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MIT Media Lab数字货币研究主任:很多代币根本不该诞生,但区块链将迎来“众神共存”| EmTech独家回顾

2018-02-04 DeepTech深科技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2018十大突破技术全球直播首发


在上周的EmTech China峰会上,MIT Media Lab 研究主管、MIT Media Lab 数字货币计划研究主任 Neha Narula 带来了极具颠覆性的行业观点,尤其是她对区块链时代多种货币共存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仅供读者参考。

 

图丨 Neha Narula 在演讲

 

以下为 Neha Narula 现场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的数字货币计划。首先,我们先从股票这个话题聊起,世界上最早的股票是诞生于 17 世纪初荷兰,那只股票就是鼎鼎大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随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股票买卖风头兴起。

 

图丨历史上第一支股票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股票买卖的历史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公司(股份)的买卖,投资者获得丰厚的回报,公司得到了充足的资金。不仅金融领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跨国际的协作因此出现,现代社会也因此而奠定。

 

但四百年过去了,曾经代表时代风潮的股票似乎变得裹足不前,直到区块链的出现,才使金融业出现了新一轮的创新。

 

区块链是伟大的!就拿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代币(Token)为例,它的数量有约 1,000 亿个,而且还可以进行买卖交易,我相信,这将会是我们资产在未来一个重要的体现形式。

 


如果有人问,“在谈论区块链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那我的答案就是,“我们在谈论一个全新的未来!”

 

当然,要想理解区块链,就要理解其中的方方面面,而在我看来,我将区块链视作一个跨机构的数据库(Multi-organization databases)——在它的中心有一个共识协议,许多机构围绕着这样一个协议达成了共识并产生了协作。

 

换句话讲,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所不同的是,这个数据库是可编辑的,而且签署协议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其中的内容来自于哪里,提供给谁。


图丨跨组织数据库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我们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开放的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开放式无需授权网络(Open permissionless networks)

 

所谓的开放式无需授权网络实际上也需要基于一个共同认可的协议,但是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进来,既可以添加内容,也可以修改内容,没有任何的限制,都可以成为数据库中的一份子。但这也就意味着,黑客也有可能会混入这个体系,所以安全问题就特别值得注意。

 

图丨开放式无需授权网络

 

但我们却可以用激励机制来缓解这个问题。简单来讲,每一个被纳入到我们网络中的人都有机会获得代币的奖励,前提是他们能够遵循正常的“挖矿”规则。这样一来,黑客借助攻击网络来获得代币的动机将会被大大削减。比特币和以太坊正是遵循的这一原理,二者向我们展示了互利共赢的开放体系是如何运转下去的。

 

要谈开放协议,势必会牵扯出互联网运行的基础。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由多层协议构建起来的网络,例如 1974 诞生的以太网和 TCP/IP、1990 年诞生的 HTTP/HTML 以及 1996 年诞生的 SSL/TLS。

 

图丨互联网协议及其开发方、管理机构和应用公司


虽然这些协议都是诞生在大学或研究所里,但将他们成功拉入大众视野的却是一批与之对应的公司。例如,基于 TCP/IP 协议崛起的思科,身披 HTTP 符号纵横互联网江湖的阿里巴巴、亚马逊、谷歌、Facebook、雅虎等科技巨头……

 

正如互联网协议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一样,我们所关注的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代表的新一轮协议将改变我们的交易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这一美好的愿景在短期之内并不能实现,当下参与进来的企业还没有办法能够想到恰到好处的应用场景,也就没有办法进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时,正如互联网协议时代 Token Ring 对以太网构成威胁、X.25 挑战 TCP/IP 的地位、Gopher 在 HTTP/HTML 的阴影下试图逆袭一样,在区块链时代,这种竞争将依旧存在——以太坊也对比特币急起直追。但不同于过往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中只有一个协议可以胜出,最终很有可能是会有多个加密货币共存,而这也无疑会颠覆人们的想象。


然而,回到当下,人们对区块链最期待的应用就是智能合约,毕竟在区块链所提倡的“去中心化”时代,如何加强交易双方的信任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如果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那么金融业毫无疑问将被改天换日。

 

图丨协议之间的竞争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数字货币计划(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DCL)在做什么。DCL 可以追溯到两年前,我们团队中的人员来自于不同的学科,既有计算机科学家,也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首席经济学家,还有一些互联网协议的开发者。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不是加密货币的既得利益者,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能保持中立,这样才能评价出一项技术的真正价值。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可靠的跨国家网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整合不同学科的能力和一个开放的环境。但进一步来讲,最终我们要确保我们的产品可以给消费者赋能,为此,我们已经和几大公司开始合作,探索在供应链、自动驾驶、资产保密以及能源网络去中心化的深度应用。

 

但在探索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疯狂的现实,那就是很多代币貌似光鲜却毫无价值,它们的诞生就纯属是一个错误。


想必大家也都有听说过很多关于加密货币的负面消息,比如它们每秒只能进行 7 次交易;耗电量巨大;交易逻辑太过复杂;作为一种新式的交易媒介很容易就成为毒品交易和洗钱的新出口。

 


所以,现在我们要问的问题是,谁应该为这些加密货币技术负责?应该采取更多地行动来分辨出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哪些是可行的,又应该有哪些行为指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尝试。

 

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那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加密货币 IOTA,通过对 IOTA 代码的分析,我们就找到了其在设计环节和理论上的一些弱点。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将被逐步解决。就像上面这幅画想表达的意思一样,现在的加密货币就像汽车诞生之初一样存在很多缺陷且不被理解。但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逐渐普及,直至现在无人驾驶已经近在咫尺。事情在并不长的时间之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这也恰恰就是加密货币的未来。

 

未来几年,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是我们仍然充满希望和激情!

 

在演讲后的圆桌访问环节,Neha Narula 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在回答政府政策对区块链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时,Neha Narula 认为,教育和宣传非常地关键,麻省理工学院自身也在设计不同的课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块链。同时,在代币的设计上,需要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不同专业的专家都来建言献策,但隔行如隔山,专业背景不同的人凑在一起难免会彼此有分歧。


图丨Neha Narula参加圆桌会谈


而在回复大家疯狂投资比特币的质疑的时候,Neha  Narula 还是很认可比特币的前景,她讲比特币非常地有价值。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大家都认可了之后,它才有价值的。她依次举了纸币、债券、股票这些例子,这些传统的事物正是在取得了周围人的认可之后才变得非常有价值的,仔细想想,比特币也是同理。

 

但 Neha  Narula 也认同,比特币波动的问题会是使许多投资者对其望而却步的主原因之一。Neha  Narula 对比特币的看好也体现在她认为加密货币将有可能取代部分国家的本国货币,虽然过程曲折,但在通胀压力的逼迫之下,比特币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