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已发行的全张票市价均高于面值

马联泓 鼓山邮话 2022-04-24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卢工邮市新大楼的临街大门近日重新开放,进入邮市者仍要由保安进行体温测量,为防疫情所设的临时隔离区已不再使用,戴口罩的身影似已消失。空调的开启使新大楼各厅内显得较为凉快,邮商的出勤率有所回升,有些邮商在忙碌着,只是进入邮市的客流和集邮者实在有限。邮市后面的A区和B区内依然很闷热,仅有为数不多的经营者在坚守。邮市大门外的局门路上也有几个游动摊位,交易非常少。

 “抗击疫情”邮票在邮市内和邮品交易网站上一度风光,所有品种均出现暴涨,全张票发行首日邮市内的最高卖价达到了1500元,欲与17年前发行的“抗击‘非典’”全张票一比高下,四方连票和套票的价格也扶摇直上,高得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一些人不顾年老体弱,不顾疫情犹在,长时间排队购买后便转手卖出获利。“抗击疫情”邮票上涨也曾带动特别发行邮票市价小幅上扬。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抗击疫情”邮票市价高开后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全张票价格在迅速跌破了千元大关后继续猛降,一度跌至600元,套票和四方连票也紧紧跟随,人为造成的市场“泡沫”逐步消散。

 不过,虽然不少邮商也在高价位被套,但他们自有消化的“渠道”。邮人近日前往市场,可看到与“抗击疫情”邮票相关的各种礼品和小摆件等已充斥市场,这些纪念品制作精美,造型雅观,而且价廉物美,据悉销路还不错,令人咋舌的是,有不少人选购此类集邮衍生品的目的是用于辟邪。现在市场上又有了“抗击疫情”邮票的新玩法,有人开始追求全张票与首日封同号,导致同号的全张票和首日封市价上涨,全张票6月14日市价已回升到了790元,首日封也回升到了70元,但反弹行情能持续多久,邮人难以预测。

今年增发的新邮不少,7月将增发“海外民生工程”邮票1套3枚和“新时代的浦东”邮票1套5枚,9月26日拟增发“火星探测‘天问一号’”邮票1套1枚,连同5月11日增发的“抗击疫情”特别发行邮票1套2枚和6月18日增发的“集邮联‘八大’”小型张1枚,今年增发的新邮已达5套。原计划2020年发行27套新邮,虽然有几套邮票延迟或取消发行,预计今年新邮发行品种依然在30种以上。

邮政部门于6月6日发行“哈工大”邮票1套1枚,面值为1.2元,由于发行数量仅780万套,使该套邮票市价出现了高开,发行首日成交价为4元,近日回落至3.7元。由于邮政部门连续两年出台了新邮发行减量措施,今年发行的全张票(包括大版票)市场总体表现不错,目前尚无市价打折的品种。其中,涨幅最大的当属“抗击疫情”全张票,目前市价仍为面值的30多倍;“庚子鼠”大版票出现小幅反弹,市价为120元。此外,“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全张票为85元,“中国剪纸(2)”全张票为68元,“吴冠中作品选”全张票为105元,“卫星发射50周年”全张票为65元,“玫瑰”大版票为115元,“珠峰”全张票为85元,“葫芦兄弟”全张票为140元,“哈工大”全张票为140元。题材不错的“红楼梦(4)”大版票面值为81.6元,最低价曾跌至80元,目前又涨到了88元。



❖文/马联泓❖来源/中国集邮报❖采编/文白

今年已发行新邮市场表现迥异

官方微店亟待规范

集邮者请“对号入座”

“摇中”信息岂能发错?

【声音】杜绝集邮“假新人”

邮票零售网点更应该增加“青少年集邮柜台”

由《葫芦兄弟》邮票引出来的假想

抗疫邮票引发的争议

我国发行的募捐类邮票

徒有虚名的中国集邮专卖店

集邮网厅别折腾集邮者

别拿不规范、无邮味邮品忽悠集邮者

浅议疫情期间的新邮销售办法

市场垃圾化与垃圾市场化

徒有虚名的中国集邮专卖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