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人抑郁的“母爱”

金振豹 静修与读书 2022-01-06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伍迪•艾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父母死掉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成熟。这句话至少在我最近了解到的两个朋友的故事当中得到了部分的验证。之所以说只是得到部分的验证,是因为我感觉到,当父母对子女的羁绊足够深,子女缺乏足够的生命力去实现自我在精神上的成长之时,父母即使去世恐怕也不会使情况有根本的好转。


这两个朋友,姑且称为A和B,按照一般的标准都是相当成功的人士。A三十出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B年近四十,是一所大学的教师。A和B都因为不堪忍受颇为严重的抑郁来找我。在用一两个小时静静地倾听了她们各自的故事之后,我发现在两个故事当中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母亲,一个因为自己在婚姻和人生中的失意而将差不多全部的情感和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的母亲。她们所给予的“母爱”如此沉重,以至于女儿在成年,经济上完全独立,甚至成家立业之后,仍然被死死地捆住,乃至濒临窒息。


A是独生女,从小父母离异,一直随母亲生活。父亲在她很小时即再婚,经济条件很差,在家庭中也没有地位,对她的上学,包括上大学几乎没有给予任何支持。母亲则是性格很强势的人,做过多年的小生意,虽然没有再婚,却是经常有男朋友。A在一所大学毕业后,凭借良好的英语和专业能力,在北京的一所外企里找到了收入颇丰的工作,几年下来还为母亲在老家买了房子,而她自己则在北京租个一居室的房间住。母亲这时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来北京找她和她一起生活。在母亲在北京的期间,母女俩甚至仍然睡在一张床上。她也早就开始用自己的收入为长期生病,并且近来发现得了癌症的母亲治病,开支相当之大。即便如此,当母亲想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住时,她仍然调动自己的一切能力贷款买了房子。只是,当母亲把女儿为她买的房子都称作自己的房子,并且完全无视女儿独立生活的需要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每天谋划着如何把北京的房子装修得让自己称心如意时,女儿开始感到内心的困惑和无法再用别的理由来为母亲辩解的愤怒。而她自己则越来越感到生活的毫无乐趣,对人际交往没有任何兴趣,更不用讲去谈恋爱。而且,尽管已经工作了好几年,她却似乎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没有信心,以及每天晚上做恶梦,早醒。


B的父母都是医生,在她小时候就感情不和。母亲性格强悍,却是体弱多病。从小她就和母亲之间有极深的情感连接。她小时候有哮喘病,母亲经常带她去医院看病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她长大成年以及成家立业的过程中,让母亲过得幸福是她人生当中最强的动力之一。她找工作,甚至找男朋友,都会把母亲的需要考虑进去。她在大学里工作几年之后,成了家,买了房子。已经年老退休的父母过来和她一起住,而不是住在她在同一城市的哥哥家。父母仍然经常口角,而她始终是站在母亲一边,会不客气地斥责父亲。她母亲也非常以女儿为骄傲,认为她的爱人配不上她,和她的爱人之间常常会有一些矛盾。另一方面,尽管她很希望让母亲过得更好一点,却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始终没能好好地陪母亲出去走走,在家里也总是扑在自己的工作上,甚至对母亲似乎开始生出一种厌烦。母亲长期生病,前不久去世。母亲的去世让她陷入了极大的自责当中,尤其是当一位亲戚告诉她她母亲有多爱她的时候。她想起自己在和母亲最后一起生活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来的对她的厌烦,在母亲去世前几天没有亲自去照顾她,为此感到极大的伤痛并陷于极深的抑郁,连续一个多月,她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对工作,对人际交往都有极深的恐惧,并反复地冒出自杀的念头。只是出于放不下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她才没走出这一步。


因为无法从自己的生活当中找到依托,而从对子女的依恋和期待当中寻找补偿的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情感羁绊是常见的,但达到上面这种程度,的确比较少见。由于母亲在照顾子女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在子女年幼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确可以形成非常强烈的情感连结。在这方面,父亲和子女之间的情感连结往往要薄弱很多。一个不幸而悲哀的母亲,会在子女幼小的心灵里引发极大的同情。这种同情从好的方面来讲,能够成为子女在生命当中尽一切力量有所成就,以及在遭受致命打击时对自己不放弃的力量源泉。我在第三届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上遇到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Erik Craig小时候由单亲妈妈养大。他提到母亲一个人艰难度日的样子在他早年的心灵里留下的强烈情感烙印,以及他那时候老在梦里梦见许多金子,只是它们都散在地上,拿不起来,直到有一次他终于梦见成袋的金子,兴奋不已地抓住,好在醒来时拿给妈妈。我想他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恐怕也多少与这种与母亲之间强烈的情感连结有关。而我自己在大学毕业时因为感觉到人生的无意义而有轻生之念时,也是因为在脑海里浮现出妈妈悲伤的脸庞而放弃了那个念头。


尽管如此,上面这两个故事表明,如果母亲和子女之间这种强烈的情感连结在一个人成年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和转化,将使子女因为这种情感的羁绊而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也难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从而使之在人生当中很容易陷于诸多的困扰。这种强烈的情感连结究其实质并不是出于爱。在母亲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空洞的内心需要填补,而将自己在婚姻和生活当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情感投射在了子女身上。并且,她自己对婚姻和生活的失望和怨忿越大,她对子女的情感投射往往也越强烈。但这种情感并不是为了子女真正的需要,而几乎没有例外地是出于自己的想象,并且往往是自己没有得到满足的情绪和欲望的翻版。她们眼中的子女,就是那个受到伤害,没有人保护的自己。自己需要什么,定然也是子女所需要的。这样一种情感没有例外地与控制欲掺和在一起。在这种关系当中,子女是不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意志的,事实上她们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独立的意志,因为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母亲感觉到她们所需要的东西会得到母亲的支持。这样的子女在长大后往往形成胆小怯懦,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个性,虽然她们有可能在一般观念都认可的领域获得“成功”。但这种“成功”带给个人的价值感、意义感和幸福感是有限的,而在A和B这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当中,则完全失去了意义。在这样一种关系当中,子女会在观念上觉得自己是“爱”母亲,并且也有“爱”母亲的责任,却无法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爱的愉悦和滋养,反而充满了厌倦和怨恨。


我自己差不多也是在类似的家庭中长大。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母亲曾经被父亲殴打,也曾经离家出走。我与母亲之间的连结也远远比我与父亲之间的情感要强烈,曾经有一个很强烈的意象是给年轻时喜欢花草的母亲一个种满了花的大院子的房子。幸好,我作为男孩,比女孩拥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并且在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家到北京开始独立的生活。在妻子有了孩子之后,母亲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很快就发现在对待我和妻子的态度上,母亲明显地偏向于我。为了我她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并且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而对于妻子,她就会苛刻很多。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对她这种偏向和几乎无微不至的照顾极为厌烦,和她说话时常常很不客气,甚至到了连妻子都觉得过份的程度。现在想来,那种厌烦和不客气实际上是出于对母亲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底下所掩藏着的,连她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控制欲的厌恶。近来随着居住条件变得宽裕,以及自己随着静修的深入,对人之本性和处境的理解加深,我开始变得温和了许多。


现在越来越觉得,做父母最大的危险,不是在于对孩子照顾太少,而是在于对孩子“照顾”太多,把自己对于人生的种种欲望和期待强加于孩子身上,以至于压抑和扭曲了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和独立性。我们对子女的“爱”,究竟是为了子女独立成长的需要,还是出于对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的安慰,是一个需要我们经常去反思和警惕的问题。在学习做一个明智的父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无需依赖任何他人就能始终感受到生命的喜乐和圆满的人。或许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的子女在长大成人之后,盼着我们快快死掉。


“静修与养生”微信公众号


普及静修知识与方法;

探索身心健康之奥义;

支持心灵成长与更新;

促进同道交流与分享。


(点击左上角“静修与养生”可订阅本公众号及查看之前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