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授课“网红”们的背后,是这些鲜为人知的的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自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全体教师牢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切实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用责任奉献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助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把课程建在“云端”,把真情传给“受众”,把默默的奉献埋藏在“心底”。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端网红”们的背后,听听他们默默奉献的故事……
以热情和奉献,
暖冬日的寒,舞春天的歌
“我这边有十几个老师在线,大家都有很多问题。”
“史老师,可以录音吗?”
……
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使用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史晟辉老师拥有多年丰富的经验,为保障全校教师顺利建设在线课程,24小时电话总是连通着,为全校各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们答疑解惑。
她先后编写了“基于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的课程建设”等5篇操作指南,并录制了 “快速建设在线课程问答篇”的视频,为全校教师建设在线课程提供了参考。
到底接通了多少电话,回了多少短信,睡了多少个小时,其实已经记不清楚,只知道她接电话接到耳朵肿起过,录视频录到嗓子嘶哑过……
这些平凡的“互动”背后,蕴藏的正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她以热情和奉献,暖了冬日的寒,舞了春天的歌……
时空有别,亦可“云端”隔屏相见
“跟学生约定北京时间下午13:30分上课,对我则是早上6:30分。所以,我必须要在前一天晚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早上再稍微早点起床。还有若干周的课程要直播,有时差、有困难统统都要克服,不能耽误同学们的课程进度。”因疫情影响暂无法回国的Ronan老师这样说。
远在法国,和中国有7小时时差,但临近《化工热力学》上课时间,Ronan教授就早早地等候在企业微信的实时视频会议中,他调整着直播画面的布局,分享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亲切地和屏幕前的同学们打招呼。
Ronan教授根据教学计划及线上教学的特点及时更新了准备的课程内容,他用不同颜色在自己的课件上标记了重点、难点,他设计了不同的在线调查问卷,还准备了一些精讲视频,并建立了答疑辅导微信群.
虽不在同一个教室里,但云端课堂将五湖四海的师生紧密相连,一次次顺利流畅的互动体验,一张张精心准备的课件背后,是老师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而绞尽脑汁的努力,是精确到每一分钟的精心设计。
“硬核”教授玩转育人“云课堂”
在线上教学的“新挑战”面前,刘伟、刘丽英两位“硬核”教授认真学习操作指南,积极主动请教年轻教师,学会后不忘分享、指导,掀起了整个化工原理教研组在线教学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能在网上学好《化工原理》,她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
为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反馈,她们利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和“易测”在线题库平台进行周测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为打破线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屏障,她们现学软件,采用CAD画图和ASPEN计算,将图纸与语言合为一体。
同时,她们还将全民战“疫”中的典型事迹融入云端课堂,让学生们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引领。
她们是玩转育人云课堂的“硬核”教授,是执着于教育、专注于教学、甘于奉献、兢兢业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北化教师。
上好“云端”思政课,担当成长引路人
35个教学班,3770名学生,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么大体量的课堂从教室送上“云端”,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丽荣老师,以她长达33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对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恒心、耐心、细心、信心、决心,带领纲要课教研室开启了在线思政课教学的生动实践。
正式开课前,张老师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对22个在线平台的近百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进行了系统比较,选定最适宜的教学资源;
又对课程全部课件共757页PPT, 109000余字教案逐一审核,前后统稿4遍,帮助其他老师不断打磨完善;
开课4周以来,158次登录、525次作业批改、11777分钟在线时长、累计2938分钟授课时长……
从早到晚不停歇,尽可能压缩睡眠,张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教学准备过程中,终于成就了线上开学的满堂喝彩。
学生们说,张老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久久难忘。
千变万变,初心不变。张老师倾真心真情真爱于教学事业,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实现了从线下到“云端”的角色转换,成为了打响云端思政战“疫”的主力军。
……
勤勉尽责夯实云端课堂,不忘初心助力国家战“疫”,北京化工大学全体教师用大爱谱写教书育人的华丽篇章,用行动诠释在战“疫”中的责任担当。
惊蛰已过,让我们静待花开……
精彩回顾
战“疫”进行时——北化学工人:以生为本筑防线,共克时艰守平安
来源|新闻网
责编|张可馨
美编|刘彦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