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②丨上海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竞争力”?

2016-05-24 罗守贵 李成彬 三思派

2014年5月24日、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5年5月26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值此总书记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指示二周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一周年之际,三思派特邀请上海市各软科学研究基地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分享新认识,交流新思路,提出新建议。今天为您带来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两位专家从知识竞争力出发的深度解析。


对话专家

上海市软科学基地

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首席专家  罗守贵

研究员  李成彬


罗守贵

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


【核心观点抢先看】

在高能生产要素方面:建议以崇明岛为载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全球高能生产要素,服务全球市场。

在知识密集产业方面:建议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人才、信息、金融、交通、技术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并以此带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并使两者有效互动。

在金融资本方面:建议上海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大力培育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尤其是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的有利政策优势,积极吸引国外和外地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



“意见”发布

一周年回顾

李:《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发布以来,科创中心建设走过了不同凡响的开局之年。对于这一年上海的工作和所开创的局面,您怎么看?

罗:自2015年5月25日“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发布以来,上海这一年的工作和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首先,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汇聚上海各界和全国乃至全球专家的智慧,对上海禀赋与全球形势进行研判,基本明确了科创中心建设任务的内涵、关键和切入点,形成了广泛关注和普遍参与的局面。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都做了专题报道。

其次,上海市政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推进,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等方面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比如,由市科委着力推动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升级,是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的良好开端;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科技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举措等增强了科创中心建设的资本支持;新出台的一系列工作签证和“绿卡”政策,简化了手续,放松了限制条框,为高端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第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当中。各种类型的智库积极承担起科创中心建设相关的研究,企业则纷纷在上海布局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

总之,通过政府顶层设计的引导,上海逐渐营造出一种氛围和科技创新生态,使这座城市有能力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高端要素,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全球影响力。


知识竞争力反映

全球影响力

李:说到 “知识竞争力”,您是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您认为上海在知识竞争力提升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罗:可以说,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全球影响力与其知识竞争力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这样讲呢?随着世界经济逐渐由要素驱动阶段过渡到创新驱动阶段,以资本和劳动投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型失去了其解释力,对要素质量和资本结构做细分考量的知识竞争力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缺陷,它通过对四种资本投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实物资本),两阶段产出(知识经济生产、区域经济产出),以及支持链回路进行考量,反映了一个区域要素投入质量和经济产出效率。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知识竞争力模型所突出的正是这三个方面。因此,上海的知识竞争力指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即是上海科技创新的全球影响力。


关于高能生产要素

李:既然如此,关于上海知识竞争力提升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您有些什么建议?

罗: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首先,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新高地需要充分利用国际高能生产要素。

李:什么是“高能生产要素”呢?

罗:所谓高能生产要素,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的生产活动中具有关键作用,并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极大凝聚力,从而在高效经济活动中能产生巨大经济收益的生产资源。比如非常专业的人才、经顶尖风险资本甄选而支持的风险投资等。尤其我们在谈及全球影响力时,这种高能生产要素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因为它可以形成极大的凝聚力,进而能够扩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都纳入到其影响范围之内。

李:对于上海利用国际高能生产要素进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您能给出具体的建议么?

罗:具体来讲,第一,在国际上选择知识竞争力领先地区,如新加坡、首尔、布鲁塞尔、伦敦、汉堡、加州、麻省等,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具体方案,并通过一些专业性的中介机构积极与有合作意向的地区接触,然后逐步上升到官方层面,尽早促成重大合作项目的实施。

第二,建议与上述选定的合作对象一起将崇明岛打造成为国际创新合作新高地。在合作方式上,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经验,由上海市与合作对象在崇明全岛约1200平方公里上开展合作,以先进的理念和智力资源合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著名的智慧生态岛。

第三,在功能定位上,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将产业链、技术链与价值链密切联系起来,重点在合作对象有优势的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发,同时建立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孵化器,并在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方面进行创新,将崇明岛打造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高地。

第四,在产业定位上,强力保护崇明作为生态岛和上海绿肺的功能,重点发展农业技术、生态环保技术、软件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及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服务业,追求生态尽可能低负荷前提下的单位面积高产出效果。在崇明岛探索军转民技术并大力推进产业化。将合作对象的军工技术和中国的相关民用技术嫁接起来,探索产业化的新路径。

总之,目的是以崇明岛为载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全球高能生产要素,服务全球市场。


关于知识密集产业

李:有一种观点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除了科技方面的研发能力之外,还需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形象点说就是,如果全球任何地方的科技人员有了得意的研发成果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拿到上海来试试,那上海才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您觉得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罗: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除了对全球高能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利用之外,知识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竞争力。

根据今年我们对世界知识竞争力的预评估,上海在142个地区的知识竞争力位列第25位,比2008年国际竞争力中心最后一次评价的110位大幅度提升。

根据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对知识竞争力的总体贡献非常突出。上海的四个知识密集制造业中,每千从业人员在IT就业人数、每千从业人员生物技术就业人数、每千从业人员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和每千从业人员电子机械就业人数分别列全球142个地区的第3、第8、第3和第3位,知识密集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列第14位。这在全球其他大都市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中是比较少有的。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制造业的转移规律在发挥作用。

但另一方面,部分发达或新兴国家或地区知识密集制造业表现依然良好。例如,新加坡、以色列、美国麻省的千人IT制造排名分别为第6、8、12名,新加坡、韩国蔚山、比利时布鲁塞尔生物技术就业密度排名分别为第2、5、10名,韩国蔚山、日本爱知的汽车产业就业密度分别列第1和第5名,德国的多个地区也都位居前列。日本滋贺、静冈、富山、栃木的电子机械就业密度分别列第2、6、7、8名。上述这些地区的知识竞争力综合指数大多数都在前二十名或前十名,新加坡、首尔和蔚山甚至位列第1、4、6名。表明其知识密集制造业对其知识竞争力贡献巨大。

从国家层面看,日本和德国的知识密集制造业十分突出,这两个国家中的一些城市或区域至今保持了较大规模、较强密度的知识密集制造业部门。这是非常值得上海学习的。尤其重要的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其他国际大都市有所不同。上海的人口大约相当于纽约和大伦敦的近3倍,大巴黎和东京都的近2倍;上海的面积大约分别相当于纽约的8倍、大伦敦的4倍、东京都的3倍、大巴黎的2倍多。上海的面积和人口决定了上海相对于这些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优势和市场优势。加上上海又是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城市,上海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知识密集产业群。这一特征将是上海在未来10到20年内超越其他国际一流大都市最重要的资源禀赋和结构性优势。

但上海的这一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还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建议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一般地区相比所具有的人才、信息、金融、交通、技术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并以此带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并使两者有效互动。将郊区建成技术密集的、规模型的知识密集制造业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以形成其他发达国际大都市所不具备的“躯干产业”。而将中心城区建成知识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即“头脑产业”,包括研究开发产业、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业等。让“头脑”与“躯干”互动起来,即以中心城区强大的知识密集服务业支撑郊区的知识密集制造业,并将中心城区部分与知识密集制造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密集服务业不断扩大到郊区,大幅度提高郊区产业的增加值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关于金融资本

李:我注意到知识竞争力模型当中有“金融资本”要素,除了高能生产要素和知识密集产业基础之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金融支持方面需要有什么举措呢?

罗: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上海应大力发展私人股权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金融支持。上海的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和创新的人力资源等要素非常丰富,但根据我们多年的评价,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私人股权投资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以2014年的人均私人股权投资为例,上海虽然列第九位,但只相当于北京的五分之一,加州和麻省的约二分之一,不到前八位平均值的一半。在国内,2014年前20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中,北京有11家,上海只有5家,并且上海的单个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比北京的规模小很多。建议上海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大力培育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尤其是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的有利政策优势,积极吸引国外和外地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

具体建议:第一,落实此前浦东新区对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和新公司开办的一次性奖励政策并扩大到全市范围;第二,对在上海投资于创业公司成功上市的私人投资公司获得的股份,在二级市场卖出后如果再投资于上海本市非上市公司的,对产生的各项税收按等额全额奖励;第三,在陆家嘴、张江或自贸区其他区块建立私人股权投资集聚载体(园区或商务楼宇),对集聚区内的私人股权投资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服务,支持私人股权投资做大做强。

同时,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企业进入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我国股市近年来的发展存在的诸多不健康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也因而影响了上海战略新兴板的推出。根据知识竞争力评价模型的逻辑,创新的投入(R&D)转化为知识产出(专利等),但最终转化为经济价值和财富才能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由于大量的科技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极大地影响了创新的绩效。

根据我们对以色列的研究,该国的人均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五,人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全球前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排名也是前三(一度列第二)。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其拥有卓越的高科技孵化器和高水平的风险投资,这两个方面协同把这个弹丸小国的高科技企业源源不断地送入纳斯达克等国际资本市场,甚至让众多大国难以望其项背。

上海活跃的科技企业约有16000余家,具有科技属性的企业至少50000家以上。为了支持这些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建议在采取科学方法筛选的基础上,成立专项基金对其中500家企业进行专项扶持,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分别对其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市场开发、财务管理和上市辅导进行有效支持,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促成30家左右企业能进入纳斯达克、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证券市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