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入路决定出路 ,详解7种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切口
作者:王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编辑:许应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正所谓“入路决定出路”,恰当的手术入路选择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术中显露,使骨折的复位固定事半功倍 ,亦可避免不必要的软组织剥离,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本期视频中,讲者对踝关节骨折手术的切口类型、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时介绍了一种特殊的Die-punch骨块分型方法,极具临床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如果不方便观看视频
也可以直接阅读下面文字版的重点内容哦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
对于闭合性损伤,无皮肤水泡或破损者,应根据骨折的类型来进行手术入路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对大隐静脉进行钝性分离并加以保护,这样可有效避免术后足背部的肿胀。
内侧入路
需要注意的是:应将皮肤切口稍偏前或偏后,以避免内植物和手术切口位于同一平面,缝合时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降低术后感染的几率。
外侧入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联合入路显露良好,但是由于局部皮肤菲薄,软组织覆盖少,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概率。
前内侧+外侧联合入路
NO.4 前外侧入路
前外侧入路的传统切口位于腓肠神经偏内侧,为了显露整个外踝可将切口偏外,这样在显露胫骨前外侧的同时,亦可显露整个腓骨的前外侧和外侧,能够完全显露Chaput骨折、腓骨远端撕脱骨折以及下胫腓联合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腓肠神经存在变异,其可能刚好位于切口下方,这时需要对神经进行保护。
前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传统后内侧入路
后Pilon骨折的影像学特征
改良的后内侧入路
Die-punch骨块的分型
对于Ⅱ型骨折而言(Die-punch骨块位于后内侧,且移位大于2mm),应采用后内侧入路,将后踝皮质掀起,直视下复位并固定骨折。
对于Ⅳ型骨折而言(Die-punch骨块位于后外侧,且移位大于2mm),应采用后外侧入路,确保下胫腓联合后韧带完整的前提下,将后踝骨折块向远端和外侧掀开,进行显露和固定。
对于V型骨折而言(Die-punch骨块位于后内侧和后外侧,且移位大于2mm),此时应采用后内侧+后外侧联合入路的方式。
Die-punch骨块的处理方法
总结
我们需根据骨折类型与软组织条件来选择手术入路,同时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并确保有效的软组织覆盖,从而避免术后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
🤔
关于「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宝贵的见解呦~
策划 | 唯医骨科-平台运营部
七点一课丨真的有DAA绝对禁区吗?
课程笔记丨颈椎前路后纵韧带骨化切除术
课程笔记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标准手术细节
获取你的进阶指南▽
版权声明唯医骨科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医生投稿请联系:editor_allin@worldorth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