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丨2017科技创新,大咖们有话说

三思派 三思派 2022-05-0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这一年,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再一次站上了历史新高度。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三思派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等23位创新领域的重量级专家,以关键词的形式,和您一起回顾2017这不平凡的一年,共同迈向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2018年。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文江:谋定待破]

▲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方针已定,有待大突破。




[马名杰:数字化]


▲ 马名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过去一年,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创新活动高度活跃,不仅与产业发展更深融合,也快速渗透到政府管理和社会事业领域。数字技术和创新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也正在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王元:国际化]


▲ 王元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


国际化是一种制度性建设,而不是一种可随意操控的政策。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大趋势下,这对于中国创新活动极为重要。它不仅能使我们在不断汲取全球创新资源过程中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而且也会将过去囿于本国的、本地区的创新制度设计放入到全球视野和更广阔的空间层面。由此,我们才能顺流动、交互、协同创新等趋势而发而进。



[尤建新:人工智能]


▲ 尤建新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特聘院长


人工智能,虽然基于大数据、北斗等成了热门,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吕薇: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 吕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2017年是创新成果精彩纷呈的一年。我国进入创新成果迸发期,2017年收获了不少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实现首发;“墨子号”完成三大目标,抢占量子科技制高点;“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海上试验任务;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北斗卫星开始全球组网等等。新旧动能转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于规上工业4.6个百分点,2017年214家世界独角兽公司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创新创业如火如荼,前三季度,新登记企业451万户。


[刘则渊:科学学与创新]

▲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创新,是中国的热词,但何以如此?现在清楚了:科学学系中国创新之源,或者说中国创新概念源于科学学。2017年有一本科技界关注的书,就是今年首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终身成就奖得主吴明瑜的《科技政策研究三十年》,回忆道:搞科学学的人,首先提出要重视“创新”这个概念。后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后,立项对“创新”的研究,并以国家科委贾蔚文等几位为主力研究这个项目。

正是贾蔚文先生首先提出把当时流行的“技术革新”正名为技术创新(innovation),廓清了基于熊彼特经济理论的创新内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资助下,从科学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技术哲学等多学科开展对技术创新的理论、政策、战略和管理各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重视,导致创新从理论研究变为国家战略:从中央关于加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决定,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目前开展全球创新中心的研究与建设,又从科学学奠基下贝尔纳关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思想,受到启发。经过探索揭示了近代世界由经济中心形成科学中心,进而由科学中心引领创新中心的规律性。这为当代大国博弈中国家迈向全球创新中心和京沪大城市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再次显示了科学学是创新发展研究之源流。


 ∇


[

刘琦岩山寨中国  ]

▲ 刘琦岩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每个盛行于世的术语,其应有之义总是涵及这个词的渊源、经历、指涉和命数。

2017年,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很矛盾很反差很本土的说法:山寨中国的终结;山寨中国的开始。



 ∇


[江晓原:忧虑]

▲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忧虑的是,在各种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中,我们的伦理和法律几乎都完全无所作为,而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正在积累得越来越大。


 

[芮明杰:新动能呈现]

▲ 芮明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进展,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尽管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差异依然较大,但总体上传统产业增长回暖,效益回升。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总体平稳,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阶段,创新投入增加,新兴产业增长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动力。


 ∇

 

[杜德斌:“一带一路”]


▲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虽已有4年,但20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其标志性事件是今年5月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要、官员及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其对中国及世界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时提出,要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是经济之路、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开放之路,也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合作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金钥匙”。 


 ∇


[张峥:浪]

▲ 张峥

上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


浪,就是一种动感十足的感觉,打散了再聚合,也将大浪淘沙。


 ∇

 

[陈宪:新空间与新动能]


▲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17年,聚集新动能正在从两个空间展开。其一,城市群;其二,创新生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尽管城市群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概念,但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并付诸实施,是最近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拓展和调整区域空间,优化城市化推进方式,其中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进而使城市群成为新经济的策源地,形成区域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城市群的发展意图能否实现,取决于各层次产业创新生态的形成和优化。创新生态是一种崭新的创新范式。这种范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如果将之前的创新范式比作目标明确的“市场”或“工厂”,那么,创新生态就是众多“物种”杂居,有可能产生新“物种”的“雨林”。在“雨林型”创新生态中,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会在一定的概率下产生。创新生态的质量就是由这个概率的高低体现出来的。适合创新创业的群体是小众,在特定的时期近似于常数。由此,更加凸显创新生态的重要性。企业的创新平台和众创空间,是微观的创新生态;在区域层面,分别有街区、小镇、城区和城市群的创新生态。它们既独立存在,又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

[陈强:聚“精”会“神”]

▲ 陈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正进入关键阶段。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017年基本构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长效机制,202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上海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之精华,融会中华优秀文化之神韵,推进上海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建设,切实加大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和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效率。 


 ∇


[林宝军:创新驱动变为一种新常态]


▲ 林宝军

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蛟龙、墨子、悟空、华为、支付宝、微信等等,已经脱离了模仿跟踪状态。 


 ∇


[罗晖:人才]


▲ 罗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人才新政是2017年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武汉、济南、长沙、南京、成都、西安、郑州、长春等城市先后发布“史上最强人才政策”, 为人才的就业创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支持,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引发全国范围新一轮人才竞争。人才新政的背后,是各地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青壮年人力资源短缺、优质人才过度集中在一线城市等问题的积极举措。 




[ 郭重庆:无现金支付]

▲ 郭重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无现金支付”是中国在IT应用上换道超车的案例,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上不能跟着别人走。


 ∇



[盛世豪:从跟跑到领跑 ]



▲ 盛世豪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从跟跑到领跑:这是2017年我听到的对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最为激动人心的评价。从模仿到创新,从跟跑到领跑,改革开放40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量子通讯、高铁、航天技术、大飞机……,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颠覆式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意味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游光荣:军民融合 ]



▲ 游光荣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我近年来集中研究军民融合问题,所以对2017年科技创新关键词的第一反应就是“军民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三次提到“军民融合”,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作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定实施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

习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新空间,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显而易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交汇点,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习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新兴领域也要形成军民融合发展新布局。


 ∇


[褚君浩:蓄势待发,开启新时代]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凝聚宝贵经验,调整各类关系,优化配置力量,明确大势方向,重振旗鼓蓄势待发,开启新时代。


 


[蔡惠芬:experiment (探索试验)]


▲蔡惠芬

Gartner研究副总裁


2017应该是对AI技术期待热度hype到最高点,科技创新寻找AI的应用,有许多探索,实验,我们看到许多新的想法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市场刚需与技术的成熟还需要时间。


 ∇


[穆荣平:变]

▲穆荣平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回顾2017年,科技创新可以用一个“变”字表达,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加速求变”,表现在社会各界主动谋划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心态和行为,言必谈创新就是佐证;二是“谨慎应变”,表现在社会各界积极思考发展环境变化及趋势,提出各类应对之策,言必谈“机遇挑战”就是佐证;三是“聚合嬗变”,技术(移动互联、计算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传感、人工智能技术等)系统突破、社会发展欲望增强、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聚合导致社会发展形态嬗变,知识社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言必谈“转型”就是佐证。



 ∇


[樊春良:科技强国]

▲樊春良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讲话,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自此,关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讨论和研究开始涌现,到2017年高涨,成为一个持续热议的话题。特别是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重申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激发科技界的探讨,出现了一系列文章和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刊》出版“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2017年5期),汇集白春礼、李国杰、王贻芳、周琪等著名科学家以及科技政策学者王春法、胡鞍钢和穆荣平等的文章,从战略、政策、文化、管理以及各主要科学领域讨论建设科技强国之路。10月28-29日在福州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主题是“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强国:战略、政策与管理”,穆荣平、柳卸林、陈劲、张士运等多名科技政策专家做了关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及相关问题的报告。12月9日,由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论坛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与路径”为主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杨卫主任做了题为“新时代的基础研究:战略与路径”的报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做了题为“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做了题为“关于世界科技强国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来自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若干著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了新的探讨。可见,在2017年,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政策界、科技界和学术界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纵观这些文章、讲演和研讨,可以发现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探讨和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果,在理念、宏观政策与管理方面取得不少新的认识,为更深入、更具体地探讨和研究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魏江:深度学习]

▲魏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在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蓬勃发展的时代,商学研究和教育要满足日益变革的时代需要,需考虑如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创造商学的“深度学习”模式。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发展,让互联互通、开放整合与知识深层次挖掘等越来越多得到技术的辅助与支持;另一方面,驱动个体与组织学习要强调思想智慧而非单纯知识,因为局限于知识,商学教育就失去存在价值。因此未来商学教育也将进入“深度学习”的模式,挖掘知识的深度,进而启迪自身的智慧。例如整个企业组织模式在颠覆的过程中,企业组织内部的学习模式也在不断地往深度发展。组织强调的是组织自身的智慧,因为组织也有灵气和思想,这来自于不同人感知的集成,而组织的学习则来源于创造出硬、软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模式。若组织自身不进行变革与深度学习,组织就没有灵气,也就会严重阻碍组织内部人的作用的发挥。比如创建达摩院的阿里巴巴,将在全球各地建立实验室平台。如果这些平台内部没有进行变革与学习,也是无法顺利推出的。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扩展阅读

2016科技创新,16位专家的16个关键词丨三思派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