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湘江战役,父亲一生不愿提及的悲壮历史

2017-12-21 耿飚将军研究会 中华魂网


        我去过两次桂林,一次2012年,一次是2014年。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去看一看湘江,那是父亲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每次去桂林就觉得特别沉重,对所有参加过湘江战役的红军后代来说,心里都很沉重。那是我们党历史上非常非常惨烈的一次战役。我父亲很少谈湘江战役,直到他写回忆录,要把他一生经历的事都记录下来,他不能不讲。我父亲是军人,非常刚强,战争不会使他流泪。但面对记录的同志,湘江战役他每讲一次,情绪都非常激动,都会落泪。


    (耿焱、陈其林等在道县祭奠陈树湘)


       1934年冬天,历时7天的湘江战役在桂林全州、兴安、灌阳三县展开。时任红一军团第2师四团团长的父亲,参加了觉山铺阻击战。红四团接到的任务,就是扼守桂黄公路正面和公路的两侧,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条公路,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当时,由于情报不准确,上级通报对面敌人兵力是9个团;而战后才知道,实际是15个团。一个团居然阻击了整整15个团,这在现代中外战争史上都是不可想象的。

  

        湘江之役,情况万分危急,由于敌我战力悬殊,一场血战不可避免。当时,父亲身患疟疾,一会发高烧,一会打寒战,他的双腿虚弱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连蹲也不能蹲,只好坐在地上指挥。敌人逼近了,枪炮已经起不了作用,父亲就手握一把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

  

        父亲在回忆录中写道:尖峰岭失守,我们处于敌人三面包围之中。敌人直接从我侧翼的公路上,以宽大正面展开突击。我团一营与敌人厮杀成一团,本来正在阵地中间的团指挥所,成了前沿。七八个敌兵利用一道土坎做掩体,直接窜到了指挥所前面,我组织团部人员猛甩手榴弹,打退一批又钻出一批。警卫员杨力一边用身体护住我,一边向敌人射击,连声叫我快走。我大喊一声:“拿马刀来!”率领他们扑过去格斗。收拾完这股敌人(约一个排)后,我的全身沾满了血浆,血腥味使我不停地干呕。

  

      上级一直没有传来撤回的命令,他们就只能咬紧牙关死守。这一守就是5个昼夜。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红军战士牺牲,遗体漫山遍野,现场十分惨烈。我父亲曾说:每一分钟,都是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场战役终生难忘,自己几乎是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拼杀出来的。但哪怕我们全部牺牲,也要完成党交给我们的阻击任务。

  

       直到湘江战役最后一天,到中午时,撤离的命令终于下来了。大家撤下来清点人数,一个团上千名红军战士,最后只剩三分之一活着,其他全部壮烈牺牲了。我父亲自己也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只能靠警卫员把他背下了战场。




  

        每当回忆到这里,父亲都会非常动情,禁不住会掉泪。一个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军人,他对死亡是没有惧怕的,但他忘不掉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他身边的战友很多都牺牲了,直到他90多岁的时候,他还能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

  

提起湘江战役,他总是说,我们是幸存者。

  

 湘江战役纪念浮雕有一座神似父亲

  

        “许多参加过湘江战役的红军的后代,这些年都自发到湘江边去祭奠革命先烈。看着先辈曾经战斗过的战场,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耿焱说。

  

       2014年11月25日,桂林市举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大会。耿焱受邀出席,还带来了她父亲耿飚珍贵的手稿,捐献给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湘江战役纪念馆。“父亲的手稿虽然不是关于湘江战役的,但是他的手迹,我觉得很珍贵。我还是愿意让它留在湘江战役纪念馆。”

  

       在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耿焱停驻在一组湘江战役纪念浮雕前,久久凝视。其中有一座浮雕让她非常震撼。

  

      “浮雕是一位很高大的红军战士,高大魁梧,神情坚毅,横握一把刀。他有一个细节,就是耳垂非常长,恰好是我父亲的特征。这个雕塑很接近我父亲的形象,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我父亲。”她说,无论他的原型是不是我父亲,但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他们为了自己崇高的革命理想,面对每分每秒来临的死亡没有任何畏惧,前仆后继,生死拼搏。这样纯洁高尚的人格,对我们后人是最鲜活的教育。


  

        耿焱2012年来到桂林兴安时,湘江战役纪念馆规模还比较小。后来,兴安县建立了新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兴安、灌阳、全州等县对许多湘江战役遗址(遗存)都进行了修缮和新建,对此她感到十分欣慰。“这段历史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教育,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那么清楚那段历史,这就更需要我们去宣传教育,把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传承给大家,告诉年轻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她说,“我们要纪念的不仅仅是那场战役,而是要把感动变成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在个人利益面前退一步,要做出牺牲的时候往前走一步,带着接力棒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好新的长征路。”(记者:刘倩整理)



来源:「耿飚将军研究会」;责任编辑:陈龙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