊号:
“可算是杭州学生界破天荒的出版物了”
然而
由于一些激进的言论
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到两个月
报纸被封
校长遭到省议员联名攻击
学校一度面临停办
俞秀松和同学施存统等人
被迫离开了学校

《浙江新潮》
1919年底俞秀松离开一师赴北京加入北京工读互助团正式宣告“从此不想做个学问家情愿做个‘举世唾骂’的革命家”
然而俞秀松很快发现互助团每日根本入不敷出筹集到的资金很快花光了组员也因为各种的分歧渐渐对集体失去了兴趣
工读互助团的泡沫破灭了却促使俞秀松思考和明白了一个道理:改良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是无法改造社会的他自己总结到:“要改造社会须从根本上谋全体的改造枝枝节节的一部分改造是不中用的”“社会没有根本改造之前不能试验新生活”
筹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3月底思前想去他南下到了当时工业最发达阶级斗争最复杂同时也是进步人士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上海经陈独秀、戴季陶等人的介绍他先是在《星期评论》社工作后来到了虹口东鸭绿路351号半的厚生铁工厂
这是俞秀松第一次深入地与工人阶级接触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他很快发现了问题:工人知识和思想太薄弱缺乏组织随后在他的领导下许多工厂纷纷建立起工人俱乐部使工人们更加团结和进步
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在进步人士的努力下广泛传播俞秀松成为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分子每天收工之后他帮助陈望道等人将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送到陈独秀家积极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主义中他终于看清了照亮前路的火把
1920年初中国大地上响起了“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成立一个大政党”的呼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俄共(布)远东局的帮助下着手建党

要建设党组织发展党员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青年人思想最活跃是参与社会改造最积极的生力军同时也是缺少社会经验急需培养塑造的一个群体是发展党员重要的预备力量
为此在筹建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同时陈独秀明确提出要“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中共的后备军”于是,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指派最年轻的俞秀松主持筹建工作
8月22日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的《新青年》编辑部里俞秀松,施存统等八名团员组成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团员们迅速积极地发动和指导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天津等地青年团组织的建立
102年前的这本日记

这本日记陈列在龙华烈士纪念馆
它的主人正是俞秀松
1920年6月到7月间
俞秀松在日记中
记载了中国共产党
在上海创建前的一些活动
以及他的若干生活片段
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
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俞秀松日记封面

俞秀松日记展项

‍‍‍‍‍‍‍‍‍‍‍‍“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里去。这篇宣言底(的)原文是德文,现在一时找不到,所以只用英、俄、日三国底(的)译文来校对了。(1920年6月27日)

九点到独秀家,将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谈些译书的事,总该忠实精细,但现在译书的人,每天以译书度过生活,总许有八千字,才能生活,于是不能不误会的误会,杜撰的杜撰,折射私人财产的制度之下,没有一件事可做了。(1920年6月28日)”

这段文字便出自俞秀松日记
众所周知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
出版于1920年8月
是陈望道翻译
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对的

俞秀松日记描述了
第一个译本
是由英、俄、日三国的译文
‍‍‍‍‍‍‍‍‍‍‍来‍‍‍‍‍‍‍‍‍‍校对完成的
译书过程中的
诸多细节性的场景
促成了《共产党宣言》
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出版

俞秀松日记内页
 
透过俞秀松日记看到了
百年前风起云涌的时代下
一名革命青年的成长轨迹

为革命奔走四方

由于对社会主义青年团
出色的领导工作
俞秀松于1921年3月29日
应共产国际邀请
作为代表参加
莫斯科的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在莫斯科的大会上
俞秀松以一份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报告》
系统详细地介绍了
中国青年运动的发轫和发展
探讨了未来前进的方向
俞秀松在苏联逗留了近一年
期间还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并联系国内的进步青年赴苏联学习

在他留苏期间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了
自此
中国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有了真正的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1922年3月
俞秀松回国
随后
他回到了家乡杭州
在母校浙江一师教师刘大白家
成立了杭州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他的领导下
杭州青年运动
从反动政权的高压中
逐渐苏醒

1922年5月5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广州召开
俞秀松以上海、杭州两地
青年团代表身份
出席了大会
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大会通过了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六个决议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右三为俞秀松

1922年11月以后
俞秀松先后经历了
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留学苏联、新疆统战
在北伐战争中
他到福州参加了
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
在军事工作之外
他帮助组织进步社团“民社”
团结进步青年
为福州共青团建立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
他积极拥护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及团员
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以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决议
并于1924年3月
担任国共合作精神指导下
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的执行委员
在为纪念孙中山、培养中国革命青年
而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时

留学归来后
他化名王寿成
受联共(布)的指派
到新疆
盛世才的统战工作
提出了反帝、亲苏、民平
清廉、和平、建设的纲领
特别是抓住多民族居住地的特点
提出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纲领
有力的维护了新疆安定团结
促进了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建立

在忙碌的革命工作间隙
他还潜心学理,勇于思辨
敢于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
错误思潮作斗争
他对革命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俞秀松(右三)在新疆

俞秀松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在俞秀松40年的生命历程中
他辗转杭州、北京、上海
苏联、新疆等地
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去
他的功绩
引导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编  辑丨骆丞承
校  对丨孙小千
校  审丨陈虞文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亮“在看”,对革命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