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八 (1月25)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三(1月20)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有的地方还把糖涂在灶神爷的嘴巴上,让他去天上跟玉帝汇报工作时能多说人间的好话。
腊月二十四(1月21)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腊月二十五 (1月22)做豆腐
传说这天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不过民间也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人们认为二十四打扫完房子了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腊月二十六(1月23)烧年肉
旧时候社会不发达人们只有在过年时候才能频繁吃到肉,当然即使在今天,人们过春节依然是以吃肉为主。
腊月二十七(1月24) 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腊月二十八 (1月25)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九,去买酒”。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1月27)闹一宿
从除夕开始就进入春节的高潮了,关于除夕旧习俗很多:不许动剪刀、不许说不吉利的话等等。当然全国各地都必须做的事就是除夕守岁,也有的地方在凌晨十二点新旧年之交的时候下饺子吃。
大年初一 (1月28)去拜年
初一最重要的事就是拜年了,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示尊重。
大年初二 (1月29)金吠报春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在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大年初三 (1月30)老鼠嫁女儿
大年初三,老鼠嫁女儿。还有一种老说法认为初三是肥猪拱门的日子。
大年初四 (1月31)迎接灶王爷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 (2月1)开市接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各位商户老板开市迎接财神的日子。
大年初六 (2月2)千家送穷鬼
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正月初六"送穷",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大年初七 (2月3)人寿年丰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正月初七叫“人节”,源于古神话:传说女娲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从汉朝开始有“人节”的习俗。
大年初八(2月4) 谷日惜粮食
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要是天气晴朗就寓意着丰收,天阴则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