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地集邮的集邮意义和现状

童国忠 鼓山邮话 2022-04-24


鼓山邮话gushanyouhua

传播集邮文化 倡导健康集邮 分享快乐集邮


原地集邮的集邮意义和现状

从1986年我国第一个原地集邮组织成立至今已30多个年头了。“原地封”从当初的“标新立异”已发展到能连续举办并达到250框规模的民间全国原地集邮展览,成为中国新兴集邮类别中的创新项目之一而立于邮坛。

集邮源于邮政,集邮研究大致上可分为邮票研究(传统)、邮票使用研究(邮政史)和邮票图案研究。图案研究有专题集邮研究、极限集邮,以及原地集邮等方式。

原地集邮因对邮票图案内容的原地考证而深化了知识研究,因强调符资实寄而具有记录原地邮政历史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导之书面通讯式微的情况下,原地集邮每年都为集邮界保留了一批可供编组邮集选用的纪特邮票实寄封片。原地集邮不伦邮市冷热都能常年不衰,并已发展到至今的趋向成熟。

邮票首发式的原地化

原地集邮对我国邮票发行首发式具有推动和宣传作用,首发式规模也与原地集邮有关。1987年4月发行《风筝》邮票第二组时,潍坊市政府和山东省邮电管理局举办了“《风筝》邮票发行庆祝会”,山东邮友为全国邮友寄发了众多的原地封,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开创了国内举办邮票首发式的先河。

接着,12月《曾侯乙编钟》小型张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一组)邮票发行都在邮票的原地举行了邮票首发式。

因此,从1987年开创的中国新邮首发式,一开始就和原地集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至今,每逢新邮首发式,在原地和相关地办理实寄封片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比较小的邮政所,首日实寄的原地封数量甚至超过全年的函件业务量。

葛建亚在2004年邮市低潮时说:“这些年来,邮票原地和相关地的政府部门和集邮公司为提高本地的知名度越来越看重以至竞相争办新邮首发式,并籍此开发原地集邮品,扩大集邮业务经营收入,而原地封集邮爱好者热衷于新邮原地封的制件,不仅使邮政部门增加了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纪特邮票在通信渠道少有使用的遗憾,从而保留了一批可供日后编组邮集选用的实寄封。假如不兴原地集邮。如此局面就难以形成或大打折扣。”

原地集邮理论日趋完善

我国的原地集邮一开始就重视办品和理论研究的同步发展,在实践中解决各种题材邮票的原地溯源方法。原地封研究会成立时会刊《原地封知音》就创刊了,讨论即将发行邮票的原地是会刊的热门话题。笔者主编《原地封研究会文集》时,对实践经验加以提升发表了《原地封概论》,建立了原地集邮理论的初步架构。

随着发行邮票的新题材不断增加,对于原地泛指性题材的溯源方法,原有的理论已不敷应用。在总结泛指性题材邮票的群众性首日实寄中积累的经验,将其提升到理论层面,确立了泛指性题材邮票的代表性原地的溯源方法,从而完成以原地特指性题材邮票溯源为主,辅以泛指性题材邮票原地溯源的“两条腿走路”的理论架构,从而对全年发行的纪特邮票,除了极个别外,都可找到相应的原地溯源方法。

2008年笔者出版了专著《原地集邮概论和图鉴》,对原地集邮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完成了基本架构。使原地集邮成为既有实寄邮品积累,又有系统理论平台的一种集邮品种。此著作获2008南昌全国集邮展览文献类大镀金奖。  著作的出版为原地实寄提供了一个新层次的理论平台,并迅速被第一线办封者所参考和接受,也为2008年以后的原地集邮展览评审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个别对泛指性题材原地溯源方法不熟悉的同好,也开始逐渐接受经过近几年办封和邮展证明的切实可行的泛指性题材邮票的溯源方法,认同了理论上的发展。

原地邮展形成规模

唐无忌在原地封集邮兴起后的1990年指出:“原地封集邮汇戳、票、封于一体,收集因素极强,深得集邮者的喜爱,并逐渐获得邮界的重视。期望有志者在原地地名的考据、原地邮史的研究、原地邮集的编组等诸方面下一番苦功,为原地封集邮的发展开拓一条新路。”首次提出了“原地邮集编组”的课题,为原地集邮成为一种展品类别指明了方向。

1991年在南通市邮协支持下举办了我国首届原地封集邮展览,开始“吃螃蟹”了。在南通邮展实验的基础上,1995年笔者执笔起草了我国第一个《原地集邮类展品评审规则》,用于以后各分会举办的原地集邮展览的评审。

从2008年起,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起步了每二年一届的全国性的原地集邮展览,首届在上海举行,唐无忌任组委会主任、邵林任评委会主任,刘广实老师为邮展开幕式剪彩。规模71框,按金、银、铜授奖。

第二届仍在上海,刘佳维秘书长题词,施邑屏任评委会主任,展品分为“研究类”、“专题类”和“一框类”,规模147框。第三届也在上海,规模188框。

2014年第四届邮展由杭州市集邮协会协办在杭州市图书馆举办。王新中会士带来了杨利民会长的题词:“原地集邮鹏程万里。”上海刘广实、邵林、施邑屏,北京李近朱、王宏伟,江苏马佑璋、周治华、葛建亚,浙江林衡夫、张雄会士出席指导邮展。唐无忌为第四届邮展的题词是:“起步方便然探究维艰,看似容易却学识深湛,这就是原地集邮的魅力”。规模219框。

2016年第五届邮展由平顶山市邮政公司和集邮协会与东联会联合主办,在平顶山市博物馆举办,杨利民会长题贺词,王新中、刘广实出席开幕式,王宏伟任评委会主任。规模252框。

全国性的原地集邮展览已进行了11次,规模逐渐增加,展品质量逐届提升,邮展的举办有力地反馈到原地办封实践,有力地推动原地集邮水准的整体性提高。    


※文/童国忠(来源《中国集邮报》)

※图/文白

※编辑/文白

感谢关注、支持、推介“鼓山邮话”微平台!

“鼓山邮话”有您的关注更加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