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提了39次 | 两会“青年”事

青春山东 2021-04-13
来源: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中青评论等。


导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明确指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


就业不仅是纸面上的统计数字,也与青年的信心和未来息息相关。能否在就业问题上做好文章,决定着社会能否向着国民期待的方向发展。


就业之外,两会时间,青年最关注什么?有调查显示,今年青年比往年更关注全国两会,就业创业、经济政策、民生保障……都是年轻人聚焦的热点问题。


两会时间,青年最关注什么?


全国两会有多远?“太近了,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在济南一家央企工作的“90后”王少民说,这两天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手机,关注全国两会信息。

眼下,正在租房的王少民最关注的就是人才政策和住房话题。他说:“我准备在济南安家落户,希望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人才,是会场外青年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会场内代表委员们最操心的议题。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生产调度邢京龙,是一名扎根车间一线的“80后”,他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正与人才问题有关。“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偏低,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不强。”他建议国家引导企业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值得关注的是,有调查显示今年青年比往年更关注全国两会,就业创业、经济政策、民生保障……都是年轻人聚焦的热点问题。

“我很关注今年两会,特别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青年教师李健开门见山地说。记者采访时,他还在不断接电话为学生解答就业政策。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我们学校已经启动了网络招聘服务,通过空中宣讲、每日推送、在线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全力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李健介绍。

在北京,青年民营企业家许泽玮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收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实况。他说:“听完之后,我的感觉是非常接地气,政策都很具体,尤其是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了很具体的支持措施,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年轻人关注全国两会,其背后是中国青年的奋斗热情。

5月22日中午,吉林大学选派至吉林省通榆县边昭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宋高峰忙完工作后,并没有歇着,而是拿起手机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他告诉记者:“我希望了解后续乡村振兴阶段如何生产发展,将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宋高峰说:“2019年,我所在的深度贫困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已顺利脱贫。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们脱贫攻坚的势头没有丝毫减弱。作为年轻人应该不停地奋斗,我希望能为群众办更多实事。”

距离吉林两千多公里的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星星也在通过手机关注全国两会。“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如今我们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有部分摘帽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技能比较欠缺,精神文化方面也比较匮乏。我关注的是国家如何进一步振兴乡村经济,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杨星星说。

有一个新现象,与往年不同,今年青年人关注全国两会,不仅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走向,更关注自己的“身边事”。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青年员工郭的非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参与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一些项目。因此,我更加关注文旅方面的提案和新政策。”在郭的非看来,当代青年关注自己的“身边事”,本质上是在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前景。

在吉林,延边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张源说:“作为一名高校医学院青年教师,我关注的重点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何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如何‘补短板’。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专业,张源提出新期待:“希望国家加大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养兵于校’,平时在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如遇突发事件,这些青年才俊就可以上‘战场’。”

不难发现,我国青年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并以务实的态度关注着与自己专业、能力、背景相关的领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这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会场外的青年“小视角”,折射出中国青年努力奋斗的“大群像”。

前段时间,曾在一线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学生王瀚伟,也在关注全国两会。他说:“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中国温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作为学生应该肩负责任,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本领储备,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的青年“关键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篇幅堪称改革开放以来最短,只有1万字左右。

如此简短的篇幅,意味着中央政府在草拟这份报告时必须“惜字如金”,如此才能确保重要内容无一遗漏。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报告中的每处着墨都对国家发展前景意义重大。

然而,在如此精炼的篇幅之中,有一个“关键词”竟然出现了39次之多,这个“关键词”就是“就业”。


通读报告,不难看出:与就业相关的政府工作,称得上是中央政府在本年度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在整份报告的八个章节里,有六个章节都提到了“就业”二字,就业问题几乎贯穿始终。能否在保就业、稳就业,平稳度过疫情冲击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扩大就业、促进就业,不仅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决胜焦点”。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诸多产业都呈现出了“减速降温”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就业,尤其是青年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压力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更是把全球经济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即将以“生力军”身份步入社会的群体,年轻人难免为自己的发展前景担忧。《中国青年报》日前作出的“2020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民生保障和就业创业,是年轻人最关注的两大议题。

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超过去年。与此相对应的,是疫情之下显著收缩的经济规模。一扩一收之间,就业矛盾很可能会在本年度集中凸显。如今,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期待就业的年轻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看到未来可期,因此可以多些信心。

尽管本年度的就业保障工作仍然有待在未来逐步展开,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具体、实在的配套政策。报告提出:对应届毕业生,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与此同时,报告还从“以训稳岗”的思路出发,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从而让更多人更好就业。


对政府而言,保障就业的基本目标,自然是尽可能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工作、有收入、有信心、有未来,维护社会经济健康运转。

当然,在现代社会,就业的意义远不止是“谋生手段”。更好的就业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拥有更畅通的上升通道与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从而为人们的人生提供更丰富的可能性。而这也能让那些年轻的追梦者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注入进步的活力。


从社会个体对就业机会有迫切需求的角度上看,中央政府决心通过多种政策手段,在就业问题上集中着力,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也体现出了政府对个体命运和青年前景的真诚关怀。

就业不仅是纸面上的统计数字,也与青年的信心和未来息息相关。能否在就业问题上做好文章,决定着社会能否向着国民期待的方向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的重视,为青年提供了充足的信心。



编辑 | 李琳(山东建筑大学)
制图|赵云迎(济南大学)
校审 | 王冰玉
关注 | 青春山东(ID:sdgqt2014)
关于两会,你最关注哪些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