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王节、闺蜜节、蝴蝶节……“妇女”二字很难开口?

2018-03-08 枪枪 娱有理



作者||枪枪

娱有理  主笔



首先要祝娱有理的所有读者女神们节日快乐。


商家照例把这个节日过成了淘宝,美名其曰“闺蜜节”、“女王节”、“蝴蝶节”等等,就是没有人正视它本来的名字——妇女节。

你看,我写的就是女神,不是妇女。


妇女二字就那么羞于启齿吗?在我们的文化里,妇女好像就代表着地位低下。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子告诉他的子弟们: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妇女好像只有两个极端,一种温顺懦弱、一种彪悍强壮。前一种可能活成家暴受害者,后一种被冠以“母老虎”等带嘲讽的名头。

妇人之见、妇孺皆知、妇人之仁......妇女在传统文化里,被塑造成无知、浅薄、善良、懦弱的形象。妇女节虽然正式,但听上去,总有一种“黄脸婆”的感觉。

所以大家都不想做“妇女”,也不想过“三八节”。小时候看的TVB里,“三八”是用来侮辱女性的词汇。你可以用女神、女王、女生来称呼女性,可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的称呼,都不是太好。


凤凰卫视的妇女节文案,男同胞看了沉默,女同胞看了流泪:

用大猪蹄子形容妇女,还带有生的和熟的如此性暗示强烈的意味,比几年前绝味鸭脖的首页更难以让人难接受——绝味鸭脖是食品商,凤凰卫视是那么大的一个媒体啊!连他们都要来嘲笑一下妇女,别说女权了,平权都难以想象。


一家烤串店也采用这种生熟的概念,并把女生和妇女区别开来。

相比这张图,我更讨厌的是文案:成熟的你更有味道。


成熟的妇女更有味道到底是暗示还是褒奖,相信大家自会判断。女性就是一个整体啊,女生节的设立是什么?区分学校里的女学生和社会上的全职太太?


与其说女生和妇女的分界线在于“学生身份”,不如说这是社会给处女与非处女的划分标准。


即使全球化很多年,“性”在中国仍是一个暧昧的词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打造出一个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女生节,可谓是十分恶心了。

网上一度流行:一夜之间把女生变成妇女。


一个世纪前国内外无数优秀女性经过各种女性运动其中不乏打击与迫害为我们得来劳动、参政的权利,却被一个“三七”打回了那个物化女性、性羞耻论的旧社会。


好像女性的身份地位要根据青春或成熟来分出一个高下,妇女就是市场上没人要的囤积货品。

但有些人总是说现在中国的女权远远高过平权,举例说网上只能女性骂男性大猪蹄子,男性抖个机灵就会被骂的要死。


可是你过年回家看看,哪里不是对女孩子这么说:快点找个人吧,晚了就没人要了。

对婚姻不幸的妇女说:还是忍忍吧,你岁数这么大了也不好找人了。


农村里有二胎还是个女孩子的,邻居们会不约而同地避免谈子女话题,好像这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真正想让全社会接受“妇女”这个词,恐怕要很久。

一百多年前,一万五千名美国纺织女工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游行示威。


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1924年在广州召开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1949年将Women's Day翻译作妇女节。


这是一个女性权益日,代表着体力弱于男性,但承担着生育责任的妇女,需要享受应得的权益。


这个权益不仅仅意味着妇女节能放半天假、领两袋洗衣粉回家,而是说女性在怀孕期、哺乳期能够得到应有的福利;意味着不仅仅在今天,其余的364天也要被平等对待。


权益真正落实到个人身上的时候,每天都是妇女节,谁还会这么在乎“妇女”的称呼呢?


私人微信:rihanna-hua


也许你还想看:

蔡依林酷爆了!不做谁的公主,只做自己的女王!

他与郭京飞决裂、一心想红,我却意外地粉上了这位男演员

冲击奥斯卡的中国纪录片,5个华人用1000万打败美国政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