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距离学校甲子华诞还有5天:有些故事真的可以穿越六十年的沧桑与风雨,比如热爱、坚守与期待……

新媒体工作室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4-05


随着学校甲子华诞的不断临近

各项活动也都进入了最后阶段

在工作中我们接触到这样一群人

他们大多已年逾古稀

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奉献出了最好的年华

他们历经过蹉跎

但仍然保持着师者和学者的真挚与初心

他们已离开一线岗位多年

但依然关心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他们是许多老师们的老师

他们用大半生的经历告诉我们

有些故事真的可以穿越六十年的沧桑与风雨

比如热爱、坚守与期待……


林树森


“作为一个学校的工作人员,他的一生当中的最大心愿是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就!”

 

在说这句话时,林老也哽咽了。林老说,他偶尔会听到学生们的消息,他们过得好,他很高兴;看到学校如今的发展,他更欣慰。

 

林树森老院长是学校的前身——北京化工学院筹建组成员之一。讲起学校建校的历程,林老滔滔不绝,连口水也不喝。他说:“我是教书的,能站在台上给学生讲一上午,这才到哪。”全然不像已经九十多岁的老人。

 

他讲一段会停下来看一看手上的提纲,那提纲写在医疗费报销单的背面,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记载着他的大半生。

 

两次采访他都提前准备几天。他说,既然采访了他,他也要对我们的采访负责。

 

他记得,起初筹建时,学校没有校舍,没有老师,没有教学规划,也没有学生,但当时的老先生们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和干劲,在三个月内从无到有建起了一所大学。

 

我国无产阶级教育家、曾任北京化工学院副院长的赵君陶曾对林老说:“你们的作风,就是化工学院将来的学风。建校不是建个房子,是建一个好的风气的大学,你们要是吊儿啷当干不成,那化工学院将来跟你们学,就完蛋了!你们要拼命干,你们的风气要好,将来咱们到一定的时候总结,你们就是化工学院学风的起点!”

 

林老说这句话让他害怕。

 

他怕什么?我们想,他是怕辜负使命,更怕辜负了信任他们的学生。



周万祥


“2016年6月21日,参观化大新校区:化大的创建,正值国家“大跃进”;化大的腾飞,喜逢国家大创举。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化工大学飞得更高,跑的更远。周万祥,时年86。”

 

2016年,参观正在建设的昌平校区时,周万祥老书记题了这段字。在题字时,他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见到这里正式启用,是否能见到化工大学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在新时代下有着更好的发展。

 

那天他见到了我们,他说他很高兴;而两年后的今天,昌平校区也已正式投入使用,近三千名学生正在那里享受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周万祥老书记也是化工学院创建过程的亲历者。学校筹建时,他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头发乌黑,走路生风;而今,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发已斑白,步履迟缓。

 

周老的一生都在化工大学,他说他是和化工大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他当过农民,上过中学,当过厂工,但最遗憾的是没有上过大学。可没想到在命运的转弯处,他来到了化工学院;虽然没上过大学,但他最终却用自己的双手,为后面千千万万的北化学子开辟出一片天地,庇佑一片阴凉。但他却很谦虚:“(在)化工大学(工作)是我这一辈子当中,最能够成长的,受教育的,有提高的(经历)。我对化工大学,我能干的、能做的我都做了;但是有的做的不好,做的不到,错会有。”

 

但无论对错与否,我们正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庞瑶琳


“这块地呢,现在已经转给石油大学了。我觉得很好,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那么现在呢,有了更大的校区,有更好的规划,那不是应该高兴吗?”

 

老一些的人会知道这句话说的是老昌平校区,那是许多老北化人共同的回忆,因为那里承载的不仅是他们的青春岁月,更是许多人人生中关于大学最初的印象。

 

在职期间筹建的老昌平校区如今已经不在,我们本以为她会有所感伤,但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没有感伤,还十分欣慰。

 

作为前期工作的亲历者,庞瑶琳老院长给我们介绍了昌平校区筹建的部分经历。她说:这项工作不是我主抓,但是姜书记(姜法善书记,已去世)不在了,所以我就替他多说几句。

 

那语气,像极了告慰并肩的战友。

 

庞院长在任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迎来改革开放。混乱而多元的信息仿佛洪水,从突然打开的闸门里倾泻而下,席卷着整整一代的中国人,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的北京化工学院历经文革的蹉跎,前期的建设成果已所剩无几;要发展,就要从头再来。

 

“那时候啊粉碎四人帮,为教育为各个战线啊都平反,我们都感觉教育的春天来了,我们都三十几岁,四十几岁,我们正当年还可以大干一场,为化工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庞院长的脸上还依稀可见当时的气魄和决心,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要强又不认输的年轻姑娘。

 

整个采访没有提问,我们只是静静地听庞院长讲述。讲到高兴处,她嘴角上扬,容光焕发;讲到低落处,她语气沉重,紧握双拳。

 

“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多少年,没荒废我们喜爱的专业,我们热爱的工作;现在解放了,我们又可以工作了,又可以从事我们喜爱的事业了,所以干劲十足,这批人真是跟时间赛跑。”庞院长如此评价和她一起成长的老师们。


或许唯有热爱,才让青春和成长生生不息。



杨祖荣

“原来在大学时候我们讲是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那么实际上我就超了50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曾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但这句话放在杨祖荣老师身上或许可以加一个更长的修饰词:一辈子。

 

杨祖荣老师在化工大学待了一辈子,直到现在,他依然还埋首在化工原理教研室的工作中。

 

“化工大学对我来讲,也是培养了我,锻炼了我,同时也造就了我。没有化工大学这个过程也是不可能,我也不可能。”对于在学校的生涯,杨老师如此评价。

 

杨老师几乎是学校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者和亲历者。从小助教一路成长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和他的仪器们在这些年里早已是密不可分;或者说,他们一起成长着。

 

在采访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像孩子那样珍惜着这里,也珍惜着这些仪器:说起课程的发展历程时,他侃侃而谈;说起仪器研制时,他如数家珍。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杨老师的场景。那时新校区启用在即,实验室要整体迁往新校区。炎热的中午,他和几位老师一起站在还空荡的实验室里,对着场地来来回回地规划着。在明媚的阳光下,他短短的白色头发反射着耀眼的光。

 

而打开另一边实验室的门,崭新的仪器早已摆放整齐。他打开下面的箱子,红色的线路整齐地排列着,他说我们自己做的仪器很规整,这个线排得整齐。

 

严谨,整齐,这听起来是一个工科人满意的作品。

 

杨老师现在依然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办公室里,这听取来不像是一个本应颐养天年的老人应有的生活。“我只要不倒还继续想做一下,关键是跟他们合作。”杨老师说。

 

这个“他们”,指的是化工原理实验室的老师们——这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他亲自培养起来的。他们现在也如当年的杨老一样,教学授课,培养着更年轻的力量。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但这片燃烧在北化天空的红色,格外绚丽灿烂。


我们选取的仅是此次采访中的一部分

 

而关于北京化工大学的故事,过去不曾说完,以后也不会道尽

 

1958年,在北三环东路15号上,北京化工学院刚刚建立,一片荒凉,百废待兴

 

而今,还是在这里,北京化工大学已走过六十载的飘摇风雨,生命旺盛,不断前行,启用不久的昌平校区也在遥相辉映。

 

她正在成长,就像山间洪泉,就像海底巨浪,在时代的洪流里,川流不止,生生不息

 

因为还有、而且一直会有这样一群人,或许风华正茂,或许容颜已老,都交付给这里最宝贵的初心

一声热爱,一生真情

 

这景象,正如他们所愿



精彩回顾


听说在距离我化60岁生日还有6天的时候,他们6个要C位出道了!

什么?距离我化60岁生日只有7天了!你竟然还不知道这波返校操作?

锤炼自我 成就未来




图片 | 陈思

文字 | 梁小新

责编 | 高聪

美编 | 高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