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班”不一般,深造率91.18%,3个学霸宿舍全部读研
仲夏六月,毕业季悄然而至。为“研途”奔波的学子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亲,你收到录取信息了吗?最近,相信大家看到了许多有关“学霸班”的新闻,但你知道在北化也有一个这样的班级吗?深造率91.18%的背后又有哪些奋斗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优培1601班。
“班上34个同学,考研保研24人,出国7人,深造率高达91.18%,更是出现了三个‘学霸宿舍’,18名同学全部‘上岸’成功。”北京化工大学优培1601班辅导员王俊琪这样汇报今年的“战绩”。
图为优培1601班合影
鲁杨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所在的优培1601班,全名为应用化学优培计划,是北京化工大学为培养面向化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所建立的理科试验班,然而在入学之初,他并不属于这里。
经过大一一年的努力,他不仅获得了入班资格,而且最终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化学系录取。他所在的4#328宿舍,也全员保研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
“前三年的积累,汗水洒在了平时”
得知被录取后,鲁杨坦言内心是平静且感动的,“有了前三年的积累,汗水也洒在了平时,最终的结果并不意外,我也在这一过程中成长。”
他和其他室友一样,身上透着一股“钻研”的韧劲儿。每天,当其他宿舍的同学结束一天的学业,娱乐放松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可能刚从图书馆回来,正在就某一化学机理进行“大辩论”,有时甚至还会拿出纸笔,在纸上画图“较量一番”,然后次日再去找老师“评理”。
他和班上其他同学组队参加了各类学科竞赛。由于学校分区办学,主要实验室都集中在市里的校区。鲁杨他们经常早上5点50就到了地铁站,然后坐近两个小时的地铁去东校区做实验,直到晚上8点多再原路返回。
图为鲁杨参与“送故事下乡”活动和为同学辅导功课
为了实验的进度,他和同组的同学寒暑假很少回家,即便回家也只是待上几天,“实验室对我有吸引力,忙碌十几个小时后,晚上收拾干净实验台,把试管和反应瓶清洗干净,我的心里是踏实的。”
他的青春在实验室这个“反应器”中慢慢催化升华,学校化学实验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相继收入囊中。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也获评国家级项目和校级表彰。在大四上学期, 2篇SCI论文(第二作者)相继发表。
鲁杨的同学陈松,对实验室有着同样的“执念”,2018年暑假,他创造了连续45天做实验的记录。“每天将近12个小时吧,自己很如鱼得水,也觉得非常过瘾。”凭借出色的成绩和过硬的实验能力,他同时拿到了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夏令营的offer,但最终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复旦大学某研究所,和鲁杨再次成为校友。
刚入校时,他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想过保研,直到后来一位“宿舍学长”走进他们宿舍,聊科研、聊人生、聊未来,让他想起了一位老师的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成绩是刻苦学出来的。”他便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
“感谢宿舍学长!”
在北京化工大学,宿舍既是同学们休息放松的地方,也可以是大家共同进步的“第二课堂”。除了室友之间的相互帮扶,“宿舍学长制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培1601班辅导员王俊琪介绍说:“‘宿舍学长’是北化非常有特色的朋辈引领制度,一般从大二同学中选拔优秀代表,在生活、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各方面对刚进入大学的学弟学妹进行对口引导,他们更容易走进新生们的生活。”
图为陈松与宿舍学弟拍摄的的宿舍“全家福”
陈松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到:“感谢我的宿舍学长金学长毫不吝啬地分享学习生活的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在他以身示范的榜样行为中,我努力地践行‘尽力争取但不刻意追求’的人生信条。”
受益于那位“宿舍学长”的影响,他在大二时也成为一名“宿舍学长”,想把那份责任、奉献、担当的精神传承下去:给宿舍学弟分享学习资料,讲述这学期的课程该如何学习等。
后来,他和一个宿舍学弟双双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在一次国奖答辩会上,学弟在致谢中,特别提到了为他答疑解惑的陈松学长。他曾在协调学习和学生工作时出现了问题,陈松结合他的个人经历,与学弟交流,帮助他走出困境。
在北化,“宿舍学长”成了辅导员之外,大一新生们的另一个“引路人”,宿舍也成了优良学风养成的关键一环。
2月20日,鲁杨的同班同学伍铭在朋友圈写到“初试400+,To be continue”。三个月后,他收到了心仪高校“拟录取”的消息。他所在的4#326宿舍今年也是“喜报”频传:3人保研至国内重点大学,1人获得国外名校offer,2名同学考研顺利“上岸”。
相比于同宿舍的其他同学,他的“上岸”之路多少有点曲折。“我一开始并没有考研的打算,但在‘宿舍学长’的引导下,也看到同班、同宿舍的同学都这么优秀,我觉得自己该拼一把了。”
图为伍铭在实验室做实验
目标一旦锁定,伍铭就开始了全身心地投入。他在大三时就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选修科目的学习,为考研腾出充分的时间。尽管有的室友已经有了“着落”,但为了不影响考研的同学,也跟着他们的备考计划按时作息。
“室友们挺照顾我的,他们的成绩也很好,除了作息上顺着我们考研的同学,平时在宿舍也会给大家讲题,分享他们的学习资料,就是只要有,就可以随便拿。”伍铭感激地说到。
“从有意思到有用”,是北化人的成长
“实验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原料对比国外的原料,差别最大的就是硫化铵的浓度。”舞台上穿着“白大褂”的实验员“小姜”兴奋地几乎是喊出了这句台词。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原创话剧《侯德榜》中,这句话意味着“侯氏制碱法”突破了重大的技术瓶颈。
舞台下,实验员“小姜”扮演者任静的室友们也激动不已,同是化学专业出身的她们,最能体会到实验取得重大进展时的欣喜。她们宿舍也是今年优培1601班的三个“学霸宿舍”之一。
任静是北化大学生话剧团的演员,去年9月获得了北京化工大学的“直博”资格。那一身朴素简洁的“白大褂”不只是舞台上的道具,也是她日常生活的缩影。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我在课堂上早已学过,但在舞台上演绎出来,我的体会更深了。我想这就是化工人的使命感吧。能够参演《侯德榜》,也是我隔着时空向化工先驱们致敬。”
图为任静参演的话剧《侯德榜》剧照
任静说,高考后选专业时,她感觉化学这门学科比较“有意思”,可以做各种有趣的实验,“挺好玩的”。但几年的学习,她又发现,化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但对社会确实非常“有用”。
大三那年,她一边完成学业,一边排着话剧,还要挤出时间去做实验、了解不同方向的学科知识,为将来的保研做打算。在众多复杂的事务中,她已能应付自如。
但初入北化时,她并非如此,常流连于很多社团活动,学习的时间精力被占用,成绩也很一般。好在后来有“宿舍学姐”的辅导,有同宿舍“大神”的督促,她逐渐学会了取舍、学会了时间分配。
“我说的这位‘大神’叫许恺妮,已保研到清华大学,我以前早上赖床、上课迟到、课堂走神,她都会提醒我,时不时地就拉我一把。”一起“约自习”和约饭一样平常,周末还会一起去锻炼。在大家互相鼓劲儿、一起努力的氛围中,任静的学业成绩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直博”总成绩排名第二。
图为优培1601班同学团建活动
辅导员王俊琪表示,对于优培班的同学,在成绩方面他不是特别担心,“一开始我担心他们只会学习,而忽略了其他兴趣的培养。但大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鲁杨在学院学业发展辅导中心有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把自己的成长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并组织参与过“净水流远”比赛,动员北化学子自制净水器,为解决校内湖水质问题出谋划策。
任静“直博”的专业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化学”,她选专业的理由是,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的形势日益严峻,需要用绿色催化剂来高效提高很多工业反应的转化率,减少原料和反应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助力实现“美丽化工”和“绿色化工”。
同时,辅导员王俊琪也经常带着大家去其他高校找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去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组织心理健康节户外趣味活动,在学习之余,促进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图为优培1601班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2016年9月,优培1601班的34名同学从全国18个省市齐聚北化校园,在这里刻苦钻研、踏实奋进。四年后,他们即将从这里启航,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相逢总有千言,离别只需二字。疫情之下的2020届毕业生即将带着梦想再次出发,相信经此一“疫”的你们,更能懂得生命的价值,更能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分量。青春有很多种样子,大家或继续读研深造,或参加工作、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只要胸怀梦想、只要脚踏实地,时光定不会辜负奋进的你们。未来已来,前路可期。
在北化的日子,故事总有各种各样的精彩
这个特殊的毕业季,你是否愿意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
也和更多人分享呢?
请以“北化那些事”为主题
写下你的难忘瞬间,留下你的青春印记。
PS:投稿有机会拿到官微送的毕业小礼物哦
文字|刘一君
图片|优培1601班
责编|马修繁
美编|熊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