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CSDN带高校生走进企业实践 ——CSDN创始人和董事长蒋涛先生专访
蒋涛,CSDN创始人和董事长,极客帮创业基金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软件工程师委员会主任。1987—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1992—1995年担任巨人集团中文应用开发部经理,负责开发巨人手写电脑系统;1997年担任北京金山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技术产品研发,期间领导开发了金山词霸、金山单词通、金山游侠等产品;1998年联合创办北京豪杰公司,任总经理,推出超级解霸5.0。1999年创办CSDN社区,2000年创办《程序员》杂志,致力于建设中国开放、共享、协作的IT技术平台。
编者按: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市场对科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如何顺应市场变化需求,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应该是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策略。
早在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之时,CSDN就开始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见证了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对技术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如今,CSDN已由技术社区发展成开发者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IT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一直以来,CSDN与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CSDN专门成立了高校俱乐部,面向高校的计算机院系师生,并联合企业绘制市场紧缺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技能图谱,吸纳CSDN旗下大量优质资源,如企业实战培训课程、代码托管服务、开源项目、定制化知识服务,通过更有趣的“学习+社交”学习形式,让在校大学生“有的学”且“有计划高效的学”。同时,高校俱乐部还联合行业伙伴,开展有关教育的行业会议,增强教师与行业的交流。
近期,围绕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动向、大学生创业等方向,《计算机教育》杂志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专访了CSDN创始人蒋涛董事长(以下简称蒋)。
奚:作为老牌的开发者社区,CSDN陪伴了一代程序员的成长,院校老师也经常去网站上查阅或下载资料。现在的CSDN与十几年前的CSDN在定位上有了哪些与时俱进的改变?蒋:CSDN创立于1999年。当时,面向技术开发者的学习资源比较匮乏,彼此之间缺少交流机会,所以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国内IT技术发展,是之前十多年来CSDN一直在重点做的事情。
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人们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且信息量也极大丰富;大家在移动终端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开发者使用开源代码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仅仅提供交流平台,已不能很好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在浩瀚、纷杂的资源海洋中,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挖掘、分析、推荐与开发者自身学习成长相匹配的技术内容,是CSDN近年来投入较大精力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围绕这一目标,CSDN的产品也在改造升级。比如我们正在做的一个天天技术快报产品,有点像是技术内容的今日头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针对每个人推荐某个领域最值得看的最新技术资料给他,比如机器学习日报。
作为拥有超过5 000万注册会员的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在线学习的形式与我们的会员非常吻合。CSDN也在深耕在线教育领域,并推出CSDN学院,希望能够把基于网络自学、看书学习、看原代码学习等学习方式,组合成一种新的学习形态,为开发者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平台。
奚:据了解,CSDN学院正在打造一种“学习+社交”的新模式,请您介绍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形式。蒋:该模式是基于一定的调研提出的。获取足够的学习资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不再是难题,而在学习过程,遇到困惑、技术难题时,找不到可以请教、给以引导的人,是软件开发从业者和学习者在学习进阶过程面临的重要障碍。CSDN学院提出的“学习+社交”的新模式,正是为了打破过往孤独的学习过程。
CSDN学院已积累大量优秀的讲师与教程,涉及技术开发的各个细分领域。我们从中优选出一千门左右适合高校的课程,与高校合作,通过成立高校俱乐部,免费提供给老师和学生。
针对每个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增加社交环节,模式大概是“课程+学习小组+代码或项目服务”。通过CSDN提供的免费课程,学员可以组建线上学习小组,也可称为虚拟的线上班级,把大家组织起来,抱团学习,互帮互助。最关键的编程练习这块儿,CSDN可以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代码或作业需要的支撑环境,通过我们旗下的开源中国的支持,学员不仅能够部署他的代码到我们的平台,而且也能通过平台让其他使用者发现你的作品,看到你的学习、实践的成长过程。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优秀讲师参与、解决老师和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此外,还会不定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以及分享学习经验。
蒋:是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学生可以通过高校俱乐部获取课程,参与学习小组,在社区的帮助下不断成长。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代码托管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代码,部署在平台上,方便实践项目的日常积累与回顾查看。外界也可以通过此平台看见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将来找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开源项目中。
与老师的合作模式还在做进一步探索。为老师与学生搭建高效的互动平台,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方向,也希望与高校建立更多的联动,营造更开放、更活跃、更自主的教学环境。
奚:作为一个技术型公司的创始人,您经历了互联网发展的全过程,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产业人才的需求经历过哪几次变革?蒋:技术发展的每一次变革,直接影响着产业对IT人才需求的变化。追溯到1995年,从PC互联网时代开始,以PHP、Java为代表的互联网人才广受追捧,现在此类人才仍有很旺盛的需求。2010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以Android、iOS开发为代表的移动开发人才成为新时代弄潮儿,引发企业的竞相争抢。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降温,人工智能的热潮再起,互联网又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依托于大数据,需对大数据进行大量运算,与之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相关人才需求也是猛增。目前来看,这类人才紧俏,行业存在大量缺口。
奚:如何将人才培养链与产业发展链相融合,一直是制约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难点,对此,您能否给出一些建议?蒋: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变革的趋势来设置课程,才能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高校在这方面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技术发展的速度更快,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践项目中。参与开源项目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是更易实现、更易见效的实践之路。
CSDN目前正在梳理适合大学生的开源项目,以期打造符合他们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高校可以以此为依托,吸纳互联网上辅助教学的大量资料、资源(包括源码),搭建更为开放的的课程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开设的课程。基于开源项目的课程体系有着清晰的成长路径,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心中的迷茫,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方向感。借助开源项目,实现学以致用,可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技术硬实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蒋:目前只有特定的一些专业才会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它很有可能成为大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计算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中,应增加与数据科学相关的课程,像机器学习以及数据科学家使用最多的语言Python。针对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校可以开设介绍“人工智能与行业应用”之类的公开课,普及有关人工智能的领域知识。
除了课程的增设,高校还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清楚人才需求动向。CSDN正联合业界领军企业共建联盟,并制定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致力于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企业是行业人才的第一需求方,对所需人才有着明确的定义与要求。联盟中的各家企业将对人工智能领域紧缺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路径做清晰的描绘,并提供相应的资源。作为行业人才的输送方,高校可以借助这些资源,与企业联合探索出一条更高效的教育路径。
奚:有人说,在线教育是教育的未来,您怎样看?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改变是颠覆还是补充?蒋:在线教育将是教育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在线教育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决定了它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补充,但我相信最终将带来颠覆。教育育人的核心是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做个性化教育服务,原有的技术是很难做到的,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课程体系及平台的完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路径。当然,要实现这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奚:CSDN曾与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联合办过许多行业的大会,如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那么近期有没有计划联合高校与企业一起举办类似的活动,将前沿的技术与声音传递到高校?蒋:CSDN正在参与承办IT教育领域的博鳌大会,以期将产业前沿技术和企业的资源引入到高校中,让两者联系更紧密。除此之外,我们会在CSDN的各个技术大会上开设有关教育的分论坛,比如可以在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开设云计算教育分论坛、在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上开设大数据教育分论坛。我们也特别欢迎高校的计算机老师参与到这样的分论坛中。
奚:作为一个技术型的投资人,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什么样的看法,能否在提升创业效率与成功率上给出一些建议?
蒋:虽然现在的创业风险很大,一次成功的概率很低,但还是应该鼓励大学生去做各种尝试。在选择创业方向时,不建议把目标定得过于宏大,最好从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大的项目,它们最初也只是源于一个很小需求,比如Facebook。
未来,我们在CSDN学院中也将加入有关创业的课程,围绕如何挖掘创业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给大学生以指导,同时也会发布一些任务、问题,鼓励大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