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③丨上海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上海模式”?

2016-05-25 陈超 等 三思派

2014年5月24日、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5年5月26日,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值此总书记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指示二周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一周年之际,三思派特邀请上海市各软科学研究基地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分享新认识,交流新思路,提出新建议。今天为您带来上海市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三位专家从科技情报出发的深度解析。



话专家

上海市软科学基地

上海市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首席专家        陈超

研究员        杨荣斌

副研究员    徐宏宇



陈超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



【核心观点抢先看】

国际上现有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历程,大致有四条路径:

一:从科技园区走向科技创新中心;

二: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

三:从科学创新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

四:从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走向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或可大胆预言国际大都市将是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提。全球科创中心进入“城市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国际大都市成为“全能型”的科创中心创造了机会。上海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而这种模式一定是“非硅谷模式”。


任何一个强国的产业经济就像金字塔,塔尖上就是比尔•盖茨和微软、乔布斯和苹果、马云和阿里,而真正的关键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无数的中小微企业,没有塔基又何来塔尖?


建议:(1)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与产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2)企业“走出去”先要布局海外技术监视哨;(3)要引进国际化科技创新管理人才。



如何看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

徐: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希望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其本质内涵?

陈:从当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来看,还不存在一个全能型、全方位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很多城市也只在几个技术领域或少数创新环节上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硅谷,其主要还是一个技术创新中心和成果产业化的中心,其基础研究实力还比不上波士顿、洛杉矶,还不是一个科学创新中心,而且在技术领域上也还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新能源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纽约在成果产业化方面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科技领域上只在生物医药、新媒体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从严格意义上讲,国际上还未出现一个公认的针对国际创新中心评价的标准,因此需要通过更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创新规律、城市发展规律,才能全面科学把握科技创新中心的本质内涵。


国际上现有科技创新中心的四种路径

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就您所了解,国际上现有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历程大致有哪些发展路径? 

杨:根据我们团队的研究发现,国际上现有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历程,大致有四条路径,可能有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采取了两条、三条路径同步发展。

路径一:从科技园区走向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上有不少科技创新中心最初都是从园区发展而来,随着园区影响越来越大,聚集研究机构、企业越来越多,园区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扩大到整个城市范围,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德、我国台湾新竹等都是从科技园区发展而来的。

路径二: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除了人为规划的科学城外,国际上没有一个大都市生来就是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城市都是区域的交易中心、贸易中心、产业中心,渐渐变成区域的经济中心。近年来,纽约、伦敦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纷纷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发展最新目标和发展动力,这些国际性大都市建设城市科技创新中心更多依托于城市原有的经济基础、金融资源、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的辐射能力。

路径三:从科学创新中心走向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是高校研究机构聚焦,在国际基础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如筑波、波士顿、剑桥、柏林等。北京则聚焦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高校资源,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

路径四:从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走向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既包括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企业等组成相互联系合作的科技创新链,也包括了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产出成效,同时还包括很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环境。如纽约、曼哈顿、伦敦、柏林等都有较为完善的体系保障。在这一点上,相比国内其他城市,深圳的创新配套能力更强,创意实现产业化的条件更优越一些。


上海如何选择

徐:基于这四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路径模式的总结,您觉得上海应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

陈:无论采取哪种发展路径,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科创中心正处于从“园区时代”向“城市时代”发展的新阶段,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可能是与国际大都市彼此重合叠加的创新区域,甚至我们或可大胆预言国际大都市将是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提。可以说,全球科创中心进入“城市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国际大都市成为“全能型”的科创中心创造了机会,上海绝不能“缺席”和“错过”,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但也要有持久的耐心,积极对标国际最先进水平,参与全球科技创新转型阶段的合作与竞争。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之路上,上海并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尽管“硅谷模式”一直被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典范,国内外城市也正在掀起一股复制硅谷模式的热潮,但是由于大企业是“硅谷模式”的核心机制之一,而目前上海大企业成不了行业生态圈的引力中心,有些大企业还有“国有企业”的思维和行为,与民营企业创造生态圈的热情和动机相比,它们似乎还在抱着金碗求食,没有动机参与到行业生态圈的建设中。因此上海一定还是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而这种模式一定是“非硅谷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过去一年多来的研究和部署中已经充分体现了上海对当前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产业革命的大趋势、人才集聚的大举措的准确把握和科学理解。上海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简称“22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提出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制定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细化了科创中心建设的未来布局。可以说,上海正在从实际出发来开展规划与部署,酝酿属于自己的“上海战略”。


让“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为依托

徐:上海需要如何把握“汇众智搞创新”的大趋势,在这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陈:“大众创业”是为了筑牢一个国家经济和创新的“塔基”。任何一个强国的产业经济就像金字塔,塔尖上就是比尔•盖茨和微软、乔布斯和苹果、马云和阿里,而真正的关键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无数的中小微企业,没有塔基又何来塔尖?人们总是问“上海如何能培养出乔布斯”,其实乔布斯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市场竞争从塔基走上塔尖的。中小微企业是各国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体。许多国家都积极帮扶小微企业发展,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根据英国官方数据,微型企业占英国全国企业数量的95%左右,小微企业提供了私营部门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企业顾问戴维•杨说:“即使只有一半的微型企业增加雇佣人数的话,英国的失业率都将降为零。”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英国政府2011年出台了《经济增长计划》方案。即使是世人公认的当今世界创新最强国美国也在担忧其“创业率”(新创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重)的大幅下降。2015年1月的美国《外交》杂志披露,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1978年美国新创企业(指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公司)的比重将近15%,2011年这一比例滑落到了8%,并且企业关门的数量30年来第一次大于开张的数量。《外交》杂志明确指出,如果美国无法扭转创业率下滑的颓势,那么它作为世界创新中心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为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已于2012年4月5日签署了提振创业企业法案,此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新创企业通过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

中小微企业在为国民经济贡献产值、吸纳就业、拉动需求、增加出口方面功不可没,是科创中心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鼓励“大众创业”,就是要确保形成中小微企业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可持续常态,从而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促进整体经济稳定增长和推动民生改善。

作为建设中的金融中心,上海要特别关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要鼓励更多的风险资本集聚到上海,让资本发现创新创业机会就是真正地让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众创渐入佳境之际,上海要把科技与小微企业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让“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在国家整体创新体系之中。


如何做到真正的国际大视野

徐: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中提出“建设科技创新,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未来上海如何始终以全球化的视野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需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科技的合作与竞争。尤其是在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和把握聚集人才大举措上,要有国际的大视野。

(1)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与产业竞争情报能力建设

当前,在发达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建设,有的国家直接建立相关部门机构,有的国家支持培育大量研究机构和专业智库,对科技创新态势和产业发展动向进行及时、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以支持政府管理决策和服务本国产业和企业发展。比如美日等发达国家大量运用技术竞争情报(CTI)来预判科技变迁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技术路线图、专利地图等研究,帮助企业优化科研力量和提前产业布局,在主导科技创新话语权的同时,牢牢占据了国际竞争有力位置。美国还长期资助非官方非营利战略研究智库兰德公司进行产业技术领域的技术预见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又如美国能源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设立了能源信息署(EIA) ,现有联邦雇员370人左右,2014年的预算高达1.17亿美元,专门从事能源统计、信息及分析工作,以期在能源领域能够“牢牢把握”市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2)企业“走出去”先要布局海外技术监视哨

对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而言,“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的能力建设更不是空泛的,而是可以落细、落小和落实的。行业领先企业一般都有专司战略信息采集、情报分析和研究的团队或部门,都拥有比较强大的技术竞争情报能力,建立海外技术监视哨就是一种相当成熟和有效的做法,历史上日本政府和企业在二战之后实施快速追赶和模仿战略时期就有较早的成功实践,他们利用在美英等国建立的技术监视哨从研究和产业前沿获得知识来源,如日立公司在都柏林和剑桥的技术前哨都是参与到顶尖大学的基础研究中,任务就是及时发现、收集前沿知识并将其转移到公司总部的研发部门。如今,领先跨国公司都有承担着趋势跟踪、技术发现和技术中介等功能的全球技术监测体系布局,如宝马公司早在1981年就在日本建立了技术办公室,1995年又通过收购在洛杉矶建立了开展未来趋势搜集和新车型设计趋势跟踪的设计工作室,1998年又在硅谷设立了专门进行技术监视的办公室。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个别领先企业比如海尔、华为等也已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上汽也在硅谷建立了上汽加州风投公司,上海应该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像上汽一样,走出去,在国际科技创新活动最前沿和最活跃的地区建立自己的技术监视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的竞争,才可能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

(3)要引进国际化科技创新管理人才

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而言,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同时也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背景的科技管理人才。伦敦科技城的三任CEO都曾在知名企业担任过高管,比如第二任CEO谢尔兹是英国社交网站Bebo的创始人并曾担任过谷歌欧洲地区的总监和脸书欧洲地区总监、副总裁,第三任CEO格雷奇曾创立了音乐传媒公司并曾在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诺基亚、黑莓等跨国企业担任高管。负责纽约市应用科学计划的纽约市经济发展集团的现任总裁金博,也曾任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团的副总裁。伦敦、纽约政府启用的这些具有跨国企业管理背景的科技创新推进者,能够和国际知名企业直接对话,有利于集聚和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同时也善于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有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中的上海,可参考伦敦、纽约的这一做法,放眼全球,选择在跨国知名科技企业担任高管的高端人才,执掌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关键岗位,以便更好地联通和调配全球创新资源,有助于上海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的形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