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学校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92%,走街串巷上门却依然难招生?

半月谈记者 共青团中央 2022-08-08

来源: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技工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走访陕西技工院校了解到,受益于政策推动、产业需求、市场牵引、以赛促学等利好因素,技工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不过与此同时,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在教育培养环节仍面临一些隐性门槛。

政策红利+市场蓝海

催热技能教育


在陕西建设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专业集训基地,一个个年轻的面孔正在紧张忙碌。今年18岁的董梦豪,有力地挥动绞板,为金属管道套丝。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说:“我从山东菏泽到陕西上技校,经过学校选拔,正在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计划于今年10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在陕西多所技工院校,各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浓厚,一大批像董梦豪这样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集训练兵,准备在世赛上一展身手。“如果是世赛决赛的前十名,很快就会被企业高薪抢走。”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校长李亚平说。

西安技师学院院长冯小平说,近几年国家推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陕西省连续评选“三秦工匠”“首席技师”,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明显提升。同时,制造强国战略和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技工教育带来大片蓝海,让工匠人才改变了命运。

2002年出生于西安市高陵区北樊村的胡敏,幼年失去父母,由叔叔抚养长大,15岁时靠着扶贫助学进入陕西汽车技工学校。17岁时,胡敏参加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技能大赛,获“巾帼精英奖”;19岁时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选为“全国技术能手”。“掌握一技之长让我找到了自信。”胡敏说。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的胡敏在进行火焰切割  刘潇 摄

像胡敏一样的技能人才正成为市场紧缺资源。当前,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训渐成常态。西安技师学院副院长徐晓英说:“这两年明显感觉企业主动找学校搞培训、定向要人的多了,今年已有5家企业跟我们达成订单班的合作意向。学院去年就业率达到98%,专业对口率达92%。”

发展环境有软肋

技工院校存尴尬


技能人才面临严重供不应求,但在教育培养环节仍面临一些隐性门槛。多所技工院校反映,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近几年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还面临一些艰难处境。

——招生缺渠道,无奈“走村串户”打游击。陕西技工院校近几年几乎招不到高中生源,初中生源招生也没有纳入教育系统牵头的招生平台及招生计划。陕西铁道技师学院院长左永焕说:“我们招生没有正规渠道,常常进不了初中校园,只能采取各种土办法,有时直接到农村走街串巷‘打游击’,有时依靠村干部招生。”

西安石油化工技工学校学生吴娜娜在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刘潇 摄

——学历需“旁证”,“画蛇又添足”。西安铁道技师学院高级工班学生毕业证上,注有这样一句话:“根据陕办发【2007】13号文件规定,该毕业生学历与大学专科同等对待”。“毕业证无奈‘画蛇添足’,还常常面临招生单位反复求证。”院长左永焕说。为了解决毕业生学历认证难,西安铁道技师学院近几年承担每生3000元费用,与相关高校合作设立成人高考函授点,组织学生参加成人教育考试。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成人大专毕业证,就有了学信网可以查到的学历证书。

期盼优化政策

不拘一格育人才


技工教育面临的尴尬,除了社会认知有待提高,还存在一些主客观原因,包括政策存在一些“断头路”、部分技校存在等靠要思想等。为此,基层人社部门及多所技工院校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职校技校协同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技工院校业务主要由人社部门负责管理。陕西技校负责人呼吁,加快落实国家规定,将技工院校纳入教育系统统一招生平台,配以招生代码;将技工院校学历纳入学信网,让技校生的毕业证“有据可查”。同时希望落实技工院校同等享受生均经费补贴。

——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根据近期出台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技能人才将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制度,打破原有“五级工”给技能人才带来的“天花板”。同时,职业教育法中也提出诸多利好技工教育的政策,建议尽快推动政策落实。

——强化在岗职业培训。受访技校负责人提出,技工院校教学体系和设备完善,应探索加强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合作,开展在岗职业培训,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转型,以及未就业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助一臂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完成修订并正式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完成修订并正式公布,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颁布实施26年来首次大修。从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出台,到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过去3年一系列顶层设计已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搭起空前广大的舞台,职教法此番“升级”,勾勒的蓝图、立下的规矩,又有哪些格外令人鼓舞的地方?


落实职业教育同等地位


新修订的职教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目前,职业教育从中职直至研究生的长学制人才培养通道已经贯通,各地积极探索的职普融通乃至“学分银行”等制度化安排,已经初步搭起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上课 毛思倩 摄

落实职业教育同等地位,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关键在于加大经费投入,并确保经费真正用于职业教育办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修订法提出将进一步优化国家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专项投入力度,鼓励多种渠道合法筹措发展资金。

推进“职教高考”


职教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将由专科、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意味着中职、中专学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进入本科及以上院校。

“读职高也能考本科”,这是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有效举措,也能有效扭转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社会认知,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更多选择与可能。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2所本科级别的大学供职业教育学生报考,未来这一数字会进一步增加。

打破产教融合制度性壁垒


职教法此番修订,一大亮点在于提升了职业学校自主管理权限,主要表现为职业学校可根据产业需求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依法自主设置学习制度、安排教学过程,可实行弹性学制等,令职业学校可以更为灵活地擘画办学思路,也为企业、行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可能。

要想校企双赢,还需解决当下产教融合一系列棘手问题,如学校是否可以兴办企业,产教融合获得的收益是否可以分配及如何分配等。修订后的职教法明确了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或者以实习实训为目的举办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可以部分用于教师奖励性分配。这将有效化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无法深入,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囿于制度无法探索产业化实践的困境,有助于激活校企双方共同探索职业教育的创造性。


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形象


职教法修订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即培养目标从单一维度的技能人才转向知识、技能、素养融合为一的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

这就要求一方面职业教育院校要不断更新思路,把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到教育改革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完全可以集纳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模块,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在拥有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拥有与自身发展方向相匹配的多样学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也可丰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通道。

编  辑丨黄妍雯
校  对丨孟诗琪
校  审丨肖 健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
点亮“在看”,技工教育面临的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