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进不了南极圈?139位科考队员:爬也要爬进去

青春山东 2020-02-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乌鸦校尉 Author 乌鸦上尉

青春山东

有态度  有意思  有温度

一个为青年发声的平台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几天前,中国在南极的科考站

——中山站

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今天的中山站

站内常年26度,温暖如春

新鲜蔬菜不断

还建起了一大堆高科技设备

能开展海洋、冰川等多种实验


然而,就在30年前

中山站建立之前

中国科考队员要想过来

光是坐船,就能坐到虚脱

还有险恶的冰山

猛烈的风浪、需要精打细算的补给


天气和资源中任何一项

出了一点问题

都有要命的危险

在这种环境里科考

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


那时去南极的科考队员都说

“去南极,别的可以没有

遗书是一定要写好的”


外国人也说:

“中国人要建好科考站

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



可是,中国的科考队员们

偏偏是在这种绝境下

历经磨难,九死一生

成功建立了中山站


事情,要从1959年说起

在那个时候

在南极有科考站的国家

仅仅只有12个


而相对应的

南极的资源却特别丰富

这里有全球72%的淡水

够全世界用200年的铁矿

还有丰富的能源

数不清的海鲜

在探险家眼里,南极的不是冰山

是货真价实的“金山”

图:南极大陆矿产资源分布


所有国家都想要南极的资源

但是已经建立了科考站的12个国家

不允许其他国家

随便染指南极的资源


这也可以理解

因为这些国家

前前后后争了50多年

投入了无数的资源

牺牲了无数冒险家

才把国旗插上南极圈

图:1910年的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和挪威的竞争中

整支队伍死于风雪和严寒


而后来的国家

什么都没有投入过

凭什么跟他们一起分享南极的资源?

于是,最早动手的12个国家

开始给南极考察设门槛

按照他们协商的规定

“凡是在南极圈内没科考站的

一律不能来南极考察!”


在1959年《南极条约》协商的会场上

我们虽然去了现场

但是大会主席敲着木槌

对坐在角落的中国代表团说:

“你们不是协议国

请退出会场,到外面喝咖啡”


从那一天起

中国南极科考团团长郭琨

就咬着牙下定决心

“我们一定要建南极科考站!

决不能让外国人再这样羞辱我们!”


为了让我们在南极也有发言权

1984年,在郭琨的带队下

中国考察团费尽千辛万苦

在南极建成了第一个科考站

——长城站


可惜,由于技术的限制

长城站建在了乔治王岛上


从位置上看

长城站并不在南极圈内


显然,长城站只能当落脚点

并不符合《南极条约》的要求

我们虽然凭着长城站

成为了《南极条约》的协商国之一

但是在南极事务上

我们依然没有发言权


同时,长城站位置偏远

不管是来往国内

还是去南极中心都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

各个国家之前签署的《南极条约》

1991年就要到期了

没有人知道条约到期后

各国是选择继续签署新的《南极条约》

还是直接撕破脸皮开始开采资源


为了让我们在南极事务上有发言权

在长城站建好仅仅4年后

郭琨就再次拉起队伍出发

想要挺进南极圈

在南极腹地建立中山站!


在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计划

哪怕是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

都很少有人尝试过在4年之内

连续建设两座科考站

更何况是当时科技还落后的中国?


因此,其他国家都下断言说:

“中国想进南极圈建科考站

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但是郭琨不服气

他想要试一试


于是,1988年11月

满载着科考队员的极地号”

从青岛港扬帆起航

驶向冰雪茫茫的南极大陆


1988年12月14日

极地号在漫长的航行之后

来到了南极浮冰区


当时,全中国都没有能力造破冰船

咱们开的极地号

只是一艘“抗冰船”

还是从芬兰造船厂买来的二手货


以极地号的条件

最多只能进30厘米的浮冰区

但当时南极的浮冰层

足足有1米厚!


随着我们离南极越来越近

船下的水结冰速度越来越快

两难的情况出现了:

以极地号的破冰能力

必须加速开船

因为如果船下的水结冰了

而极地号的破冰能力不够

就会被船底的冰

一点一点拱到冰面上

到那个时候,船就再也开不动了

图:就像这样被拱上了冰面

但是南极这段浮冰区

有足足20公里长

里面到处都是危险的浮冰


大家想象的浮冰

估计是长这样的


然而当时的浮冰

却是长这样的:


一栋楼这么大的冰山

顺着冰面下的汹涌暗流

呼啸着砸向极地号


如果胡乱加速,坚固的冰山

足以把船撞出一个窟窿

到那个时候

别说完成任务了

一船人都可能葬身在南极!

时任“极地”号船长魏文良:“南极在11月份和12月份,要有长达近20公里的陆缘冰,这条船(极地号)是望尘莫及的。也就(是)它在陆缘冰里头是破不了冰的。”


这个时候,极地号只能小心翼翼

减低速度航行

同时仔细寻找浮冰中间的裂隙

力求不要撞上大的浮冰

考察队员们坐在船舱里

大气儿都不敢出

一个个支棱着耳朵

听着势若奔雷的剧烈撞击声


然而,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在航行了几天后

极地号的左边发出了一声巨响

被砸出了个60厘米长的大洞

海水奔涌地流进船舱


科考队员立刻放下小艇

急忙去确认缺口的情况

幸好,这个船舱跟周围隔绝

这个缺口虽然灌入了很多海水

但不至于让船沉没

极地号还能往前开


但经过这个事情

为了保证安全

极地号只能再次降低航行速度

选择在冰面上爬行

一点一点往南极蹭


明明目标就在眼前

但极地号每天

只能前进2、30米

队员们还得提心吊胆

生怕再撞一下船就沉了


就这样,极地号在浮冰区

一点一点爬行了足足21天

这时候,南极天气慢慢转暖了

周围的浮冰纷纷破裂

出现了一条相对宽阔的水道

极地号终于穿过浮冰区了!


这时候,距离目标点

只剩下了400米

站在船头的队员

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

事先选好的建站地址

——南极拉斯曼丘陵


可是,在这个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故突然发生!


1989年1月14日22点35分

极地号前方

巨大的南极冰盖冰崩了!

几千米宽的冰块掉进海里

变成了巨大的冰山!


百米长的冰柱犹如恶龙

受压后飞速窜出海面

腾空跃起,再重新落回海中


卡车大的冰块跟着冰崩形成的浪头

从远处一点一点

向着极地号冲了过来!


这个大小的冰山如果砸到船身

结果肯定是船毁人亡

后退,必须马上后退!


极地号船长魏文良开足马力

让船身前后摆动

拼命撞击周围的浮冰

一点一点向后退

不断远离塌方的冰山


在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面前

大家都吓得脸色煞白

开始手忙脚乱

摄影师原本想拍个照

折腾半天,按了好多次快门

才发现镜头盖没打开


有人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好烟:

“抽吧,现在不抽

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


郭琨临危不惧

马上召集了考察队员

迅速制定了三套方案:

1、船只先后撤

如果冰崩只是突发情况

后面情况好转

那极地号就马上找机会突围


2、如果冰崩还持续发生

守在船上太过冒险

所有人立刻弃船!

带着物资上岸

最后400米人力运过去


3、如果情况不转好

但也不恶化

船只被冰山困住

那么全船人员随船过冬

做好被长期围困的准备!


计划制定下来

科考队很快开始执行

让大部队上岸保存实力

留下一些身体强壮的队员

在船上坚守岗位,伺机突围


可上岸的名单宣布完了后

所有队员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大家心里都明白

选择上岸活着的希望大

最起码不会被困死在船上

而船上的人一旦再有塌方

那就几乎不可能幸存了


在青岛港出发的时候

队伍已经备好了裹尸袋

大家也早就有心理准备

从未想过队伍能在征服南极的同时

还能全身而退

可是到了这个危急关头

谁都不想放弃患难与共的伙伴

有的队员甚至主动说:

我要和船同归于尽

让其他同志上去!


这个时候,还是郭琨主持了大局

让大家服从命令

带着物资先撤离

只留下了8名值守队员在船上


到这里,考察队分成了两批

其中一批和不断融化的浮冰赛跑

把物资一批一批从船上卸下来

不断带到目的地


而另一批坚守在船上

被无数的冰山和冰丘困在海中间

拼尽全力守护船只

保留大家回家的希望


然而,三天之后

极地号左侧冰山再次发生冰崩

一座冰山冲着极地号袭来!

船长迅速操纵船只后撤

可是船员们却发现

船只进来的海面

又重新冻上了

后侧的航路也被冰层彻底封死了!


这是中国南极科考队迄今为止

遭遇的最大一次灾难

前面是扑面而来的冰山

而极地号却退无可退!

船上的人危在旦夕!



船上的队员情急之下

拿起了铲子、棍棒

想要做最后的抵抗

即使他们心里明白

这些东西在冰山前根本无济于事


这个时候

有的人想起了家中白发苍苍的父母

有的人想起了等待自己归家的恋人

有的人想起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有些人已经写好了遗书

大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根据后来南极考察队总指挥

陈德鸿的回忆

他在冰崩开始时

就早早写下了遗书

想给家里一个交代

他说:“我们中华民族

是个伟大的民族!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我相信中山站一定能够建成

家里怎么怎么处理后事

因为在南极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就在大家陷入绝望的时候

奇迹突然发生了

原本来势汹汹的冰山

竟然在极地号前放慢了脚步

最终停在了距离船身

仅仅只有两三米的地方!


考察队员们都惊呆了

经过十几分钟的沉寂后

考察队员才终于确定

冰山是真的停了下来!

欢呼声响彻了整个甲板!



事后科考队员们才发现

当时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

只占总体积的30%左右

而在撞击到极地号之前

冰山剩下的70%已经搁浅了

考察队员们幸运地度过了危机

和死神擦肩而过


与此同时,上岸的科考队员们

接到了苏联、澳大利亚的援助

他们给我们的队员提供了食宿

还提供了其他救助站的位置

靠着他们的帮助

队员们终于把所有建站的物资

成功搬到了目的地


而在极地号被困的第七天

包围着极地号的冰山

也出现了明显松动

船长找准了机会立刻撤退

1989年1月22日

极地号终于冲出险境!


这次危险过去后

后面的旅程就顺利得多

1989年2月26日

139名考察队员奋斗了32天

中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全部竣工


五星红旗在南极圈里升了起来!


在中山站的建成典礼上

大家振臂高呼,喜极而泣


至此,中国人终于在南极圈里

有了自己的科考站

我们在南极事务上

也终于有了发言权!


此后,一批批中国考察队员

正是从中山站开始

深入到南极内陆

展开更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去探索南极大陆的一切


很多人在说起这段历史时

都觉得中山站的成功建立

是一个奇迹


可我更愿意相信的是

自助者,天助之

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队员们

不是神仙,也没有超能力

他们和你我一样

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

他们也会害怕,也会发抖

也会胆怯,也会想家


但是在他们心中

始终怀有视死如归的信念

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哪怕明知前方是万丈深渊

哪怕明知自己只是肉体凡胎

他们也愿意鼓起勇气,迎难而上

正因为如此

他们才能一次又一次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中

险死还生、征服南极

他们

是真正的英雄



乌鸦上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上尉(ID:CaptainWuya)

参考资料:

纪录片《征战南极》

编辑 | 李炜

关注 | 青春山东 (ID:sdgqt2014)

  为科考人员点“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