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开一点距离看人生——《人生何处去》译后记

金振豹 静修与读书 2022-01-06

人们常常说,人生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只是,人这个东西的“自然”到底是什么呢?顺其自然,是不是就是要完全顺从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做任何人为的努力呢?事实上,人并非是“纯自然”的产物,也是不可能单纯活在感觉当中的。人和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只是单纯按照感觉,而不是按照理性思考行事。早在我们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伴随着我们开始牙牙学语,我们的意识和理性就开始发展,形成对于外界的看法和判断,比如谁对我好,值得亲近和依赖,谁对我不好,会经常发脾气,打我。这些看法和判断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整个感觉和情感的世界基本上就是被种种人为的东西:我们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父母亲朋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以及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所完全地塑造了。如果说人生的根本指南就是按照自己在成年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模式、情感模式和价值标准去行事,“顺其自然,不要强求”,那么我们事实上和动物是无异的。我们的整个“自我”意识是在我们没有足够自觉,也没有足够判断力的情况下,被我们所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并且往往只是这个世界当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事先决定了。对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里,或者只在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人的整个意识的确是有可能被如此彻底地塑造和决定了的。然而被如此塑造和决定了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比动物拥有更多的自由。他们能够使用更复杂的语言,能够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能够从事一种职业。然而所有这些看起来比动物更高级的能力仍然只是被用来满足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的那些需求:吃喝拉撒睡,以及交配和繁衍。讽刺的是,拥有这些看起来更高级的能力并不一定让人类过得比动物更健康,更自由,甚至反而有可能更糟糕,比如让人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更容易罹患肿瘤或其他在动物身上很少见的严重疾病,在人和人之间引发各种争斗,乃至大规模的战争,以及让人做出其它种种或者互相倾轧,或者自掘坟墓的蠢事。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面对生活在一个封闭保守的中国农村最底层的人的悲惨境遇的描述,让人相信即使那个村庄里的一条狗没准儿都比他更自由。


所以,人是不可能,也不应当象动物一样完全“顺其自然地”活着的。生而为人,最可宝贵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自我意识的种子,让我们在发展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之后,能够对自己一直以来生活于其中的模式产生怀疑,能够与自己的“本能冲动”拉开距离,能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人生,运用我们的理性和思考能力,发现“自我”更为真实的面相。正是这种与自己的人生拉开一点距离的能力,使我们有可能不断深入地体会什么是自由,有可能自主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毫无疑问,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随着我们的人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深入的。尽管如此,一个人不会仅仅因为活得足够长,经历的事情足够多,就会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活得更有智慧,更自由。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发展出经常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反思人生并勇于将自己的心得付诸行动和实践的能力。如果我们活在一种有问题的观念或模式当中,它必然会以让我们经历失败、挫折、痛苦等等方式提醒我们,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并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但是的确也有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至于所经历的失败、挫折和痛苦只是让他们在失败、挫折和痛苦中越陷越深,而没有转化为生命的智慧,成为使他们迈向更大自由的契机。


对我来说,这个促使我彻底地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主要契机是以我在四十岁前后罹患肿瘤的方式出现的。因为这个冲击,对自我疗愈之道的努力寻求让我在接下来几年内开始转向对身心奥秘的研究,对佛家、道家、儒家等传统的关注以及扎扎实实的对自我身心的训练。其结果是我整个人生的方向因此而被改变,也让我不再象过去那样单纯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我所找到的途径尤其与中国的道家传统有密切的关联。道家传统最为独特的启示在于它认为在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之间有一个能量的维度充当纽带和媒介。片面地将自己认同为一个物质的存在,将自己的关注局限于自由的物质条件固然是愚蠢的,片面地强调生命的精神性而忽略它赖以存在和养成的各种物质条件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在生命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需要对使这两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成为可能的能量层面有所认识和把握。我们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所有体验:健康、快乐、激情、愉悦,都是一种能量的体验。而为了发展自己对于能量的觉察和把握的能力,我们同样需要与“自我”拉开一些距离,而不是单纯活在感觉当中。打坐的训练,就是一种与自我拉开距离的训练。


只是打坐静修主要是一种与当下的“自我”拉开距离来认识它、转化它的训练。而我们的“自我”显然不是一个纯然当下的产物,也不是单纯通过关注当下即可充分认识和转化的。它身上所承载着的,是我们整个过往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在我们身上打下了或浅或深的烙印,以我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方式。我们从肉体到情感,到意识的各个方面,都与我们过往的人生纠缠在一起。打坐静修如果不能导致我们对自己已经经历的人生有不断深入的认识并使我们真正能够放下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人和事,它仍然无法将我们引向生命的成长,无法使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拥有完整的主权。


正是在这方面,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所著的《人生何处去》这本书在当今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人生何处去》是作为人智学医生的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在她多年研究自传工作并带领工作坊及给来访者提供咨询的基础上写成的对自传工作的系统介绍。自传工作是以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博士开创的人智学(Anthroposophie)为基础的。它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精神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是独特的。片面关注世界的物质维度的现代科学固然无法提供这样的视角,很多宗教和精神传统又往往过于忽略人性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变得武断和专制。某种程度上,这种认识与中国的道家和儒家的传统倒是有相通之处。既是道家典籍,也是中医典籍的《黄帝内经》“素问篇”认为女性和男性在出生以后都有一个由长,而盛,而衰的天然过程,并且分别以七年和八年为变化的周期。《论语•为政》里孔子讲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都说明我们的人生应当被作为一个有着内在发展规律的过程来看待,并且这个内在发展规律涉及到肉体、能量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这样的一个人性观和人生观无疑是更为全面而合乎实际的,因而对我们更为透彻地认识自我具有更可靠的指导意义。也只有在这样的认识之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


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在这本书里同样以七年为周期帮助我们细致而深入地审视和梳理自己过往的人生。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一条连续的脉络。小时候我们在无意识当中经历的很多事情,往往在我们成年以后照样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我们在成年以后经历的很多痛苦和恐惧,以及给自己带来痛苦却又难以摆脱的行事方式,细究其缘由,甚至有可能在我们在出生时所发生的意外当中找到原因。尽管如此,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人生是完全被过往所决定了的。恰恰相反,只有当我们努力和自己的人生拉开一点距离,不断从更高的位置来鸟瞰自己生命的来龙去脉,我们才有可能摆脱一种不留余地的“隧道视野”,不至于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绝对化,有了采取不同行事方式的自由和可能,进而为自己,也为他人打开更为宽广的生命空间。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它所带给我们的自由感,正是来自生命空间的不断扩展。


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在对每个七年阶段生命的发展做了深入的描述之后,还针对这个阶段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思考这些问题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回顾和审视在这个人生阶段的经历。而没有这些问题,有很多实际上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容易被忽略掉的。比如,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当多中国人在成年的过程中对于宗教往往没有任何概念。但是很显然,一种没有宗教感的文化实际上会带来一些问题,就象一种被某种宗教所主导的文化也会有它的问题一样。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此相互交流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的时候,这些影响就显现出来了。因此问题不在于说哪一种人生经历比另一种更理想或更优越。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对自己的和他人的人生的观察,让自己因此变得更有理解力和创造力。


这本书可以作为每个人回顾和梳理自己之过往的一个指引。但是很显然,对它更为有效的利用是和一些觉得有同样兴趣和需要的人用几天时间一起一章一章地阅读、回忆、交流和探讨。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不知不觉之间陷于困境,只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绝对化了,把自己的人生道路绝对化了,以至于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在与自己的人生拉开距离的过程中,在感受他人对自己的人生之看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对人来说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就象佛家所讲的,“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大千世界的风光霁月,朗朗乾坤,就会无比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活 动 预 告


金振豹博士10月份在北京辛庄三和静修中心开设的静修工作坊日程如下:


A

10月2日(周一)到10月6日(周五)

B

10月21日(周六)到10月25日(周三)

C

10月28日(周六)到11月1日(周三)


说明:


1、金振豹博士接下来的静修工作坊会将静修学习和自传工作相结合,即在打坐、站桩、拉伸、韵律走、韵律跑等实修训练并结合儒、释、道传统文化及相关理论讲解的基础上,以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的《人生何处去》这本书为基础,组织学员从自传工作的角度对自己过往的人生进行回顾、审视和梳理。这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目前的身心状态,乃至身心疾病和障碍的来龙去脉。理解的加深和意识的提升,会使静修训练更加有效,而静修训练带来的能量提升,又会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早年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身心、个性、情绪和思维模式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金振豹博士翻译的《人生何处去》这本书尚未正式出版。所有参加者将会得到《人生何处去》译稿的打印本,以及金振豹博士个人文集《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新版)打印本(截止于2017年9月)。未参加工作坊的朋友如果想购买《人生何处去》的译稿打印本,或者《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的新版打印本,可以和金振豹博士联系邮购(手机及微信号:13693248706)。《人生何处去》为80元一本,《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为150元一本。如邮寄,另加10元。


2、以上各期费用为6000元每人。含五天的住宿,不含伙食费。不能连续五天参加者仍需按整个工作坊缴费,可通过参加后续的工作坊补足。详情请见本公众号8月2日公告“北京三和静修中心八月份到十月份课程”。报名请直接联系金振豹博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