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萌娃可爱老被亲 当心患上“亲吻病”

2016-03-18 河南好妈妈圈

看见萌娃,你是不是也老想亲一口?但是你知道吗?小宝贝的免疫力很低,最近就有新一轮的病毒感染,很容易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染,感染EB病毒。家长们要注意了,小宝宝很有可能患上“亲吻病”。  

亲子节目中,这一幕大家一定没少见




不止明星,我们这些普通人,对自己的孩子,亲亲也是很常见的事。据媒体报道,2岁的萌娃妮妮,由于长得可爱经常被人亲吻逗弄,不料晚上突然发起高烧,并且嘴巴变歪,面部表情突然瘫痪,后经医生检查诊断发现,竟是患上了“亲吻病”。 

“亲吻病”要与感冒鉴别

☞什么是“亲吻病”?

“亲吻病”即EB病毒感染,之所以被称为“亲吻病”,正是因为该病由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而感染病毒。除了接吻外,该病最多见的传播途径还是人们平时近距离的交谈以及分享食物与细碎唾液在空中传播。

“亲吻病”多发生于婴幼儿

是因为小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弱。“亲吻病”的症状跟感冒很相似,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差、疲倦、淋巴 腺肿大等症状。

发烧、咽峡炎是“亲吻病”和感冒的共同症状,但是“亲吻病”患者的口腔腭黏膜、颊黏膜会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也可发生到牙龈。随后,躯体皮肤可能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损害。

此外,EB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肝脏功能异常,严重的还能危及生命。“亲吻病”一般需要进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  


口腔细菌多,与宝宝接触要做好清洁

专家指出,成年人在室外活动,接触不同的环境,鼻、咽、口腔都会有大量细菌,但成年人免疫力强,这些细菌不会致病,而孩子免疫力弱,传染给孩子后就可能致病。

口腔里有几百种细菌,其中约5%可能会危害健康,亲吻可传染超过270种细菌。成年人在室外活动,接触不同的环境,鼻、咽、口腔都会有大量细菌,但成年人免疫力强,这些细菌不会致病,而孩子免疫力弱,传染给孩子后就可能致病。

尤其是如果本人有发烧、感染、咽喉痛、发炎等症状时,口腔卫生差时还是“封口”为好,别跟他人特别是儿童亲吻或分享食物,免得传播疾病。


小编提醒广大家长:

跟孩子亲昵时最好不要:经常亲吻孩子的嘴,把硬的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孩子喝牛奶时家长先喝一口测温,把孩子小手放到嘴边发出“哇哇”声。 家长从室外回来与宝宝亲密接触前,最好洗手、洗脸、刷牙,做好清洁,如外面空气不好或去过比较脏的环境,最好清理鼻腔,用棉签擦一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