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行天下】没有老虎的“杀虎口”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本期展示一枚“山西右玉杀虎口”95式邮政日戳--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界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清《朔平府志》里面记载有道:“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实际上,杀虎口从未出现过老虎,春秋战国至秦、汉、隋时,这里称“参合陉、参合口”,唐朝名为白狼关,起着抵挡突厥进攻的作用,宋朝叫牙狼关,也御蒙古大军于域外。仅是看到关名中张牙舞爪的“狼”字,就有一股冷嗖嗖寒气朴面而来,透出丝丝大漠雄关的荒凉与冷峻,传达着汉族或者说中原的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天然惧怕的心理。后来改叫杀胡口,关名上对胡人仇视和惧怕表现得直白而明了,杀气腾腾跃然纸上。康熙西征平定葛尔丹后,经杀胡口凯旋,为了安抚西北少数民族便将“胡”改为了“虎”,之后这里便一直叫杀虎口。
前世或今日杀虎口仍然又以重要的交通位置著称于世,京包铁路尚未开通之时,杀虎口乃是中原和漠南的通衢要道。杀虎口还以众多的人口,兴隆的商业,发达的文化,星罗棋布的古迹而远近知晓。
明代所筑长城穿杀虎口而过,境内长城全长约84公里,古堡、烽燧林立,气势壮观,特别是杀虎口段,砖石砌面,筑有城楼、望台等,是明代抵御外来侵略的防御重地,也是清代晋商西出口外经商的主要“边防口岸”。
“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西口”之名便是如此得来。古杀虎堡右侧有一条毫不起眼的小道,就是著名的“走西口”的必经之路。明末清初,长期战乱使得各地田地荒芜,人丁流亡。不走只有死,走就可能活,杀虎口成为人们在无法谋生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千百成群的人们,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出西口,去往广阔的内蒙古西部各地觅食求生。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梦想中的财富,冲出口外,耕商营生,繁衍生息,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文/综合网络
❖编辑/文白