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以成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意义

金振豹 静修与读书 2022-01-06

10月14日下午,我在南新华街177号民国京华印书局旧址内参加了一场哲学沙龙,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老师分享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思想。这栋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被精心改造成了适宜做各种文化沙龙和艺术活动的空间。参加沙龙的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充满活力,对哲学既感到玄奥,又满怀好奇。这样的安排,真是北京这些硕果仅存的老建筑的福祉,让它们的历史既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又升华为有品质的流行和时尚,而不是在时间当中破落衰朽,或被粗暴无知地摧毁。


也是在夏莹老师那里得知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明年8月13日至8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个消息令我振奋。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教师,我虽然从2011年法学博士毕业之后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之后又因病开始关注静修打坐及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说离开了学术圈,但是反而是在离开学术圈的这几年,我越来越认识到之前的学术研究对我的人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正是由于在博士阶段对法学何以能够成为科学,进而对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研究,以及由此发现对人性的理解实为法律之根本核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人性,对自我的理解是一个文化塑造的结果,而不是已经被决定了的。这个发现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去探索一条作为学者,而不是作为信徒去认识我们自己的传统,即道家、佛家和儒家的传统的道路。而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条无保留地要求知行合一,从身心的各个层面转化自己的人生之路。正是之前所受的学术训练,以及身处体制之外的自由,让我能够抛开一切无名的禁忌和顾忌,把理性作为最高的指导原则去探求生命的真相。学术研究和生命的修行,是可以,也应当全然地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有其意义:如果学术研究不是为了更为深入地认识生命,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真相,那它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那还真不如去从事商人或公务员等其它职业。而且,即使是一名商人,一个公务员,一个农夫,一个工人,如果有足够的慧心与愿力,同样可以以一种学术的趣味和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将之与自己整个人生的不断更新相结合,而避免使自己的营生沦落为让人屈辱的命运之专断与嘲弄。也就是说,学术的态度,是和任何一份工作,任何一种人生都不矛盾的,事实上乃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因为究其实,学术的态度,不过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要求我们对人生,对世界,有一种适度的抽离与反思,而不是盲目地得过且过。


这样一种对人生适度的抽离与反思,便是哲学的发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即开宗明义地指出,所谓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人与动物根本的差别即在于人是会反思的,会对自己的欲望、冲动和本能,对普遍的信念发生怀疑,进而产生出思想;而已有之思想又会被进一步地质疑而不断发展,终于从零星碎片化的观念和信仰融汇成系统化且有时空性的,能够,也必然会不断被更新的学问。此种学问的意义在于它让人类能够不断在更大范围内对各种信念和观点进行交流和审视并达成共识,从而让彼此和平的共存成为可能,而不是一言不合即将对方视为异己,乃至刀兵相见;同时也让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探索一方面有方法可循,而不至于陷于迷信,同时又能够对于终极奥秘保持应有的敬畏与开放。


这几年来我虽然没有在学术圈里工作,却始终不能忘情于学者之间相互切磋交流的快乐,参加了几场可谓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会议,包括2015年7月份在美国华盛顿乔治顿大学举行的第27届世界法哲学大会和2017年5月份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整合医学大会,以及国内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的几场与经济学有关的会议。尤其是参加世界性的学术会议对我而言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因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很自然地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所秉持的一些自以为是常识的基本认知和信念,在另一个语境下会变得不那么确定和当然,甚至是全然不可想象的。往往是这样的场合,迫使我们不得不将自己提到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彼此之间的差异与分歧。由此获得的更为全观的视野,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该何去何从。


这次即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learningto be human)”。这个主题所呈现的深厚的中国文化之内涵及其极为意味深长的哲学意义让我感到愉快。就对“学”的强调而言,世界各大文化当中估计没有能够超出中国文化的了。最近在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在家里常常会唱歌一样地背诵老师教的《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相较许多以宗教为根本精神传统的文化所强调的“信以成人”,中国文化对“学以成人”的推崇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理性的人生观。它意味着对现世的价值和“人”的自足的伦理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人通过“学”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自立自为”的可能性的肯定。“学”也是人为了使自己不断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所当走的道路,而不是倚仗天资过人或祖宗乃至神灵的庇佑。孔子本人就是非常推崇“学”的。他承认有“生而知之”这回事,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但他更愿意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因学而让自己的人生臻于自由之境的典范,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直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的本义是教孩子算术习字的场所,后引申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理论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实践运用称之为“习”,所以孔子会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一方面意味着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知识是可以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传递的,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学”是人的意识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为了实现知识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传递,将人的直接感官经验用语言文字加以抽象化和思想化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学”,人越来越成为思想的存在。而正是通过越来越抽象的思想,人的意识从单纯的感受之功能发展为更有主动性,也更有解放之力量的思维之功能。


使中国文化很早就发展出“学以为人”这样一种理性人生观的精神之根源,乃是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成形之初,中国古人即通过静修打坐对气与生命及宇宙之关联形成了最初的认知系统,认识到气乃是生命和宇宙的本质要素,并且通过在生活当中对气的体验和把握,人的意识,也即“神”可以不断发展;认识到“神”的发展状态会制约到“气”的发展,因而直接影响人的肉体与生命的健康与存续。比如孟子指出“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指出:“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在这个基础上,道家相信人通过不断发展自己的“精气神”,能够达到对自我命运有完全把握的自由之境,“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当中没有出现西方意义上的,类似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强调“信”,并把现世看作不过是为死后的永生做预备的宗教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它也是中国文化历经2000余年而仍能维持其脉络不断,并可在今日世界继续自我更新的基础。佛家固然极富哲学思辨色彩,否认有神的存在,强调自我对于人生的责任,但因为没有把握“气”这个要素,也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否定现世,容易变质为一种宗教性的信仰。


只是,道家以及和道家一脉相承的儒家固然很早就发展出肯定现世的理性的人生观,这种理性长期以来仍然是一种过于依赖直觉感受的比较幼稚的理性。当人对生命与世界的体验只停留于直觉感受的层面,而没有发展出对直觉感受进行检验、比较与审视的方法,没有发展成为能够自我更新的思想体系,这种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洞见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就会不可避免地退变为越来越教条,越来越武断僵硬的信仰。活生生的生命之流也将因此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束缚和钳制;越来越多的禁忌、规制和暴力随之出现。


正是在这方面,反而是一开始看起来很幼稚地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人人可见可感的物质世界的西方科学传统异军突起,以其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相互交流和辩难当中变得越来越锋利的理性之刀不断深入地推进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不断加速的方式扩大着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外在的层面为人类的自由提供越来越强大的保障。尽管如此,当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不断化约为物质层面的执着,它也意味着人越来越漠视于对自己内在力量的关注和培育。而这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生命力的萎缩。对于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来说,所有的物质保障都是无济于事的。甚至,单纯理性的锤炼和思想体系的建构,若是与身心的发展相脱节,也无法挽回生命力的衰竭。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被福柯称为“二十世纪是吉尔•德勒兹的世纪”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后半生为肺病所折磨,以至于七十岁高龄跳楼自杀,令人叹惋。


只是,在当今这个东西文化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看到彼此的时代,西方科学与学术的发展,的确可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学以成人”这一伟大传统再次自我更新的发动机,使之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文化之林,使人类对自我和生命的认知实现一个哥白尼革命式的飞跃。面对当今这个世界于精神、伦理、政治、生态等各个层面所面对的种种严峻挑战,这个飞跃的重要意义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份的。除非人类能够认识到自我生命本身所蕴涵的无限潜能及对此种潜能的开发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友爱,在各个层面的合作以及以艺术的方式充分发挥生命之创造力所带来的美妙与满足,没有伦理的科技与商业的迅速发展、集体物欲的无限扩张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冲突将使地球在可预见的将来成为人类的坟墓。


正是通过“学”,通过跨国界和跨种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和理性的培育,通过重新认识和实践中国的古人留给我们的有关“精气神”的精神遗产以及种种为生命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的身心修炼之道,我们才有可能把对“生而为人”到底意味着什么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这需要我们把哲学,把学术从因为越来越远离人生,越来越远离常识常情而不断自我阉割的歧路上引回到生活当中,引回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的耳目视听,思想意识当中。象世界哲学大会这样的场合,不应当仅仅是以学术为职业的人们相互捧场、自娱自乐的国际俱乐部,而可以是世界各国各行各业所有对于人生有认真和深入思考的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和交流他们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独特视角、感受和看法,通过活生生地感受到彼此来更为清晰地认识生命和世界,共同努力让历史对人类提出的种种挑战反而成为人类不断进一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机遇。而人性的无穷潜力和永恒,也正是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自觉地、理性地自我探索和转化的过程中得以呈现。


注: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官方网址是:wcp2018.pku.edu.cn。2018年2月1日之前缴纳会务费为1575元人民币。



活  动  预  告


金振豹博士10月份在北京辛庄三和静修中心开设的静修工作坊日程如下:

A

10月21日(周六)到10月25日(周三)

B

10月28日(周六)到11月1日(周三)


说明:

1、金振豹博士接下来的静修工作坊会将静修学习和自传工作相结合,即在打坐、站桩、拉伸、韵律走、韵律跑等实修训练并结合儒、释、道传统文化及相关理论讲解的基础上,以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博士的《人生何处去》这本书为基础,组织学员从自传工作的角度对自己过往的人生进行回顾、审视和梳理。这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目前的身心状态,乃至身心疾病和障碍的来龙去脉。理解的加深和意识的提升,会使静修训练更加有效,而静修训练带来的能量提升,又会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早年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身心、个性、情绪和思维模式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金振豹博士翻译的《人生何处去》这本书尚未正式出版。所有参加者将会得到《人生何处去》译稿的打印本,以及金振豹博士个人文集《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新版)打印本(截止于2017年9月)。未参加工作坊的朋友如果想购买《人生何处去》的译稿打印本,或者《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的新版打印本,可以和金振豹博士联系邮购(手机及微信号:13693248706)。《人生何处去》为80元一本,《疾病:成长和转化的契机》为150元一本。如邮寄,另加10元。


2、以上各期费用为6000元每人。含五天的住宿,不含伙食费。不能连续五天参加者仍需按整个工作坊缴费,可通过参加后续的工作坊补足。详情请见本公众号8月2日公告“北京三和静修中心八月份到十月份课程”。报名请直接联系金振豹博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