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雷锋讲堂走进防务学院,55国百多高级军官听雷锋

2017-12-23 雷锋杂志 中华魂网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

“我不知道雷锋是谁,因为没听说过。”

来自东欧摩尔多瓦的安德雷·谢米尔丹上校,对“知道雷锋吗?”的回答,坦诚而干脆。

2017年12月18日下午2点,他正坐在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学术报告厅的观众席,准备聆听一场讲座——“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



其实何止安德雷上校,他身旁的防务学院第40期防务与战略研究班、第3期埃塞俄比亚高级军官培训班等百余名外军学员中,半数以上没听说过雷锋,更别提知道雷锋做过什么了。

台上的主讲人,《雷锋》杂志总编辑、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陶克少将,对此早有准备,“外军学员不知道并不奇怪,我今天来就是要告诉他们雷锋是谁, 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他何以成为中国军人的道德偶像?所谓雷锋精神,又究竟在塑造中国军队性格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军人崇尚英雄,历经战火、保家卫国。军人在和平年代能够成为英雄吗?当然可以,将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毫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具有这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的人,就是和平年代的英雄……”

接下来一个半小时中,陶克将军就像是一位故事的歌者,娓娓道来。台下,那些来自异国他乡,身着各型军装的外军学员们,随着陶将军栩栩如生的讲述,或屏息聆听时而若有所思,或聚精会神时而豁然开朗。  

1

“我现在知道雷锋是谁了,他是你们中国军人的优秀代表!” 听完讲座的安德雷上校,主动要求重新回答一下问他的问题。“在摩尔多瓦,虽然没有雷锋这样的代表性人物,但是我们的国家和军队也一样崇尚无私无畏的雷锋精神,雷锋其实是所有军人的榜样!”

(安德雷·谢米尔丹上校在讲座结束后与陶克少将握手并合影留念)

2

先前同样对雷锋一无所知,来自菲律宾的雷纳尔多·加比内特陆军中校拿着一本英文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走向陶克将军,希望他可以为这本书签名留念。加比内特指着封面上雷锋端枪的照片说:“您瞧,今天是我第一次听说雷锋和有关他的故事,但我却已经开始将他视为榜样。”

(雷纳尔多·加比内特中校拿着英文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与陶克将军合影留念)

加比内特说:“正如您刚才所言,这位年轻的战士有着极强的自律性,他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向上。作为军人,无论肤色与国籍,都应该像雷锋那样,严于律己。”

3

孟加拉的沙克哈瓦特·侯赛因准将在听完讲座之后,如此表达对雷锋精神的赞美:“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既是普通民众的榜样,更是我们军人的榜样。民众以此为榜样,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军人以此为榜样,军队战斗力会变得更强大。”

4

尼泊尔的比纳亚·比克拉姆·拉纳上校,对于雷锋为何能够成为中国军人的榜样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身为一名军人,我切身体会到雷锋那种甘于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精神。服务人民、忠于国家是军人的价值所在,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的确应当作为一种精神偶像来崇拜。”  

5

南非的皮特·兰帕茨·达达中校称,来中国几个月时间,他发现中国军人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街头遇到的老百姓,对军人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友好。此番听了陶克将军有关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的典故,达达中校对中国军人之所以受民众爱戴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说,“雷锋的故事听起来都非常朴素,他出名并不是因为军事方面的成就,而是因为乐于助人,他始终如一地帮助身边民众,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些似乎与流行的所谓‘英雄主义’相去甚远,但他彰显的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观,与中国军队的宗旨和本质相一致。我知道,如今处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军人们仍然奋斗在救援减灾第一线,默默付出与牺牲且毫无怨言,难怪中国军人享有如此高的地位,因为他们谱写了和平年代的‘英雄史诗’。”  

6

巴西的马塞洛·达·希瓦尔·平托上校对陶克讲述的雷锋给班里战士洗袜子的故事印象深刻。他说:“据我观察,解放军官兵之间关系像兄弟般融洽,原先我也好奇,这是否会某种程度上影响‘令行禁止’,现在我明白了,这大概是因为每一位中国军人身上都有雷锋的影子,无论军官还是战士,都真诚而平等地关心对方,故而整支军队反倒凝聚力十足。”

7

平托上校还打趣地说:“麦克阿瑟非常忌惮解放军的战斗力,他曾经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一定有病’,我想,他一定不明了中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真正原因。”

8

孟加拉的姆德·马赫布卜·拉希德准将则表示,在孟加拉军队里也有这种乐于奉献的士兵。但是孟加拉并没有像中国宣传雷锋一样地去宣传那些优秀的士兵,这场讲座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或许他的国家也可以尝试对这种具有高尚品德的士兵进行宣传,树立典型,进而对军队乃至国家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影响。

不难看出,通过陶克将军的讲座,外军学员们认识了雷锋,知道了什么是雷锋精神,更深入了解了以雷锋为代表,崇尚为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中国军人和中国军队。

更不难看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能穿越国界,打动世人。尽管历史、文化、宗教、社会制度等背景不同,世界各国军人都对助人为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代表崇高境界的雷锋精神有着普遍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作者: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垚、通讯员 毛丽燕

编辑:潘雅昕

主编:夏一萌

编审:若    水

总监制:董亚超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陈龙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