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技创新丨年初展望,28位专家的28个关键词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人们经历2020年重重磨难后整装出发的一年。在2021年的第一天,三思派邀请28位专家学者,以关键词加评述的方式,展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乘风破浪。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鸿飞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西湖大学理学院教授
2020年的灾难和世界的普遍下行,让人们对社会生活和国际关系回归正常化充满期待。世界的正常化需要基于人类的常识和基本智慧。科学与技术创新也需要基于科学和技术的常识,同时也需要基于社会、历史和人文的常识和智慧。一句话,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别折腾。
方竹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关村天成创新研究中心理事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民众生活,而美国的打压更使中国经济荆棘塞途。但是困难反而坚定了中国从模仿引进型创新向原始颠覆型创新进阶的决心,美国的制裁加快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速度,防控疫情促使数字经济全面铺陈,并进而反推中国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明确而精深,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架构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合作中进一步成熟,政府的法治化、服务化、规范化职能更加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堵截的绝渡中恰逢科技创新之舟。
2021年在继续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前提下,会加重中国科技经济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天平,萌生更多的中国原始型创新成果,提升中国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质量。并系统构建从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组织——高新技术各行业的领先企业——孵化培育中的众多双创企业——传统产业中大量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化链、合作链、竞争链和价值链。推进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的创新态势正风靡云涌。
尤建新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总顾问
面对未来疫情发展的巨大挑战,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努力为取得全球疫情防控的胜利贡献中国人民的智慧。
朱春奎
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11月25日,上海市委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12月18日,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正式发布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获奖名单,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殊荣——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该奖项。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有着天然优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建设数字化政府打下扎实根基。展望未来,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政府、科技公司、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科研机构、高校、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瞄准未来数字城市的特征和趋势,把数字城市的框架搭好,把数据应用的瓶颈打通,把应用场景的开发激活,努力建设一座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智慧城市,以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刘益东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
2020年的疫灾大流行,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突发事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随着尖端科技的快速发展,个人和小型组织极易掌握尖端武器,意外灾难和恐怖袭击难以避免,国家应特别重视防控“匿名核袭击”“匿名生物战袭击”等。若受到匿名核袭击该如何应对?核武器来自公海,发射器自行爆炸销毁,是黑客入侵失控还是恶意核袭击?仅凭怀疑能够实施核反击吗?失去核反击制约,如何维持核平衡?这些问题急需解决,相应的国际公约亟待制定、实施。
刘琦岩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21是国家规划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的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之年。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来自战略思维的谋划,而战略思维又是决定于胜势心态(winning-oriented mindset)的贯彻和导引,被动的对策、绥靖的应付、实用的追随,都离胜势思维远之谬矣。生态决定心态;心态创导生态。发挥好科技创新在创构格局性力量、创生大局性变化、创导全局性趋势中决定性变量作用,是以胜势心态擘画愿景、凝练举措、集聚资源之要。
孙海鹰
西安交通大学管院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大变之中。大变局中必然有大变革,必然促使所有中华科技人员,走“四个面向”之路,发展一流科学技术。
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正在进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形势、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都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必须有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必须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产业经济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核心。
科技要自立自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就必须有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科学家:“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芮明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是国内国外双循环战略推进进行“扬长补短”的重要年份,为此必须依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科技创新驱动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2021年应该是“行“之年即在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条件下,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图谱、生态体系驱动高端科技产业领先,进行科技创新范式向完全开放式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于网络空间平台集聚式合作创新的方式转变,培育一大批类似华为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型企业,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发展新格局。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这一态势将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路径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力自强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战略,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科技自力自强,必须加快建立一支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科技龙头企业,增强对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导性和掌控力。
李万
上海科学院科技发展处处长、研究员
近年来,随着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持续展开,对技术经济周期的研究、对康波的关注前所未有。40~60年一个周期的康波,对人们提示着“未来总把细节埋藏在历史中”。52年前的1968年,是技术进步速度最快50年的结束之际,也是极为动荡的年份。彪炳史册的“演示之母”,展示了一台今天联网电脑的全部功能。1968年也是Intel成立的那年。1972年,诺伊斯在家族聚会上挥舞着芯片说:以后不需要钱了,以后一切都将以电子形式存在。
就在40~50年前那段时光,引领微型计算机浪潮的新物种集中创生了——如英特尔(1968年)、克雷研究(1970年,曾经的超算巨头)、西部数据(1971年由通用电子更名)、微软(1975年)、苹果(1976年)、基因泰克(1976年)、百健生物(1978年)、艾康电脑(1978年,被称为“英国的苹果”)、希捷(1979年)、甲骨文系统(1979年由软件发展实验室更名)……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展望未来,完全有理由相信,引领未来15年的新物种将要甚至已经创生了。当然,它们可能还非常弱小,还非常不起眼,但未来已来,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想去创业,开启一个让人们听起来很奇怪的未来梦想,你最需要做的,可能是想办法让他对你心存感激,也许,2030年代的“微软”“苹果”就是他们。
吴金希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由于上下同心,措施得力,中国已完全控制住了病毒在国内的流行。在国外,新冠肺炎疫苗也已投入使用,人类彻底控制新冠肺炎流行的日子不远了,曙光就在前面。
美国在芯片,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的脱钩和卡脖子行为虽然对中国科技创新事业造成巨大伤害,但是,同时也惊醒了善良的中国人,让中国科技界更加团结了,中国的科技界再也不是一盘散沙了,已经组织起来了!新型举国体制正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自觉行为,可以说坏事已经变成好事。
目前,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始启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已经变成科技人员自觉的行动,中国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正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变化,在很多领域科技的领先正在从SCI论文向科技产业的硬实力转化。
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科技霸凌行为使得全球科技加速去美国化,美国领导力和号召力不再,全世纪的科技创新链条正在变短,标准正在变得多元化。只要中国坚持开放,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容理念,中国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中国标准将会越来越多走向国际,中国对全球创新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今天中国制造向全世界输出的是有形的产品,十年以后,中国向全世界输出的将主要是技术、标准和高水平的知识服务。
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重整资源再出发,敞开怀抱赢未来,我们要以更大心胸汇聚全球人才和科技资源,以更大自信迎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到来。
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新冠疫情同样伴随着一个新的科技创新机遇期!数据技术将可能在更广更深的尺度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同时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而不断涌现的新型生物技术将在抗击疫情和维护健康方面发挥出关键的作用。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张晖明
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新的一年是我国实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顺势而为,需要在过往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用好“系统集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进各项工作继续取得进步迈上新的台阶。科学处理“分工”与“合作”、“合作”与“竞争”,“条条”与“块块”,“行政因素”与“经济因素”,“时间”与“空间”、“短期与“长期”等各方面的工作”“系统”的“集成”发力,形成配套协整的可持续、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2021年我国将开启科技创新“十四五”暨面向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2021年起点上,我国必须适时推动创新范式(Innovation paradigm)的转变。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坚持把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卡脖子”技术作为基本立足点,推动“十四五”暨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转型。
“自主创新”是我国上一轮科学技术规划期(2006-2020)制定并实施的重要方针。“自主创新”内涵有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在我国过去15年的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实践中,更多的时候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发展环境根本变化,科学技术发展又面临能源结构、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空心化、深度老龄化、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空天海洋拓展、系统性风险与新安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2021年起点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迫切需要四个“战略转向”:
(1)从引进技术到更加重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2)从技术组合集成到更加重视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3)从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到更加重视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未来新兴产业生态;
(4)从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二次创新到更加重视突破性创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根本性创新和从“0”到“1”的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
新时期的“自主创新”其关键内涵是,从主要依靠现有技术的引进、集成、组合、应用到新技术基础理论的自主发展,重构举国体制,紧贴数据驱动,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包括基础科学原创性突破和在应用技术的突破性创新。2021年起,中国科技战略演变将进入“自主创新2.0版本”。
陈松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深化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区域内的创新分工,形成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等创新职能方面的分工网络和创新集群,是企业降低学习成本、分担创新投资进而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必由之路。
区域内创新分工网络的构建不仅需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创新主体,而且有赖于区域内地方政府的主动引导和积极协同。在此基础上,制定以工艺创新为重点的差异化创新政策,诱导企业聚焦工艺技术升级,必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炜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
大国科技战反向推动形成全球创新极布局新格局。从全球看,美国和中国等创新大国是创新极;从中国看,上海、北京、深圳等科创中心城市是创新极核,引领带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的区域创新一体化。上海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打造世界级创新极核。
在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上,上海出台人才新政、创新新政,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创新团队及成果的吸引力和集聚效应;在创新产业溢出效应上,上海逐步增强人才、成果、项目和产业的长三角及更大区域的溢出效应,增强科创制度和政策创新在全国的复制推广,引领带动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在创新生态场效应上,上海将进一步增强对人才、信息、资金、成果等创新要素的吸附力和配置力,大力支持创新国家队、国际队、地方队的协同创新,支持小微创新团队做大做强。在参与创新极核国际合作和竞争中,上海将积极参与全球创新链,建成亚太乃至世界级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地,原创成果转化地,新兴产业培育地,创新团队集聚地,领袖企业成长地,中国标准创造地,全球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地。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征程的主题,但它需要科技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新征程的主线,唯有它才能使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陈悦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守城国”与“崛起国”的科技博弈,它反映了全球经济的新规则尚未达成。这场来势汹汹的贸易战将前所未有地激发出了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科技自立自强成为社会各界的最高呼声。一场以主导自控为总揽、以国家战略技术攻关为核心、聚焦于“杀手锏”和“卡脖子”技术、以补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为保障的科技自立自强宏图已徐徐拉开。2021年,我们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期待打破贸易僵局,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陈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1年是又一段壮阔征程的新起点,希望科技创新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同时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望全球科技工作者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应对共同挑战,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
周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医学人文学院院长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发文指出,要崇尚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尊重他人学术话语权,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然而,中国科协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国内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民主氛围感到非常满意的只有6%;学术大腕在学术会议期间发言定调后其他参会人员中敢于争论的只有17.2%。学术民主对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步入第二个100年。新起点,新征程。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术民主建设,以使一切创新想法都能得到尊重、一切创新才能都能得到发挥。
高桥文行
日本经济大学教授、日本竞争情报学会会长
新冠疫情大流行加速世界大变局。2021年的疫情及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随着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增大了科技创新的压力和风险。如何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突破和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科技自强自立,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郭常捷
新能源系统专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产学研创新项目总监
疫苗的使用很可能使全球疫情在2021年得到控制。经历百年大难,人们深刻认识到预防病毒、健康生活和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可以期待,进入2021年,对新冠病毒治疗的科技攻关和投资必将继续加强,数字化转型必将加速,人工智能及自动化将更多落于实地并推向更多场景应用,5G/新一代通讯技术逐渐部署,远程办公和合作更加普及,全球供应链将会被重新审视和调整,循环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并在包括能源、化工、出行、制造业等领域加快实践。2020的灾难和教训不会白费,它将成为一个转折点,促使人们更加敬畏自然、尊重科学、选择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2021,曙光必现,齐奔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郭晓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美国建制派重新掌权,咋咋呼呼、一惊一乍的事情会少一些,中国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可预测性有所增强。但长期的趋势性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严峻,比如美国会进一步拉上盟友,针对中国强化高科技出口管制、投资监管以及排他性产业合作。
另外,与新冠共存将成新常态,稍有不慎就会反弹蔓延。我们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合作方式都要随之而变。
曹聪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教授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下降令人担忧。世界银行最新研究表明,2015-18年,GDP平均增长率自1991年首次低于7%,在很大程度上与TFP增长从全球金融危机前10年的2.8%放缓到2009-18年的0.7%有关。
2017年,TFP增速出现改善的迹象,但仍明显低于危机前的水平。随着人口红利和投资、出口拉动GDP增长的作用进一步下降,中国面临着将巨额研发投入转化为TFP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挑战。
盛世豪
浙江省社科联主席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核心地位需要强有力的主力军支撑,自立自强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以“双循环”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格局,不仅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动能,特别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引擎,新型举国体制更是为推动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尽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
眭纪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的开篇布局将为实现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奠定重要基础。科技界需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屠启宇
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市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雄安新区发展规划、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40周年大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场合,多次强调要有“历史耐心”。在科技领域也需要倡导耐心,虽然世界发展,特别是中国发展,到了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全面发力的时刻,但是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可以通过集中资源、加大激励等加速创新,但是归根到底要讲科学精神,以历史耐心,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缪其浩
原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冠疫情在2021年还将与人类共存,疫苗可能有机会阻止其在后年继续成为地球的重大危害。但与疫情不同,逆全球化对全球科技的打击难以期望会有明显改善,中美科技战只是其中被放大的一个表现。如果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察和应对或许会有新的启发。21世纪的科技战很大程度上是规则之战,更准确地说是治理之争。视之为战争,双输就是大概率;以治理之争去理解,可能找到共存的基点。人工智能和基因改造已经让大国看到了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争夺激烈,但可能是一个良性起点。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