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流程基本是,先有一个感兴趣的点,或者说刺激点吧,让我有冲动去把他呈现为一张画。这个刺激点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来源是不定性的,有从文学作品来,有从直接观察中来,也有从网络图像来,但自己分析下这些不同来源背后的共性,可能还是要归结到我对这个现象世界的存在状态,现象背后的本质,以及物质世界与我们的意识世界的关系的好奇,并好奇如何把我的这种体验转换为绘画,而且也确实发现了在转换过程中的乐趣。
就拿海系列来说,最早是因为一次观察和体验而来,在观察海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消失了,但意识很清醒的觉知到身体的消失,这次体验还挺震撼的,因为在这之前其实是没有体会和思考过我自己身体和意识的关系。
一分钟的海 one minute sea,2009,单频影像,single channel video,1'01"
到目前为止我画过有不少的系列,但其中有些系列作品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创作,比方说佛像,海,石头。这些对象本身就具备了多样的形态和质感,这些特点在成为绘画时,第一就是画面上的丰富性,比方说石头,陨石,火星石,彩色矿石,岩石等,每种石头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形态和质感。其实就像中国古代画谱中的各种山石法,树法,花鸟鱼虫画法,其实都是把对象的不同形态和质感转移成绘画语言,自然界有多丰富,绘画里就有多丰富的可能性。
另外,这些对象的丰富程度同时会帮助我解决我个人的局限性和所谓的用笔的习气。画画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太熟悉一种画法的时候,你的绘画方式以及用笔会变得很油,这种熟练和技巧反而变成了不自觉的习惯性的重复,导致绘画的乏味和概念化。所以因为那些对象本身的丰富变化,我就需要经常重新开始调整我的绘画习惯,使得我可以长时间地在一个主题里通过不断的观察和重复,来一次次的练习和体会绘画本身的丰富性和微妙变化,用以对应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现象世界在重复中的变化和丰富性。
最早是来源于敦煌壁画那些佛像、菩萨像头后面都有的一圈光晕。它吸引我的是,在壁画当中的那些光晕光圈,其实从内到外由不同粗细的线条和色彩组成。手绘的质感加上时间在上面留下的痕迹,使得每一个光圈其实都是不同的。敦煌壁画用的颜色其实也就那么几种,因为这些颜色都是直接来自于矿物世界,就地取材,然后研磨成色彩。这些颜色对我来说,其实就像同时带有着物质世界和感官世界信息的一种聚合体。
在“圆光”系列的同时,我收集了很多彩色的矿石碎块,色彩和敦煌壁画里非常接近,这开始了“宝石”系列。我并不想只为了画颜色而画颜色,我始终认为绘画本身是可以和绘画的对象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平衡关系。就像中国古代绘画里,一笔可以同时是一个笔墨痕迹和一片树叶。所以我更愿意从自然界,或者说我们所面对的现象世界里观察并提炼出适合画面的形状和颜色,这些彩色的矿石的形和色,就可以在画面中排列组合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就像莫兰迪摆弄他的瓶瓶罐罐一样。持续地展开我对事物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状态间连续转化的特点的兴趣,就算是在进行着一种视觉化的精神练习吧。
宝石 No.7 Gem No.7, 2020,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20 × 90 cm
最近在画的宝石系列和佛像系列中,都用到了镜像这个形式,其实最开始出现镜像的是在前几年画廊的展览“on paper II”里,我画了一张书及镜像的写生。当时有朋友和我说很喜欢这张画,是因为分不清是两本书还是一本书在玻璃上的倒影的暧昧性,有些叠加态的味道。镜像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能代表事物存在状态的暧昧性的形态,所以我在近期的这些作品中会把这个概念用到画面里,去加强对这种状态的表现。
书(2) Book(2),2018,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40×50 cm
宝石 #序列# 3 Gem #Sequence# No.3,2020,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40 × 30 cm
佛像系列中,本身就是有一种双佛并坐的表现形式的,取自法华经中见宝塔品,多宝佛和释迦牟尼佛并坐在佛经中是有表法的意思,但就表现形式看,加上包围着的阵列的小佛像,就能带来如同镜像那般的体验。
我小时候第一个学习的兴趣爱好就是书法。我外公、妈妈都有练字的习惯,小时候也有好的老师教,写的是颜体,挺不错的,但是可惜没学多少年就放弃了。因为书法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太枯燥,练一个笔画就要重复很多次。
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兴趣是在很后来的事了,因为慢慢发现我在绘画中想表现得那种不确定性和变化的连续过程性,在书法和中国古代绘画中都能找到很好的对应表现。比方说一笔中的起承转合到一个字或一张画的起承转合,笔法,墨法和章法,背后的逻辑都是一种类似于呼吸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和点线面,塑造,平面构成的视觉逻辑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一个内在逻辑是可以和那些视觉表现同时存在的。
(南宋)梁楷,秋柳双鸦图页
梁楷有一张画我非常喜欢,画面很简单就是一根枝条加上两个小鸟,但那一根枝条同时也是一个及其丰富的笔墨线条的变化,这种表现对我来说就是相当高级的。如同四季变化,水变冰变气,不同的状态间的变化并没有一个斩钉截铁固定不变的分割线,而是始终处在一种不确定的临界状态中,那就是我所体验到的事物的存在状态。
近来有一个新的爱好,而且这个爱好我估计能持续挺长的一段时间:太极拳。学了一年多,居然没有半途而废,对我这么一个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我还挺意外的。更意外还入了师门,而且我们学的那套杨式田传的中架前不久,田师伯还申请到了非遗传承人,这样一来,感觉不好好练都不好意思了。最开始想学太极拳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年龄上去了,自然就感到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为了将来考虑还是决定要开始运动了,正巧朋友介绍了靠谱的师父。
另外当时学太极还有一个挺学术的考虑,因为画论里很多概念都很正确,比如气韵生动,但是如何具体落实到一张画中,就算过去的大家写了些具体的笔墨方法、章法,但是我相信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关键还在于一些经验和方法,并不是说我理解了气韵生动就能画出气韵生动的画了,所以就想从外部的实践中再回看绘画。拳谱里也有很多那种比较形而上的概念描述,比如“虚灵顶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可以转换成形而下的身体动作。通过跟师父学习拳架招式,拳架转换的过程中也是在慢慢体会这些落实的方法。
首先是他的“帕洛马尔”这本书,内容就是在描写这位帕先生从观察自然界,到观察作为物质基础的城市生活,再到观察自己内心意识中去寻找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关系。我的草,沙海,纸本作品《帕洛马尔》都是出于这本书。之后又看了他的美国讲稿,是关于他对写作方式的一些经验性的讨论。帕洛马尔——宇宙是一面镜子,Palomar—The Universe as a Mirror,2011-2012,纸本水彩与墨 watercolor and ink on paper,30×40 cm
使我受益的在于,虽然对于他来说文学作品是以讲故事为主,而并不是玩文字游戏,但是如何讲这个故事,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故事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对我绘画上影响很大的一个观点:画面可以有具体内容,但这些内容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呈现是最为关键的。就像卡尔维诺书中对于表现“轻”的特质,能从古至今的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带有这种特质的篇幅,并且分析这些文字是由什么样的字或词或组成句子的方式来达到一种最为服帖的表达。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启发,因为我比较喜欢从绘画外部去借鉴一些同样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去回看绘画里遇到的问题,这样会让我时刻能保持一种出入的自由而不被一些既定模式束缚。所以对我来说绘画不去制作一个标示度高的风格,而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去训练如何更服帖更接近的去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体验或者思考,标识度高的风格只是这种准确表达后的结果。帕洛马尔序1 Palomar Forword No. 1,2011-2012,纸本水彩与墨 watercolor and ink on paper,30×4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