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颤抖吧迪士尼│全球首个VR主题公园

2015-12-17 蕾切尔•梅茨 DeepTech深科技



一种全新的周末娱乐方式,全球首个虚拟现实主题公园,

现在,你可以在犹他州郊外找到它。



TR君温馨提醒:即使没有Wifi,也一定要看。时长:2'1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53ddo8d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是一个由灰色墙壁建成的迷宫,我正站在迷宫边缘一处昏暗的平台上,两位工作人员在帮我穿上装备。整套装备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巨大的头盔,整合了VR显示设备、耳机、姿势识别硬件;以及一个改装过的笔记本电脑。


工作人员离开后,我透过头盔看到一个由蓝色光线模拟出的深渊。突然,随着一道闪电劈落,眼前无尽的空间消失了,并展露出一座古老神庙的入口,这座神庙深藏于茂密的丛林中,里面上古的石刻和被遗忘的宝藏正等着我去探索。



Void场景截图


我犹豫不决地迈开脚步,虽然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感到很好奇,却又因不确定而感到有点害怕。我伸出手触摸了一下左边崩坏的石墙,虽然摸上去的感觉不太像它看起来的样子,但它毕竟在那,这让我感到了一丝欣慰。


我又看到前方好像有一个火把,我伸出手去,果然抓到了一个火把。我借着火光,沿着阴暗的通道继续向下探索,检视着沿途的壁画和石雕。我偶尔会去触碰周围的墙壁或落石,仅仅是为了确定它们是否真实存在,没错,它们就在那里。当我经过一条通道时,前方燃起了火焰,我甚至可以感觉到热浪袭来。


最后我走到了一个突出的平台上,这里可以俯瞰下方的水潭,当我将手放在面前石墩上时,整个平台在岩石的碎裂声中开始上升。


终于,我抵达了密室,眼前尽是金光闪闪的宝藏。可正当我准备迈步向前时,突然发生了地震,所以,这次探险我啥也没捞着。


由于我太过投入,甚至完全忽略了我身后背着的十几磅的电子设备。


Void正在研发自有技术,但目前的装备还是拼装的,包括VR头戴装置、头盔、背包式笔记本电脑等


我此刻正身处Void公司位于盐湖城郊外的娱乐体验中心。这里将VR和墙壁、风、水雾、地震等现实世界的元素结合起来。所以你透过VR头盔所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Void位于犹他州林顿的办公室


最近VR成为了技术领域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Facebook于2014年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直接导致了该产业的火爆。


Oculus开发的第一款消费级头戴装置Rift,在今年冬天终于推向市场。同时,谷歌和三星也推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虚拟现实设备。


Void测试环境中的墙壁结构,设计成这样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场景,不管是上古风格的神庙还是未来主义的科研设施


虽然这套设备已经完全可以为你的客厅带去全新的娱乐体验,Void的想法却远不止于此。公司创始人肯·布莱施耐德(Ken Bretschneider)是一位技术创业者,曾创立了互联网安全公司DigiCert。


在他的带领下,Void在犹他州普莱森特格罗夫修建了一个占地8英亩的游戏中心,并计划在全美建立更多这类VR主题公园。


每次进入游戏设施的人数为6-8人一组,每人支付34美元便可享受20分钟的游戏时间,场地大小为60英尺X 60英尺,里面有高密度泡沫墙壁,以及制造风、水、雾、冷、热等效果的设施。


探索Void世界需要这样一套头戴装备及背包式电脑


虽然Void开发的全尺寸装备要等明年8、9月份才会公布,但公司已经开始对外出售游戏时间,只不过是在位于林顿的公司总部隔壁的测试中心内。


在那里,体验者们只需要支付10美元就可以试用全套互动设备,游戏时间为6-7分钟,场地面积为30英尺X 30英尺。


文章开始时所描述的那一幕就发生在这里,虽然这里只有未来规划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在那座虚拟神庙中的体验也足以让人着迷,甚至有些恐惧。


后来,我又体验了另外一个场景:在一座未来的研究设施中射杀巨型蜘蛛、与外星人火拼。


布莱施耐德是个科幻迷,并且相信Void就是让梦想成真的地方。他在盐湖城一带非常有名,因为他在万圣节期间将自家的房子装饰成了一间夸张的鬼屋。


在集中权力开始打造Void之前,他其实在谋划一件更大的事:建造一个名为“Evermore”的维多利亚蒸汽朋克风格的大型主题公园。


布莱施耐德于2012年开始着手建设Evermore主题公园,同年他将自己的DigiCert公司出售,在普莱森特格罗夫购买了40英亩的土地,并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制作雕塑及购买道具。


到2014年,他本人已在这个主题公园投入了1400万美元,但要完全建成估计需要3.5亿到4亿美元,这对个人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于是大家开始商量是否需要转向。此时他们已有计划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如果放弃原有公园的建造计划,而专注去做虚拟现实结果会怎样?


Void于2014年开发的的第一套原型系统花掉了布莱施耐德25万美元。这套系统主要基于Oculus的开发者头戴设备,并通过一些电磁追踪器来监控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


物理环境是由一块10英尺长的夹板构成,虚拟现实所呈现的场景是一艘宇宙飞船的通道。“我们的体验足以说服我们自己了,所以决定就走这条路,”布莱施耐德说道。



Void未来科研设施游戏场景截图,在这里,你需要射杀巨型蜘蛛,并和外星人火拼


从那以后,Void背后的团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他们与一家产品设计公司合作来开发适合公司业务的技术,比如公司研发的一款头戴设备声称拥有比Oculus更开阔的视野。


他们还涉及了一款触感反馈外衣,来模拟被虚拟子弹击中的感觉。外衣整合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和电池,所以看起来有些笨重。


此外,Void还专门开发了一套无线射频系统用来做定位和身体追踪。


由于最终的成套设备还在开发中,所以目前Void只是把各种可用的设备“攒”在一起,包括:Beats耳机、Oculus DK2头戴、便携式电脑,以及一个Leap Motion的控制器。但这些东拼西凑的东西放在一起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Void测试场景中的玩家,虚拟画面投射在他们身边的实体墙壁上,玩家则通过头戴装置在虚拟世界中定位


场景为Void的未来研究设施,玩家正与巨型蜘蛛和外星人火拼


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当我身处古老神庙中时,一切物体看起来都那么协调:因为所有的虚拟现实画面都是精确投射到现实存在的物体上的,当你去触碰这些物体是,不论是距离还是触感都完全是真实的。


身处Void虚拟场景中时也不会感到迷失。比如在那座神庙里,我只需要跟随耳机里虚无缥缈的提示语音去行动。毕竟,如果场景令人感到无所适从的话,没有人会愿意花两张电影票的钱去玩短短的二十分钟。


但Void的虚拟场景建造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实体空间被建在一个弧形大厅中,从VR技术上说,这叫“重定向行走”,这会让人产生一种一直在走直线的错觉,哪怕你其实是在兜圈子。还有一些特别设计的转弯和平台,会让人一次次回到起点,却毫无察觉。再加上头戴设备中场景不断切换,你会认为自己一直在探索从未到达的地方。


还有其他一些小机关来增加真实感。还记得前文提到的神庙中的升降装置么?这其实是一个由铁链控制的精巧机关,当我把手放在石台上时,便触发了电机开关,在上升的同时振动,模拟岩石崩塌。


透过头戴设备看见下方的水潭离你越来越远,由此产生不停上升的感觉。Void还通过其他简单的道具来模拟真实环境,比如通过风扇和喷射水雾,会让你觉得置身茂密的丛林,而且远处有一个巨大的瀑布。


不论复杂与否,所有效果叠加起来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震撼的,觉得置身其间的时间不止15到20分钟,这是布莱施耐德的得意之处:“由于完全沉浸,以及大量的场景内容,短短20分钟的时间,会让你感觉好像看完了一部大片。”



一位持枪玩家在Void未来研究设施场景中看到的一幕


斯科特·史密斯(Scott Smith)南加州大学助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酒店、度假村及主题公园。他曾见过和Void类似的项目,那是1992年在一家购物中心,当时展示的技术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虽然VR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这么多年来,不论从技术发展,还是用户期待来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更乐于与娱乐环境互动,而不是简单作为一个观众,”史密斯教授说道。


他以位于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为例,其中一个游乐项目叫:“巴斯光年的游侠空间旋转”( Buzz Lightyear’s Space Ranger Spin ride),游客坐在装备了激光枪的战车内相互射击。“这才是人们想要的,”他说。“人们不想看电影,而是进入电影中。”



Void自行设计研发的头戴设备Rapture。公司准备在2016年第一个主题公园建成后将这套设备投入使用


然而,史密斯教授认为Void的成功将不仅局限于技术上的互动。还要在虚拟场景体验中为用户设定一个任务目标,而不是简单地扔给他们一把枪去打僵尸。


“玩家当然需要成堆的僵尸涌向他们,这样才刺激。然而他们也希望整个游戏有一个不错的故事线,玩家需要动脑解决一个个谜题、克服一个个障碍,并最终完成任务。”他说。


Void准备向玩家提供一些场景选择。有一些是公司自主开发的,另一些则由一个游戏公司,及一位来自犹他大学的研究院负责。据说还有一个本地摩门教组织正在为Void开发一个古耶路撒冷场景。


不管内容是什么,布莱施耐德说他们每季度都会更新场景。“我可以把用户带入各种场景,比如多人游戏、教育探险、解密,还可以带用户走进电影、甚至一座未来博物馆。”他说。“没有我们办不到的。”


精选阅读

智能绷带铁锈城市基因编辑

先进核能谷歌未来谷歌开源

图文故事基因编辑狗室内定位

空气治理人脑仿生芯片健康数据

杀人编程 印度能源危机 虚拟现实

(点击标题阅读)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关注即将商业化的技术创新,

分享即将资本化的技术创业。


如需转载合作请直接回复“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