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张东作品赏析——凉山乡村印记(2009-2015)
地处西南边陲的凉山布拖阿都彝人,据险而居,靠山而居。
在千百年来的部落社会的传统束缚下,至今仍保有原始、古朴、自然封闭而又神秘的阿都文化。
彝人们终其一生扎根于这片土壤之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艰辛而又单调的原始生活。险恶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早已注定,生命不会像期望般的实现,只是,他们安于平凡,安于贫困。默默接受大自然安排好的一切,
这就像种子在土壤里要发芽、开花、结果。
单纯、质朴而又迷信和与世无争是他们的特色。生活在大山里悠然自得,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对机巧的崇尚;没有疯狂的奔忙。有的只是脱胎于乡土的原始灵魂,与生命的本来状态靠得那么近,彝人们自己都感觉不出这之间有什么距离存在,自然与人,彝人与乡土是浑然一体的,是和谐不可分的。
彝人们没有虚伪的梦,他们表里如一。
他们沉静的像石头一样的坐姿和服饰与言行都使人透不过气来,可以强烈感受到坚毅的民族性格。神秘的文化,朦胧而又迷茫的眼神,模糊了历史与文化;模糊了地域的界限;模糊了视像与心像。这种石头般沉静与坚硬里保持着庄严与肃穆。
▲大山里的牛、马、羊交易市场(凉山布拖拖觉镇)
▲孤独的牧羊人(凉山布拖特木里)
▲从大山里背柴回家的老人(凉山布拖特木里四且村)
▲行走在雪中的三个彝人(凉山布拖木尔乡)
▲吹奏民间传统乐器的老乐手(凉山布拖拖觉镇洛古乡)
▲牛背上的童年(凉山布拖拉达乡)
▲身着传统服饰“查尔瓦”去参加葬礼的青年人(凉山布拖四且村)
▲寻找家畜的奖赏-----
一些家畜丢失,主人按照彝人的传统规矩将同等于家畜价值的人民币卦于木杆上,找到家畜的人就得到此奖赏(凉山布拖拖觉镇)
▲集市旁边哺育的母亲和她的马(凉山布拖峨里坪乡)
▲集市里的“苏尼”为母子驱魔(凉山布拖特木里镇)
▲夏天小河边戏水的男孩们(凉山布拖特木里镇)
▲熟睡的老 45 32847 45 14939 0 0 3437 0 0:00:09 0:00:04 0:00:05 3436人和马(凉山布拖拖觉镇)
▲牛马交易市场里的理发匠(凉山布拖峨里坪乡)
▲冬日牧羊人(凉山布拖特木里镇)
▲雪中的妇女(凉山布拖木尔乡)
▲冬季里劳作的母亲(凉山布拖四且村)
▲大山里打篮球的父子(凉山布拖拖觉阿布洛哈村)
▲回家路上的一群年轻人(凉山布拖西溪河火烈乡)
▲去山里放鸭的少年(凉山布拖西溪河乐安乡)
▲村里的妇女使用无绳电话与在外乡打工的家人通话(凉山布拖西溪河补莫湿地)
▲春天,牛是耕地的好帮手(凉山布拖拖觉瓦都乡)
▲这片黑土地里的童年(凉山布拖西溪河乐安乡)
▲等待乡村公交车的彝人们(凉山布拖拖觉竹尔苦村)
▲冬日出行的彝人(凉山布拖特木里呷乌村)
▲男子与马(凉山布拖拖觉补尔乡黑门子村)
▲收获燕麦的母亲(凉山布拖特木里洛奎村燕麦地)
▲火把节留影的两兄弟(凉山布拖特木里镇)
▲火把节身着盛装留影的两姊妹(凉山布拖特木里镇)
▲一个葬礼中的牛头(凉山布拖拖觉阿省日达村)
▲阿都彝人传统火葬(凉山布拖特木里镇德机村)
作者简介
张东 凉山布拖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卫生医师,于2007年由绘画转入记实摄影,并在努力寻求纪实摄影的最佳表现形式。
2008、2009、2012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入围奖;
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
2011第七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人物服饰类提名奖;
2012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摄影大展专题奖;
2012佳能(中国)第五届“感动典藏”摄影大赛铜奖;
2012年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作品;评委推荐佳作;
2015年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典藏作品;
2016年“中国摄影风魅力毕节”中国彝族摄影大展入展。
《中国摄影网》作品征集
作品要求:
1、提供摄影师的近期摄影工作照及个人简介300字左右,可以包括个人联系方式、摄影经历、荣衔资历,重要获奖、摄影感悟等(文件格式:TXT或DOC)。
2、个人作品集(每组15-30张,文件格式:JPG,图片宽度统一为1024像素,不得有水印)包括作品说明
3、将以上两组文件打包压缩成RAR或ZIP格式发送网站编辑部,万能邮箱:cnphotos@163.com
4、作品入选刊登的,将直接成为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其作品也将登记入库,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作品评选,编辑出版百名摄影家作品集。
大数据推荐
2017中国摄影网宝鸡俱乐部年会暨“论坛杯”新春摄影大赛颁奖在宝鸡举行
2018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迎新年会暨台湾摄影家吴秉益“行摄家园”摄影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